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南部山区污水处理厂

南部山区污水处理厂

发布时间:2024-07-19 16:15:19

① 水源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2.1 水源区水环境状况

丹江口水库在河南省境内主要汇水支流为老灌河和丹江。老灌河在南阳境内河流长146.4km,流域面积2523km2,属山区型河道,具有洪水猛、变幅大、纵坡陡、沙石多的特点。丹江发源于山西省商县秦岭兰关,自北向南经陕西省商南县进入河南省淅川县,至湖北省均县丹江口汇入汉江,干流全长390km,至豫鄂交界处集水面积14714km2,在河南省境内干流长117.4km,在河南省境内流域面积5592km2

根据南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结果,丹江淅川县段划为Ⅱ类水质;老灌河西峡县城以上划为Ⅲ类水质,西峡县城以下至挡子岭划为Ⅳ类水质(挡子岭断面为西峡老灌河出境水控制断面,接纳了西峡县工业废水和县城生活污水);淅川县城以下至张营划为Ⅲ类水质(张营断面为淅川县老灌河入丹江口水库控制端面,主要接纳了淅川县工业废水和县城生活污水);丹江口水库库区河南省区域内地表水功能区划为Ⅱ类水质(表3.8)。

表3.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汇水区域控制断面水质情况

根据南阳环境部门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域的丹江布设的监测断面和老灌河布设的监测断面进行的水质监测结果,不同断面水质状况如下:

(1)丹江界牌断面,丰水期超过Ⅱ类水质;枯水期和年均值水质均符合Ⅱ类水质标准,符合功能区划水质类别,影响因素主要是丰水期有机物和氨氮。

(2)丹江史家湾断面,丰水期超过Ⅱ类水质;枯水期水质为Ⅱ类;年均值超过Ⅱ类水质;总氮超标。

(3)老灌河挡子岭断面,丰水期水质满足Ⅳ类水质标准;枯水期超过Ⅳ类水质标准;年均值符合Ⅳ类水质标准。

(4)老灌河张营断面,丰水期超过Ⅲ类水质标准,其中COD(化学需氧量)稍超标,氨氮超标1.73倍,总氮超标1.79倍;枯水期超过Ⅲ类水质标准,其中COD超标2.97倍,CODMn(高锰酸钾法测COD)超标2.02倍;年均值超过Ⅲ类水质标准,COD超标2.25倍,CODMn超标1.08倍。西峡县挡子岭断面以点源有机型污染为主,淅川张营断面,丰水期以面源氨氮污染为主,枯水期以点源有机型污染为主。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取水口处陶岔,丰水期、枯水期和年均值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超标因子为总氮和总磷,主要由面源污染引起。

3.2.2 水源区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水源区环境污染,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是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是面源污染的主导因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要求丹江口水库库区水质要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的要求,规定丹江口水库水源地水质总磷不能超过0.02mg/L,总氮不能超过0.04mg/L,氨态氮不能超过0.5mg/L。丹江口水库库区水样检测结果,库区水质大多数指标满足Ⅱ类水质要求,其中总磷浓度为0.02~0.05mg/L,总氮浓度为1.46~1.60mg/L,总磷、总氮明显超标。对超标成分的分析,主要是由于污水、农药、化肥、人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污染形成的面源污染引起。

3.2.2.1 工业污染

水源区工业污染的状况不容忽视。一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的造纸、化工、制药、酿造行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还比较大,工业废水是造成地表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二是水源区所有城镇没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框架的拉大,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将会日趋严重。三是地处源头地区的山区县地方财政困难,对城镇建设投入不足,县城和主要城镇没有统一的排水体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与雨水没有实行清污分流,混合排入地表水体,废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老灌河乃至丹江口水库水体的污染。根据南阳市环保局监测结果,水源区西峡、淅川、内乡3县2003年的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表3.9。

表3.9 水源区水污染物排放情况(2003年)

注:据南阳市农业局,2004,南水北调水源区面源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3.2.2.2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南阳境内库区流域属农业主产区,种植业占主导地位。据测算,丹江口水库水源地4县36个乡镇111.4万亩耕地年化肥投入量为4.35×104t(折纯),用量最大的是氮磷化肥。按全国平均水平30%~40%的化肥利用率推算,年土壤固定、空气挥发和渗入地下水、汇入地表径流的流失量达(2.61~3.045)×104t;水源地年农药施用量275t,品种多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是含磷、砷、汞类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除40%被农作物及害虫吸收分解外,一部分挥发入空气,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地表渗透到地下水或随雨水冲刷汇入地表径流流入库区,造成污染。据调查推算,化肥、农药对库区总磷超标的贡献率超过75%。水源地库区年农膜覆盖21.32万亩,农膜使用量704t,按平均残留率5.88%计算,每年残留地膜41.39t。残留在农田中的农膜难以分解,影响耕作,少部分分解物释放出有害物质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2.2.3 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大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牧养殖业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调查统计,丹江口水库汇水区现有规模养殖场超过200个,畜禽散养情况普遍,年畜禽粪便排放量超过826×104t,粪便简单处理率仅为59.5%,粪便排放随意性强,氮、磷、COD等大量富营养物质直接或间接排入库区,造成环境和水体水质的直接污染。丹江口水库汇水流域内生活污水和垃圾长期直接排放,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3.2.3 水源区生态环境脆弱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东西结合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目前区内森林植被稀少、质量差,蓄水、固土能力低下。加之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资料表明:1979~1999年的20年间,丹江口水库的淤积总量为89715.5×104m3,年平均淤积高达4485.775×104m3。按此淤积速度,将会大大缩短丹江口水库的使用寿命。降水与径流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旱灾害频发。雨季洪水频发,石沙俱下,冬春干旱缺水,沟溪断流,人畜饮水困难,不少地方山区人民往往为吃水要跑几十千米的路程,严重制约了水源区经济的发展。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0.42次增长到目前的每年0.83次。据南阳市水利部门对淅川县荆紫关、寺湾、大石桥、滔河4个乡的调查,近几年因洪水灾害,减少良田500多平方千米;西峡县自1954年以来,因洪水灾害减少耕地0.7×104km2,并以每年3.6%的速度增加。

库区大量土地被淹没,淹没良田2万多平方千米,7.4万移民外迁,10万多移民和反迁移民被后靠安置搬迁到丘陵、低山薄地上。水源区大部分山丘区人口稠密,耕地资源匮乏,其中西峡县人均耕地不足0.047km2,远低于全省和南阳市平均水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未利用土地中可开垦的土地资源很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随着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加高,淹没地区面积将扩大到1050km2,这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由于土壤瘠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当地人民目前尚未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人均年占有粮食仅340kg,为了生存,农民被迫开荒种地,导致森林资源锐减,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使山区农业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丹江口水库库区周边地区以浅山丘陵地为主,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复杂,坡度陡,植被多为中幼、中龄林和低效林,植被覆盖率低,防护能力差,自然调节能力低下,枝叶截留及根系固土保水能力减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3.2.3.1 水源区土壤性能差

水源地土壤以黄褐土、黄粘土或红粘土为主,质地黏重,易干缩裂缝,通透性差,表土层疏松浅薄,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并易受侵蚀,浅山丘陵区的石灰岩、片岩等抗侵蚀能力差,风化严重,对降雨冲击的抵抗力较弱,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表3.10 水源区林业用地情况 单位:hm2

表3.11 水源区域森林面积及蓄积量

表3.12 水源区林地分类情况

3.2.3.2 水源区气候与水资源影响

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域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年际间变化大,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58% ~ 62%。暴雨集中,强度大,历时短,入渗有限,容易冲刷侵蚀地表。丹江口水库南阳境内支流,均属山区型河道,坡度大,地下水资源量甚微,水资源总量以地表径流为主,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水土流失使沙尘及附着在土壤上的农药化肥残留量得以汇入地表径流,流入库区,造成库区悬浮物和氮、磷超标,对库区水质影响较大。

3.2.3.3 水源区森林资源问题突出

一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人们把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待,对森林的再生性、多功能性和更新周期长认识不足,急功近利,取之于林多,用之于林少,致使有限的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合理,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区的河流源头,生长量偏小,生态系统呈现结构与功能退化状态,防护效益差。而地处浅山、丘陵平原的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垦殖指数高,森林资源少,又多是人工幼林,不少地方地表裸露严重,是水土流失重灾区。二是生态效益低。林分质量不高,低产、低效防护林所占比重大,生产力水平低。三是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不合理。林种结构不合理,从防护林整体上看,防护林比例仍偏小; 从林龄结构上看,幼中龄偏多,其面积、蓄积分别占整个林分的 95.8% 和 89.4%; 而近成熟-过熟林面积与蓄积分别占整个林分的 4.2%和 10.6%。水源区森林资源情况见表 3.10 至表 3.12。

3.2.4 水源区水土流失严重

3.2.4.1 水源区水土流失现状

表 3.13 给出了水源区土壤侵蚀的不同类别及相关数据。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但造成水库淤积,而且使水质质量变差,富营养化程度提高。

表 3.13 水源区土壤侵蚀的类别及相关数据

根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资料,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南阳境内水土流失面积3369.01km2,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约990×104t。水土流失程度大致以浅山丘陵区的中、强度流失逐渐向中山区的轻、微度流失变化,大部分发生在丹江口水库环库区周边的浅山丘陵区和人口集中、植被差、养殖和农业种植区以及交通便利、开发建设项目比较集中的区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938t/km2·a,沟壑密度为2.61km/km2。强度水土流失面积为446.8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主要分布在西峡312国道沿线、淅川环丹江口库区等植被覆盖率较低的荒山荒坡和坡耕地上,以面蚀、沟蚀为主要形式;中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369.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1.5%,主要分布在西峡县南部山区,老灌河、淇河等沿河两岸的狭窄地区和淅川、内乡、邓州的环丹江口水库浅山丘陵区,该区人口密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30%),耕地多为坡耕地,流失形式以面蚀为主,兼有沟蚀,局部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微度、轻度水土流失区总面积为4545.37km2,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1552.44km2,微度流失区面积2992.93km2,主要分布在西峡中山区和淅川西北山区、丹南山区,海拔较高,山体完整,居民少,森林茂密,交通闭塞,植被覆盖率较高,大部分为水平梯田、水田及建筑区,水域也包括在内,流失形式以面蚀为主,兼有沟蚀(表3.14,图3.3)。

表3.14 南阳市丹江口水库及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分级面积及流失量

注:据南阳市水利局,2003,南阳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规划。

3.2.5 水源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水源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矿种类型较多,矿点多,分布较集中,但大中型矿床较少,多数为小型和矿点,绝大部分为小规模的民采。开采方式多为露天开采,产生大量尾矿弃渣。目前开采较活跃的金属矿种为钒矿、铁矿、金矿、辉锑矿等;非金属矿种有大理岩、石灰岩、石墨、白云岩等。石灰石矿、大理岩矿和钒矿等,开采极盛,常形成矿山集中分布的群采区。因此,研究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3.2.5.1 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引起土地资源的毁损:采矿占用和破坏土地。经调查,中型矿区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一般为2~9hm2,小型矿区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一般为1~6hm2。例如:在淅川县城—西庙岗一带为山间谷地,是大理岩石材加工聚集地,沿G312两侧分布加工厂几十家。占地宽20~50m,断续延伸近20km。弃渣改变、破坏土地现象较为严重。

图3.3 研究区水土流失分布

(2)引起地貌景观的毁损:露天采矿破坏地貌景观非常严重,毁坏了植被和生态环境。在交通干线两侧的可视范围内可以看到采矿留下的痕迹,而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大型矿区植被破坏面积为15hm2,中型矿区植被破坏面积一般为1.5~4.5hm2,小型矿区植被破坏面积一般为0.5~2.0hm2。水源区因采矿引起的地貌景观毁坏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带:①淅川县城—毛堂—西簧一带,为钒矿采矿密集地,分布采矿点几十家,采坑沿矿脉分布,宽6~10m,深5~8m,断续延伸近50km,总面积约100hm2,开矿弃渣就地堆积于山坡,随处可见,对山体植被及土地破坏较为严重,并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本条件;②淅川县蒿坪—大石桥一带,为大理岩矿采矿密集地,分布采矿点几十家,采坑沿矿脉分布,宽6~10m,深5~30m,断续延伸近40km,总面积约80hm2,开矿弃渣就地堆积于山坡,对山体植被及土地破坏较为严重,并对丹江风景区有一定影响,也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本条件。

(3)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石灰岩、大理岩、钒矿等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边坡失稳、滑坡、崩塌等现象。井下开采的金矿、铁矿易发生矿坑塌陷现象。矿山排出大量矿渣及尾矿的堆放,除了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水土资源及大气外,还经常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尤其是一些乡镇集体和个人采矿场,在河床、公路两侧开山采矿,乱采滥挖,乱堆乱放,对河道畅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固体物源。

3.2.5.2 水源区土污染分析

为了解钒矿对土壤的影响,在钒矿采矿分布较密集的毛堂—西簧一带布设了两条土质取样剖面。根据分析结果得出:远离采矿点钒含量有明显的递减趋势。

3.2.5.3 水源区水环境质量分析

(1)地下水环境质量分析:地下水水环境分析主要通过地下水质量评价和地下水污染评价来实现。

1)地下水质量评价:此次评价选择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Fe)、锰(Mn)、铜(Cu)、锌(Zn)、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NH4)、氟化物(F)、汞(Hg)、砷(As)、铍(Be)、隔(Cd)、六价铬(Cr6+)、铅(Pb)、碘(I)等24项组分作为评价指标。以水质分析资料为基础,依据单项组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所列分类指标确定该组分的质量类别,为单因子评价方法。根据各单项组分所属质量类别,依表3.15的规定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3.15 各类别单项组分评价分值

按式(3.1)和式(3.2)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式中:F为各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的平均值;Fmax为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n为项数。

根据计算的F值,按表3.16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

表3.16 地下水质量级别判定

2)地下水污染评价:选取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24项组分作为评价指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4848-93)中Ⅱ类水标准限值作为背景值,采用组分综合法和污染指数法分别对无机污染进行评价。

单项指标的污染指数(I)按式(3.3)进行计算。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式中:I为某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Ci为某项污染物的实测含量;C0为某项污染物的背景值或对照值,此次取Ⅱ类水标准的上、下限值。

Ci值在区间内,令I=1,如果I值大于区间值的最大值或小于区间值的最小值,分别用Ci值除以区间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多项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PI)按式(3.4)和(3.5)进行计算。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式中:PI为单个样品多项组分的综合污染指数; 为各单项组分污染指数I的平均值;Imax为各单项组分污染指数I的最大值;n为项数。

根据计算的PI值,按表3.17划分污染级别。

表3.17 地下水污染级别分类

最后计算出F值最大为7.19,最小为2.15。质量级别为“良好”和“较差”两个级别,综合评价结果与单项组分评价结果一致,即Ⅲ类水属“良好”级别,Ⅳ、Ⅴ类属“较差”级别 。

(2)水源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根据国家标准中基本项目标准限值中的24项指标,选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cr)、生物需氧量(BOD5)、总磷(以P计)、总氮(以N计)、铜(Cu)、锌(Zn)、氟化物(以F计)、砷(As)、汞(Hg)、镉(Cd)、六价铬(Cr6+)、铅(Pb)、氰化物、挥发酚类等17项组分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分析结果,对水源区水环境质量的评价表明:地下水组分中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硫酸盐(S02-4)、硝酸盐(NO3-、以氮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六价铬(Cr6+)等6项含量差异较大,在矿山及人口密集区附近含量较高,其分布面积较小;地下水质量较好的区域居多。地表水部分河段质量较差,入丹江口水库的丹江入口处为Ⅱ类水,淇河入口处为Ⅴ类水,老灌河入口处为Ⅳ类水;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淅川陶岔)地表水样为Ⅱ类水,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现状条件下,采矿活动引起地下水和地表水质量的变化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影响程度尽管不太明显,但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质量已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

② 中国七大流域的水污染有多严重

在全中国七大流域中,面临的严重问题是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顺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辽河、淮河、黄河、海河等流域都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

长江
坐船顺长江而行,再在重庆、宜昌、武汉等城市绕行一周,目光所及,触目惊心。无数的排污口像一条条孽龙,整日哗哗不停地向长江喷吐着毒液。无数垃圾堆沿江边堆放,堆多了,会自然滑进长江,江水涨高了,也会自然将垃圾带入江中。

黄河
黄河泥沙含量大带来的一大好处是净化能力极强。在青海被严重污染的黄河在流进中自我净化,尤其在到达刘家峡水电站库区后,经过沉淀,以一类水质流出刘家峡。但仅仅经过上百公里之后,在进入兰州市时就成了三类水。流出兰州市时成为四类水,流经白银市后又下降为五类水。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源源不断地被排入黄河。

水污染严重原因多样:

我国水污染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工业污染,将来即使所有工业合理布局,污水全部达标排放,处理过的污水也是超五类。二是城市生活污水,我国完全达到处理后排放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三是面源污染,即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这个问题比较麻烦,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强度最高的国家。多种因素造成的复合污染,将使得中国水污染恶化的状况会越来越严重爱卫天猫。

在发达国家,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而且污水一定要处理后达标排放。而中国水的重复利用率远远低于此。多数企业做不到污水完全处理后达标排放。

发达国家平均每1万人就有一个污水处理厂,用以处理人们每日所产生的生活污水。而在中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中国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不到5家。武汉、重庆等绝大多数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都是直接排放。

七大流域:
1、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 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 ),干流经青、藏、川、滇、 鄂、 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 甘、陕、 豫、粤、浙、闽,共计18省、 自治区、 直辖市。干流长6300km,流域 面积180.7万km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 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为著名的三峡 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 防洪 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2、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以河水含沙量高和历史上水灾频繁而举世闻名。
流域概况 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75.2万km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 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00km。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为上游,其中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植物被覆较好;玛多至青铜峡的干流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青铜峡以下为河套平原, 灌溉 发达,可通航运。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岸为黄土高原,植被少, 水土流失 严重,是黄河洪水 泥沙的主要来源。桃花峪到河口为下游,两岸绝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积使河床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5m,多的达10m,故称悬河;沿岸多灌区,干流也可通航。河口附近,黄河入海水道不断淤积、延伸、改道,造陆作用强烈。各河段直接汇入干流的流域面积大于1万km的支流有十条,以渭河的面积与水量最大。
3、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 水系组成,分布于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个省(自治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珠江的主流是西江,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的马雄山,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注入南海,全长2214km。全 流域 面积45.37万km ,其中中国境内面积44.21万km 。
流域概况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 水资源 丰富,多年平均年 径流 量3360亿m ,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第二位。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477mm。汛期降水强度大,汇流速度快,容易形成峰高量大历时长的流域性 洪水,对经济发达的珠江下游及三角洲造成严重威胁。枯水期也会连续三个月无雨或少雨,造成春旱或秋旱。珠江自云贵高原至南海之滨,干流总落差2136m,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348万kW,主要集中在西江南盘江下游和红水河及黔江河段,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2512万kW,是中国水电开发建设基地之一。
4、海河流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开发较早的流域之一。
流域概况 海河流域习惯上包括海河和滦河两水系。海河水系由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等组成,还包括徒骇河、马颊河等平原排涝河道;滦河水系包括滦河和冀东诸河。1949年前,除滦河水系和蓟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单独入海外,其余各河均汇集天津流入渤海。天津以下河道称海河,干流长73km。海河流域范围包括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省大部分,山西、山东、河南、辽宁四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流域总面积31.8万km (其中海河水系26.4万km 、滦河水系5.4万km )。流域内山区、平原面积分别占60%和40%。燕山、太行山由东北
至西南呈弧形分布。山脉以西、以北分布着黄土高原;山脉以东、以南是广阔的大平原。山地与平原间的过渡地带短,几乎直接交接。平原地形的总趋势是由西南、西、北向天津附近的渤海湾倾斜。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入侵以及本流域各支流冲积的影响,平原区内构成缓岗与洼淀相间分布的复杂地形。
5、淮河位于长江、黄河之间, 流域 面积27万km ,其中淮河 水系 19万km ,沂沭泗水系8万km。
流域概况 水系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 邵伯湖在江苏省扬
州市东南流入长江,称入江水道,最大泄洪能力为12000m /s;另一支经 苏北灌溉总渠 流入黄海,设计泄洪能力为800m /s。此外,还可经废黄河泄洪300m /s,在大洪水时经淮沭新河向新沂河相机分洪3000m /s。干流全长约1000km。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沙颍、涡、浍、新汴、濉等河。淮河流域的东北部为沂沭泗水系,原为发源于沂蒙山流入淮河的支流。12世纪末到19世纪中,黄河改道,占夺徐州以下泗河和淮阴以下淮河河道。在这时期,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抬高,淮、沂、沭、泗排水受阻,形成了洪泽湖、骆马湖和南四湖(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湖),使淮河南流入江,沂沭泗河则另找出路,东流入
海。经1949年以来的整治,沂沭河上游来水有一部分向新沭河分流,其余经新沂河入海;泗河流入南四湖,经运河入骆马湖,并接纳沂河来水,由嶂山闸泄入新沂河。
6、松花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江河,流经哈尔滨佳木斯,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干流全长939km。
流域概况 流域面积54.6万km ,分属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自治区,其中山区占61%,丘陵占15%,平原占24%。流域东西分布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土地肥沃,草原连片。全流域耕地约2亿亩,并有3000万亩荒地可供开垦;大小兴安岭山区森林茂密,为中国著名的林业基地;三江平原煤炭资源丰富,1985年原煤产量
6000万t;松嫩平原为中国的主要石油基地,建有大庆油田,1985年原油产量占中国原油总产量的一半。流域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3~5 C,最高达40 C,最低达-50 C。年降水量一般为500mm,东南部山区达800mm,西南部平原只有400mm,其年际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丰枯交替变化规律。河川 径流量约 780亿m ,地下水资源约370亿m ,扣除重复水量后, 水资源总量约950亿m 。流域自然灾害主要为洪涝和干旱,东涝西旱。涝灾以东部三江平原最重,平均两年发生一次; 旱灾以西部松嫩平原较重,以春旱为主。
7、辽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源于河北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注入渤海。
流域概况 全流域由两个水系组成:一为东、西辽河,于福德店汇流后为辽河干流,经双台子河由盘山入海,干流长516km;另一为浑河、太子河于三岔河汇合后经大辽河由营口入海,大辽河长94km。辽河干流来水原在六间房附近分流经外辽河汇入大辽河。1958年外辽河上口堵截后,干流与浑河、太子河不再沟通,成为各自独立的水系。流域总面积21.9万km 。西辽河郑家屯以上为辽河上游,面积13.6万km ,区内气候干旱,主要支流有老哈河、教来河、西拉木伦河等。其中老哈、教来河位于冀北辽西山地和黄土丘陵区,植被覆盖率不到30%, 水土流失 十分严重。上游耕地现约2600万亩,主要用于经营旱作农业和畜牧业。流域中 下游面积8.3万km 。辽河干流东侧为石质山区,植被较好,雨量较丰,有东辽河、招苏台河、清河、柴河等主要支流,连同浑河、太子河水系面积共5.26万km ,仅约占全流域的24%,而年径流量约占全流域 径流 总量150亿m 的70%;干流西侧多黄土沙丘,主要支流有秀水河、柳河和绕阳河等,其中柳河水土流失严重,是中、下游泥沙主要产区。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有沈阳、抚顺、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抚顺、辽源等大型煤矿,辽宁、清河等发电厂,鞍山、本溪等钢铁企业,还有辽河油田以及沈山、长大等主要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现有耕地4300万亩,内有水稻田620万亩,是辽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区,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占全流域的95%以上。

③ 各位前辈帮帮忙,我想知道唐山的工业分布情况!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 ,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走廊。 现辖 2 市 6 县 6 区,4个开发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及汉沽管理区。总面积 13472 平方公里,人口 714.5 万。市区面积 3874 平方公里,人口 299 万,是全国较大城市之一。

历史沿革 唐山,因市区中部的大城山(原名唐山)而得名。唐山历史悠久,早在 4 万年前就有人类劳作生息。商代属孤竹国,战国为燕地,汉代属幽州,清代分属直隶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隶州。这里在唐朝时原为一片村落,从明朝起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主要为农业、采石业和制陶业。随着清代晚期“洋务运动”的兴起,清光绪三年( 1877 年)在唐山设开平矿务局,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办矿挖煤。 1878 年唐山建乔屯镇, 1889 年改名唐山镇, 1938 年正式建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诞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

自然资源 唐山气候温和,地貌多样,土质肥沃,是多种农副产品的富集产区,被称为“京东宝地”。北部山区盛产板栗、核桃、苹果、红果等干鲜果品,“京东板栗”驰名中外;中部平原盛产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农副产品,素有“冀东粮仓”之美誉;南部沿海既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又是原盐的集中产区 , 南堡盐场是亚洲最大盐场。沿海陆域海岸线长 196.5 公里 ,滩涂和浅海开发潜力很大。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地优良、分布集中、易于采选。目前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藏有 47 种。煤炭保有量 62.5 亿吨,为全国焦煤主要产区;铁矿保有量 57.5 亿吨,是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石油、天然气、石灰岩、黄金等储量也十分可观。

风物文化。唐山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不食周粟”、“老马识途”、戚继光“改斗”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枝花”,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长城关隘、景忠山、菩提岛、金银滩、李大钊纪念馆及其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现在都已成为旅游的好去处。唐山饮食属京东菜系,蜂蜜麻糖、棋子烧饼、万里香扒鸡等特色小吃享有盛名。这里人才辈出。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嫌兄祖籍是唐山丰润人;中国评剧主要创始人成兆才出生在唐山的滦南县;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家乡在唐山乐亭县。唐山人民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富于创造精神。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铸成了开滦矿工“特别能战斗”精神、西铺“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还有在抗震救灾中凝成的抗震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城市环境。唐山是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市政设施配套,环境清新优美,现代化水平较高。城市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 100% 、 97% 、 65% 和 83% ,均居全国同等城市领先水平。 1990 年唐山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 2004 年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唐山交通四通八达。与北京联合建设的京唐港,已与国内外 120 多个港口实现通航,跻身全国港口 20 强;曹妃甸深水码头已全面开工建设。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京榆、唐秦、京唐三条国道穿境而过,京沈(唐山段)、唐津、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环城立体互交,构成了现代化交通网络。

经济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由于 1976 年大地震的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唐山处于边恢复边建设的时期。 1986 年恢复建设基本完成后,唐山经济发展驶入了芹手袭快车道。 1988 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第一个翻番; 1994 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 1996 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 50 强。 2005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2027 亿元 ;全部财政收入薯誉 226 亿元。 农业农村经全面发展,果菜、乳业、瘦肉型猪、板栗、花生、水产品六大龙型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率 55% 。工业已形成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等 10 大支柱产业,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四个高新技术产业群体扎实起步。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唐山现有开滦、唐钢、冀东水泥、机车车辆、三友碱业、唐山陶瓷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优势企业。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格局。 2005 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0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61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6.4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1.97亿美元。产品出口到韩国、美国、日本等169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国家荣誉称号。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005 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488元和4582元。

未来发展。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唐山今后的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 省委、省政府对唐山的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我市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我们决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港口及海洋优势,抓住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的空前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务实,奋勇争先,深入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发展环境,保持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唐山,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走在全省最前列的目标不懈奋斗。
唐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全年日照2600-2900小时,年平均气温12.5度,无霜期180-190天,常年降水500-700毫米,降霜日数年平均10天左右。地貌多样,土质肥沃,是多种农副产品的富集产区,被称为 “ 京东宝地 ” 。北部山区盛产板栗、核桃、苹果、红果等干鲜果品, “ 京东板栗 ” 驰名中外;中部平原盛产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农副产品,素有“ 冀东粮仓” 之美誉;南部沿海既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又是原盐的集中产区 ,南堡盐场是亚洲最大盐场。沿海陆域海岸线长196.5公里,滩涂和浅海开发潜力很大。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地优良、分布集中、易于采选。
【土地】 全市土地资源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体系为依据, 1986 年以前无概查。 1988 年按全国规定的一、二级分类及河北省补充的三级分类规定进行了概查。唐山市概查土地总面积 20675516 亩,其中耕地面积817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0.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建设用地逐年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步减少,1949 年全市共有耕地 991.78 万亩,人均耕地 2 .89 亩。到 1952 年,总耕地面积为 1019.9 万亩,人均耕地 2.8 亩。到 1985 年,唐山市人口增长 66.7% ,而耕地减少到 887.28 万亩,人均耕地只有 1.46 亩,比 1952 年减少近一半。到 1986 年,全市人均耕地为 1.44 亩。
【水】 唐山市水资源比较丰富,历史上主要是防御水灾,开发利用很少。解放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几十年来经过详细勘察和计算,水资源情况已基本清楚。现在可用水量分两类:(一)地表水:地表水资源量146200万立方米。省级以上工程供水量:潘家口水库蓄水主要供天津市、唐山市工农业用水,其水量分配,保证率 75% 时,可调节水量 19.5 亿立方米,分配给天津市 10 亿立方米,唐山市 9.5 亿立方米。大黑汀水库保证率在 75% 时,可调节水量 1.81 亿立方米。滦河河道大黑汀水库以下,滦县以上区间来水 4 亿立方米,滦河沿岸卢龙、昌黎农业用水 1.05 亿立方米,由区间水中扣除。于桥水库每年向玉田、丰南供水 0.6 亿立方米。滦河及跨省市大型水利工程在保证率 75% 时,年可供唐山市用水量 14.86 亿立方米。唐山市辖有大中水型水库 154 座,总库容 9.6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 2.63 亿立方米。年可调节水量,保证率 50% 时为 2.01 亿立方米,保证率 75% 时为 1.15 亿立方米。各类大中小型引提水工程,在保证率 50% 时年可供水 1.89 亿立方米,保证率 75% 时年可供水 1.11 亿立方米。合计保证率 50% 时,年可供水量 3.89 亿立方米,保证率 75% 时年可供水量 2.36 亿立方米。(二)地下水:地下水资源量136900万立方米。主要是平原区浅层淡水,可用量 9.39 亿立方米。山丘区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 4.01 亿立方米。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建国初期年开采量 0.5 - 0.7 亿立方米,到 1980 年实际开采量 8.6 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综合补给量 9.93 亿立方米少 1.33 亿立方米。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 1982 年开采 15.2 亿立方米, 1983 年开采 15 亿立方米, 1984 年开采 16.5 亿立方米, 1985 年开采 13.96 立方米, 1986 年开采 14.4 亿立方米。地下水已严重超采。
【矿产】唐山市矿产资源品种较齐全,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藏有50余种。(一)金属矿产:全市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其保有量62 亿吨,次于鞍山 ,多于攀枝花,为国家三大铁矿集中区之一,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遵化、迁西两县。金矿开采历史悠久。相传唐代高丽人就在金厂峪一带挖金,清朝末年迁西金厂峪已是国内三大金矿产地之一。群众采金从未间断,已探的唐山地区黄金储量 78,543 公斤。唐山市含锰地层为长城系高于庄组的中下部,储量达 21.37 万吨。另外,唐山还有银矿、铜矿、铝土矿、钼矿、锡矿、汞矿等多种金属矿产。 (二)非金属矿产:唐山地下蕴藏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铁矾土、油石、柘榴石、石墨、油泡石粘土等。
【能源】 唐山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大规模煤炭开采已有 100 多年。石油、天然气从 1956 年开始普查, 1964 年开展石油地质勘察,已发现 5 个油气田。与煤炭 伴生的煤成气储量也很大。此外,还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资源。(一)煤炭:煤炭保有量62.5亿吨,是国内焦煤的重要产区,主要赋存在 4 个含煤构造盆地石炭二迭系地层中,即开平构造盆地、荆各庄构造盆地、车轴山构造盆地、蓟玉构造盆地。其中以开平含煤构造盆地最大。 (二)石油及天然气:现已发现 5 个油气田,含油层系较多是冀东油田石油地质的特征之一。冀东油田不仅油气资源丰富,而且资源类型多,质量也较好。已发现的油气资源不仅有常规油,而且有凝析油、稠油和天然气。(三)水能:唐山市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和半山区的大中河流上,由于水量丰富,河床落差大,地形条件优越,水能资源丰沛。经估算,全市共有水量理论蕴藏量70 . 3万千瓦。按河系划分,滦河系58 . 91万千瓦,蓟运河系9 . 17万千瓦,陡河0 . 15万千瓦,引滦入还、引还入陡2 . 07万千瓦。(四)其它能源:还有煤成气、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植物】 唐山辖区内植物种类繁多,林木资源十分丰富,据文献记载,两三千年之前燕山山地林丛遍野,松柏涛涛,原始森林茂密,南麓枣、栗、榛等野生经济林树种密布。自秦始皇修筑长城,燕山原始森林开始遭到破坏。以后由于战乱、炭业盛行和修建京城、陵寝以及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等,森林资源遭到不断破坏。虽然历代有时也重视发展林业,但森林资源不断减少,到建国前全市森林资源仅有50 . 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 . 7%。树木种类有47科、67属、133种,果树为8科、12属、22种。唐山市从1979年到1985年历时6年,详查了全市草场资源的分布、面积、植被组成以及草的覆盖度、产草量和载储量,划清了草场类、组、型和等级。全市有天然草场67.52万亩,其他草地312.2万亩,年可产鲜草120724 . 3万公斤,可载标准畜51.8万个羊单位。全市野生药材种类繁多,资源蕴藏量较丰富。解放后历次普查资源统计,植物药材隶属123科194种。此外,野生食用菌、淡水藻类、海水藻类品种繁多、分布广泛。
【动物】 唐山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多种野生动物繁衍、栖息创造了条件。兽类有虎、豹、熊、豺、狼、獾、鹿、獐、狍、猴、猿、狐、狸、貉、兔、獭、紫貂、黄羊、野猪、鼠、黄鼠狼、臊鼠、松鼠、香鼠、鼢鼠、刺猬等。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资源惨遭破坏,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虎、豹、黑熊、鹿、猴子等野生动物先后绝迹。爬行类以无蹼壁虎分布最广,其次为水塘中的鳖及各种无毒蛇类,两栖动物以花背蟾蜍、青蛙为主。唐山地区濒临渤海,河流众多,近水地区森林茂密,草木繁盛,不单是多种留鸟的终年栖息地,也是多种候鸟的中转站,多种鸟类达200多种。全市淡水鱼有16科46种属。海洋动物更是不计其数。
唐山市地处我国冀东平原,南临渤海,北依燕山,西与京津毗邻,东与秦皇岛接壤,辖20个县(市)区(2个县级市、6县、6区、4个开发区和1个工业区、1个管理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14.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874平方公里,人口299万。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曾诞生过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和第一件卫生瓷,素有“北方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1976年大地震将这座百年历史的工业重镇夷为一片废墟。震后的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唐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程中,把自然、人文、历史、现代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环境建设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强力推进以创“五城”(全国文明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为载体的环境建设,使全市人居、生态、市容、交通、设施、城乡、人文、社会等八大环境都得到较大改善,走出一条以环境建设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环境改善的成功之路,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去年被国家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国家环保模范城的绝大多数指标已经达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步走”工作目标,正在向确保今年通过国家卫生城验收,2005年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2007年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的目标迈进。
一、人居环境
唐山是个震后崛起新型城市,市区共分六个区:路南、路北、开平、古冶、丰南、丰润。2005年城市化率达到45%,城域居民现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6.82平方米。1990年荣获联合国颁

丽景琴园
发的“人居荣誉奖”,成为中国首座获此殊荣的城市。近年来,唐山着力改善软硬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打造最适合居住和创业的城市。通过实施康居工程,一大批高标准新小区和市内村庄平改楼小区拔地而起,新颖别致,风格各异,提升了城市景观;大部分老小区实施绿、美、亮、净、硬的综合改造,得到进档升级,旧貌变新颜;广泛开展标准化示范小区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社区、平安小区、绿色环保小区、文体示范小区、园林式小区、花园式小区,全市生活小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各项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二、生态环境
唐山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多年来在加快经济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后生态恢复与改善之路。一是重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坚持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总揽全局,强力实施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计划,取缔市区内窑炉、锅炉等燃煤设施,强化对钢铁、电力、水泥、造纸、选矿、陶瓷等六大行业的深度治理,使气、水、声、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二是采煤下沉地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由于百年的开采和地表变化,造成东部998公顷、南

大钊公园
部1391公顷大面积下沉,成为城市环境的“疤痕”。从1997年起,逐年加大投入,对采煤下沉区进行综合治理,使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废弃地变成了环境整洁优美、具有森林风貌和水景风光的大型风景园区,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2003年荣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和首届河北省“人居环境奖”。2004年,城市南部采沉区生态建设项目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三是园林绿化工作成绩突出。完成了开滦、唐钢等40家大厂企的工业园区和270个重点单位的门前庭院绿化建设和改造任务,单位门前庭院绿化达标率达60%以上。截止2005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496公顷,绿地率达到38.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平方米,达到国家园林城标准。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2003年11月通过了国家园林城验收,并获得了在全国17个园林城市排位第四、地级市第一、工业城市第一、北方城市第一的好成绩。
三、市容环境
近几年来,特别是通过2003年“非典”期间全市环境卫生突击综合整治活动,唐山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善。对主干道两侧的建筑物进行外包装,完成了百余座楼房的“平改坡”任务;

欧陆风情红色屋顶
对市区主干道2400余家单位、3000余幢建筑实施了亮化工程,安装了各种射灯和霓虹灯图案;在市区主次干道、中心广场及城市出入口建成了大型艺术雕塑和几十座艺术雕塑小品,铺装了彩色便道板26万平方米,增强了城市的景观特色和现代化气息;对市区范围内各主次干道、小街小巷、生活小区、市场等部位的违章建筑进行了大面积清拆;加大了对市内村庄、城区出入口、外环道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着重解决了垃圾围城围村问题,建立并完善了生活、建筑垃圾、白色垃圾管理制度,推行了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从源头上解决了垃圾乱堆乱倒、围城围村和白色污染等问题;取缔了市中心区“九纵九横”18条道路和外四区主干道临街店外经营加工、乱摆摊点和沿街非法洗车场,并对沿街广告牌匾进行了彻底整治,使广告牌匾各具特色,设计新颖,采取多种措施,基本根除各种小广告和乱贴乱画现象;加强了对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重点改造老市场,取缔了马路市场和自发市场,加强了市场规范化管理,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经营秩序,基本达到了市场内无私搭乱建,无无证照经营,无店外加工,无假冒伪劣商品,无市场外溢。
四、交通环境
我市以实施畅通环境为目标,加快“构建两大平台,实现三大目标”的实施步伐,形成了“O+X”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四纵四横”干线公路骨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与干线的连通度、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至“十五”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69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7.14公里(全省40.4公里)。京沈(唐山段)、唐津、唐港、西外环4条高速公路总长288公里,高速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12公里,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从市

北出口立交桥
区15分钟即可进入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的环城高速路,到达周边各县(市)城的时间缩短到1小时左右。2005年,沿海高速公路、承唐高速公路南小营至唐山段的建设进展顺利,并基本完成了青林公路、丰碱连接线、112线遵化改线段等项目建设。投资扩建、翻新市区道路;设置了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出租车停车站,并对交通警示、标志等相关设施进行了完善;拥有公交车辆907台,公交营运线路52条;完成了北郊客运枢纽中心前期准备工作,使我市交通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五、设施环境
经过多年的大力投入和完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2004年的“三大兴市工程”,目前,机场迁建工程基本完成,机场新区规划设计全面展开,丰南、开平区与中心区连接工程已基本完工,会展中心及周边区域综合开发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05年,先后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48.9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位居全省首位和国内同类城市前列;丰润、古冶污水处理厂工程按计划正在建设;完成了缸窑垃圾

北郊污水处理厂
焚烧厂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全市新建特种垃圾焚烧厂12个,新建垃圾转运站(中转站)103座,增加果皮箱3780个;按计划实施了三期供水工程和周边县(市)区的扩供水工程,市中心区中水回用工程完成年度计划任务,超额完成了雨、污水管网改造任务;完成了15个旧小区集中供热和燃气改造任务,目前,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56.6%以上,燃气普及率达98%以上,自来水普及率100%,均居全国同等城市领先水平。
六、城乡环境
我市各县(市)及有关区连续6年实施“八个一”工程(规划一条城区主要街道夜景亮化、建成一个环城绿化隔离带、新创一个省级园林式单位、改造一条高标准环卫示范街、改造一个城区出入口、创建一个社区示范小区、创建一批卫生达标村镇(乡)、建设一个高标准工程项目

滦县城区一角
),旧城改造不断取得新进展。新城区扩建步伐加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绿、美、亮、净、硬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大力推进了文明生态村建设。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市共有 180 个乡镇、 3308 个村开展沼气建设,覆盖率分别达到 95 %和 61 %,实现万池县 8 个、千池乡镇 36 个、百池村 334 个。“十五”末全市累计建设沼气池 189687 户,普及率实现 12.92 %,高于全省 10 %普及率的 2.92 个百分点。 市县两级610个试点村的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市确定的100个试点村中有68个村安装了路灯,乡村街巷容貌明显改观。各县(市)广泛开展了“五城群”创建活动,其中乐亭县第二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滦县获得“省级园林县城”称号,成为目前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城,迁安市获得“省爱国卫生创建工作先进市”称号。
七、社会环境
我市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在强化法制监督,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的内部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消防安全措施,强化爆炸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等

唐山体育中心大型健身娱乐场
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力推进了平安工程,强化社区警务室建设,建立社区警务室338个,65%的城市派出所基本达到部颁警力配置标准,做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全市共创建安全社区(村)5219个,其中城市1152个,农村4067个,达到“三无”(无治安、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村(居)委会达3888个,通过创安建设,全市可防性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8%。建立了快速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认真落实了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和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报告制度,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大了案件立案查处力度,确保了全市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八、人文环境
我市在1999、2002、2005年先后三次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基础上,坚持以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统揽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全局。一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大力加强公民文明素质教育,广泛开展了“三讲一改一树”(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活动,社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达126个,组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4171人。二是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陶博会和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加强了对文化市场的管理,重点对印刷出版业、娱乐业、音像业进行了专项治理和整顿。三是实施“阳

常玉珍创办的“常记老区孤儿村”和“常记功臣幸福院”
光行动”,市县两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完成审批项目3525个;积极开展了打造“诚信唐山”活动;开设了“诚信网站”、“信用管理网站”,开展了“诚信示范街”活动。去年底,我市被中国诚信建设成果展组委会授予首批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四是深入开展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各项抚恤、补助标准均按部、省颁布的最高标准予以落实,全面落实了优抚自然增长机制,加大了农村税费改革后群众优待工作力度,在市、县两级普遍建立了专项保障金制度,认真落实优抚对象医疗减免政策,健全服务保障组织,大力开展科技进军营活动,充分发挥地方科技资源优势,为部队解决科技难题,努力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为部队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强了双拥工作政策法规建设,创新思路,推动双拥工作进社区,广泛开展了“爱心献功臣”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光荣院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由于1976年大地震的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唐山处于边恢复边建设的时期;1986年恢复建设基本完成后,唐山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198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第一个翻番;1994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1996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50强。2001年生产总值登上千亿元台阶;“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27.12亿元;人均GDP2.8万元,

全部财政收入226.46亿元,均居河北省首位。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重为11.6:57.3:38.11。 农业农村经全面发展,果菜、乳业、瘦肉型猪、板粟、花生、水产品。六大龙型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全市500万元以上规模农业龙头企业22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6家。农业产业化?/ca>

④ 大连市甘井子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海水入侵问题分析

杨绍南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大连,116037)

摘要甘井子区是大连市的郊区,是水资源先天不足的地区。多年来,甘井子区的工业、农业、水产业、养殖业处在稳步发展的阶段,地下水富集区的开发利用处在超采状态,尤其是在20世纪70、80年代蔬菜业的蓬勃发展,大量地汲取地下水,致使海水入侵面积不断扩大,入侵的程度逐步加重。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甘井子区的产业结构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目前甘井子区正在实施新的管理体制,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大大连”,大大加快郊区变市区、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工业化历史进程,农业用水量大幅度下降,地下水水质有所改善。但是,长期的、季节性超采已是地下水开发和海水入侵成为一对矛盾。本文针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海水入侵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使甘井子区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海水入侵

前言

甘井子区是大连市的郊区,总人口约40余万,有11个街道和6个镇。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面积464.51km2。呈马蹄形环抱大连的三个城市区,即中山、西岗、沙河口三区。在地貌上属于辽东半岛南部,为千山山脉的西南的延伸端,濒临黄海、渤海,形成两海之间丘陵起伏的半岛地形。

区内丘陵区海拔在50~400m,山地最高海拔为405m。较平坦的洪积裙一般存在于丘陵的山麓,坡度2°~5°,分布于大辛寨子及南部。坡洪积平原呈条带状分布于周水子—大辛寨子,牧城驿—营城子一带,地势平坦开阔,地面标高约5m。是区内最大的平原区,著名的周水子国际机场就分布在此地。

1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本区属北半球暖湿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表现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24℃。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22mm,年内降水量不均,其中7、8、9月份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4%。年平均蒸发量约1500mm,其中月平均蒸发量是5月份,最大为225mm。

本区地表水系不甚发育,共有河流有13条,分属黄、渤海水系,均为独立入海的河流,也是季节性河流。流域总面积为317.42Km2,总长128.6Km。区内主要河流有马兰河、夏家河、泉水河。境内水资源贫乏。年平均总降水量2.99×108m3。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138mm。径流总量6365×104m3

甘井子区属水资源贫乏区,区内的地层主要是震旦系的灰岩、石英岩、板岩、页岩和侵入的辉绿岩,还有上覆的第四系。依据区内地下水赋存介质可分为三种地下水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其中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是甘井子区的主要地下水类型。

1.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岩组的河流相冲积谷地砂砾石及山前坡洪积扇裙亚砂土含砾石堆积物,第四纪堆积物厚度在3~15m,含水层厚度较薄,一般在沟谷低洼区的含水层富水性较好。赋存的地下水位埋深在2~3m,开采井多以大口井的方式开采,单井涌水量在100m3/d左右,由于分布面积小,供水意义不大。

1.2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

是甘井子区主要的地下水类型,由震旦系的石灰岩、含藻及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硅质结核灰岩等组成含水岩组。其富水性受蓄水构造、岩溶发育程度控制,单井涌水量在100~1000m3/d,地下水位埋深3~6m。主要分布于南关岭北部、大连湾、周水子、黄龙尾、大辛寨子西北、革镇堡中部等地。

1.3基岩裂隙水

含水岩组的岩性包括震旦系板岩、石英岩、页岩。地下水赋存在岩石的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和成岩裂隙中,在山区以泉的形式出露,泉流量0.01~0.22l/s。在板岩或石英岩为主的地层中钻孔,单井涌水量大多数小于100m3/d,以石英岩和板岩地层为含水层的钻孔,深度在200m的单井涌水量一般为50~100m3/d,地下水为埋深在3~7m,主要分布于红旗、凌水、辛寨子西南。

上述三种类型的地下水除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在区内广泛分布外,周水子以北均为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分布区,存在良好的富水地段,但水质差异较大,而南部为基岩裂隙水分布区,富水性差,单井出水量较均匀,但张性的构造部位仍然能凿出涌水量达400~500m3/d的深井。

1.4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可大致分为四种:①重碳酸氯化物钙型水。这类水分布广,矿化度小于0.5g/l。一般分布于鞍子山、城山、歪石砬子等山区;②氯化物重碳酸钙钠型水。矿化度0.5~1.0g/l。分布于大辛寨子、周水子、革镇堡及大连湾一带;③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小于1.0g/l,主要分布在南关岭骆驼山、狼山一带;④氯化物钠钙型水。矿化度1.0~3.0g/l,主要分布于营城子湾、牧城湾及金州湾等滨海一带。此外在南关岭—泉水地段出现氯化钠型水,矿化度大于3.0g/l。该类型地下水主要是因海水入侵而引起的。

2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

2.1地下水开采现状

目前全区共有工农业供水井595眼,大部分井深在100~150m,合计开采量达6.92×104m3/d。其中工业开采井为165眼,开采量达4.2×104m3/d,农业开采井430眼,开采量达2.72×104m3/d。地下水开采量占总供水量的20%。

区内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地区,其开采资源为8.262×104m3/d,石英岩和板岩地区的开采资源为4.32×104m3/d。合计开采资源为12.589×104m3/d。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占开采资源量的54.96%,尚有5.669×104m3/d的扩大开采量。

2.2地下水开采存在问题

2.2.1开采井布局不合理

凡是临海的低洼地段是地下水的富集区,也是地下水的超采区。尤其是储存岩溶水的地段,这些地段的水质一般都受到污染,最严重的是发生海水入侵,如周水子地段在80年代中期,开采井分布不合理,呈现局部超采,由于大量开采,形成一定范围的降落漏斗,引起海水倒灌,Cl-含量最高达2364.7mg/l。南关岭地段地下水Cl-含量也激增,最高含量达1087.6mg/l。近几年因产业结构调整,地下水开采程度下降,尤其是农业开采量锐减,使地下水水质有所改善。

2.2.2供水用途

依据区内的水质分布状况,一些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在供水用途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利用水质较差的地下水做饮用水或锅炉用水,这种用法对人体的健康和工业设备都有极大的危害性。

3地下水污染问题

近些年来,区内的地下水污染也日趋严重,污染源是厂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另外农村施用的化肥、农药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3.1工业废水

目前虽然对多数厂家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产生的废水仍然利用过去的明渠、管道排污,由于部分管道年久失修,渗漏污染了地下水。根据1985a资料,甘井子区主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23171.00×104t,主要污染物成分有:COD、悬浮物、挥发酚、氰化物、砷、汞、铬、镉、铅、铜、锌、镍、硫化物、苯胺类、石油类等。

3.2工业废渣

据大连市环保部门资料,20世纪甘井子区工业废弃物量为136.0246×104t。其中,冶炼渣12.7534×104t、燃料渣20.0300×104t、有害渣27.5332×104t、矿渣54.2779×104t、工业粉尘3.7815×104t、工业垃圾17.6486×104t。

3.3生活污染

全区每年都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尤其是生活污水除了一部分排泄入海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据城建部门资料统计,年排放生活污水量1358.23×104t,这些生活污水含有多种污染成分,河流、河水及附近的地下水被污染,正是此类污染的结果。

3.4农药及化肥

农药与化肥的大量施用,使植物不能吸收的一部分通过降雨入渗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径流排入河流再污染地下水。

4海水入侵问题

4.1海水入侵现状

目前甘井子区主要的海水入侵地区是营城子、革镇堡、南关岭、周水子、甘井子、毛茔子和大连湾等地,海水入侵面积达108.5km2,入侵范围达5.9~8.6km。海水入侵使一些工业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污染的地下水严重腐蚀输水管道和锅炉,使果类、蔬菜减产,农田不能种植,并危害水源,水井报废。60~70年代这10多年的时间内,仅在甘井子、南关岭、革镇堡等地海水入侵深入陆地7.5km,入侵面积为48km2。特别是周水子、南关岭—前、后盐村地段最为典型。据1964年资料,当时的地下水Cl-含量50~100mg/l,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年的变化,其Cl-含量是原来的10倍多,甚至是20倍。许多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重碳酸氯化物钙型水变为氯化物重碳酸钙型水或氯化物型水。

4.2引起海水入侵的地质条件

海水入侵是一种缓变型的地质灾害,侵入慢治理更慢。引起海水入侵的含水介质有两种:一是松散岩类含水岩组;二是碳酸岩盐含水岩组。其中,后一类是发生海水入侵地质灾害最活跃的地层。

海水入侵的松散岩类含水组分布于沿海岸低洼地区的第四系松散层中,因分布面积小,影响范围也一般很小,往往是大口井取水所造成的。

碳酸盐岩含水岩组是发生海水入侵的主要岩性。区内主要岩溶发育和富水性良好的地段是革镇堡—辛寨子、大辛寨子—周水子、友谊街、南关岭—泉水子、后关—姚家及毛茔子等地。由于各种构造的存在,控制了岩溶的空间展布,岩石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岩溶作用强烈,溶隙、溶孔与溶洞密如蜂窝,而且负地形有利于汇集地下水,在地下水循环交替积极的强迳流带均发育大溶洞或宽大的溶蚀裂隙,是储存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也是最易发生海水入侵的部位。

由于碳酸盐岩具有大规模的岩溶,成为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临海的岩溶地下水富集区常常成为人们开发地下水的对象,长期不合理的开采造成水位下降,形成漏斗,水力梯度有利于海水倒灌补给大陆的地下淡水,产生海水入侵。

4.3引起海水入侵的原因

4.3.1开采井的不合理布局和超采是引起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由于开采量急剧增加,Cl-含量也随之增加,但各个地段增加幅度不同,以南关岭地段为例:1977年开采井92眼,1978年增至146眼,1979年为171眼,1990年下降为84眼,其中1980年该地段的开采量为5.0480×104m3/d,Cl-平均含量为887.8mg/l,1990年实际开采量是1.29×104m3/d,地下水中Cl-含量下降,平均为521.6mg/l。这样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必然会改变局部地段的地下水动力均衡状态,致使水质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开采量的大小是决定海水入侵程度的关键因素。

4.3.2降雨量的影响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量大、补给量大,则开采量相对减小,地下水向淡水方向转,Cl-含量降低,反之,Cl-含量则明显增高。

综上,开采量和降雨量是控制海水入侵的主要因素,海水入侵的根本原因是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使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动力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

5对策建议

甘井子地区没有合理而系统地开采利用地下水,其主要原因:一是地下水资源有限;二是缺乏对地下水开发的合理规划。致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被污染,发生海水入侵,不仅对使用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也浪费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因此,为今后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和防治海水入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5.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

节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社会齐动员,齐抓共管,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建立和健全合理的水价体系,促进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

5.2加强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管理

水污染也是造成地下水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区内浅层地下水的上部包气带,主要岩性为砂砾石含土、亚砂土、亚粘土组成,渗透性能较好,在大气降水的淋滤作用下,地表污染物通过包气带下渗进入地下水含水层。

甘井子区每年排放的污水,部分未经处理就排入地表水体,致使地表水体严重污染。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密切,使地下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区主要分布在河道的两侧,像春柳河、马兰河等地段的第四系地下水已受到严重的污染。

5.3污水资源化

污水再利用进展缓慢,截至2000年大连市共有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处理总能力37万m3/d,中水回用量4万m3/d。因此加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加大污水资源化力度,积极使用中水,在如消防、工业冷却、城市绿化、城市建设、城市卫生用水等。

5.4加强地下水资源的技术性管理

区内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受含水层介质、边界条件、富水性、海水入侵、开采程度、开采现状、开采井深度等因素制约,难以建立相对集中的较大型的水源地,只能采用分散式开采方式。对全区地下水开采资源宜每3~5年进行一次复核,便于确定各地段地下水的开采分区。如,可进行海水入侵治理区、开采量削减控制区、开采量平衡区、开采量可扩大区等分区,按照分区的各自特点,调整开采井布局、开采量、开采时间,减轻海水入侵程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

依据国家水法和大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针对甘井子区水资源分布状态和使用方式,坚持全面规划、详细调查、规范勘察、有效监督、计划开采的原则,控制供水用途、成井类型、水量水位等目标,实施治理改造措施,建立周密的动态监测网,按行业规范对开采井和开采过程实行全面的强制性监督,安装水表,一井一表,依表计量,以量收费,依费养管,使地下水污染和海水入侵程度逐渐减轻,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大连市城市地质系列图说明书.沈阳:沈阳出版社,1986.

[2]大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大连市志(自然环境、水利).大连:大连出版社,1993.

[3]大连市甘井子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甘井子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

⑤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

地表水工程包括大、中、小型水库、塘坝、拦河闸等。青岛市现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1座,小(一)型水库73座,小(二)型水库397座,另外还有塘坝3762座,拦河闸167座,地表拦蓄能力总计为10.2亿m3。其中产芝水库兴利库容1.76亿m3,年均供水3900万m3;尹府水库兴利库容0.736亿m3,年均供水2135万m3;棘洪滩水库兴利库容1.46亿m3,年均供水7000万m3;崂山水库兴利库容4798万m3,年均供水2397万m3;铁山水库兴利库容2739万m3,年均供水350万m3;陡崖子水库兴利库容3435万m3,年均供水277万m3;吉利河水库兴利库容3360万m3,年均供水329万m3

2002年,青岛市地表水供水量为5.168亿m3(含引黄),占总淡水供水量的46%,其中工业供水1.321亿m3,农业供水1.694亿m3,商品菜田供水0.651亿m3,城镇生活供水1.261亿m3,农村生活供水0.241亿m3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青岛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地层孔隙中,喷出岩类孔洞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及碎屑岩类裂隙水、块状、层状岩类裂隙水仅可为局部少量供水,供水意义相对不大。

青岛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6.3436亿m3/a,天然补给资源量为5.0586亿m3,2002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6.1098亿m3,占总淡水供水量的54%,其中工业供水0.726亿m3,农业供水2.6286亿m3,商品菜田供水1.64亿m3,农村生活供水0.819亿m3,城镇生活供水0.2962亿m3。1989年开采量为历史最高值,达6.78亿m3,1999年开采量为近年最低值,为5.38亿m3。2002年为特枯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超出天然补给资源量20%多,整个地区超采比较严重:青岛市区超采588万m3,开采程度为212.6%;平度市超采5326万m3,开采程度为121%;城阳区超采444万m3,开采程度为123.3%;黄岛区超采84万m3,开采程度为118%;其他区市均未超采。就水源地而言,仅王戈庄河水源地略有超采,其他水源地均未超采。青岛市多年开采现状基本反映了区内地下水的开采水平和调蓄能力,可看出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基本为采补平衡,但由于城乡布局差异和需水量不同,一些地区开采量过大,形成地下水超采漏斗,同时有些地区开采量较小,仅有少量用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地下水白白流入大海,造成很大浪费。

3.污水利用现状

青岛市主要是利用部分工业废水进行农业灌溉和中水回用。工业废水进入排污河道后,由沿河农村抽取排污河水进行污水灌溉。城市污水回用主要是工业冷却用水、冲洗用水及市政用水。污水利用量较大的是黄岛区的王戈庄河流域、城阳区的城阳河流域和平度市的北胶莱河流域,其次是崂山区、城阳区的白沙河流域。

近年来,青岛市的污水利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50万m3上升到2001年的600万m3。2002年青岛市的污水利用量为690万m3,其中城阳区为185万m3,黄岛区为135万m3,崂山区为70万m3,平度市为300万m3

4.海水利用现状

主要是用于部分工业用水,如发电、化工、纺织等行业。海水利用量较大的是黄岛区和李沧区,城阳区和崂山区仅有少量使用。近年来,青岛市的海水利用量变化不大,平均为13.94亿m3/a,按海水替代淡水折算系数为20∶1计,替代淡水量为0.697亿m3/a。

二、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青岛市已发现各类矿产33种,其中石墨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花岗石居山东省之首,黄金、大理石、滑石、萤石、透辉石、矿泉水等居全省第二位;另外重晶石、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等亦居全省前茅。黄金、石墨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的平度、莱西境内,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崂山、大泽山、小珠山,建筑用砂主要分布于各河谷地带。

青岛市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为756hm2,是矿产开发历年占用土地总面积的41.3%。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区域主要集中在莱西、胶州和平度境内,分别为363hm2、293hm2和66hm2,占全市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的95.5%。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青岛市土地总面积111万hm2,其中平原地区4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8%,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包括即墨市的一部分、胶州市、平度市大部分地区);低山丘陵区面积45万hm2,占总面积的40.5%,主要分布在南部、东部沿海地区和平度、莱西市部分地区;洼地面积24万hm2,占总面积的21.7%。

青岛市土地构成中,耕地为54.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9.2%,主要分布在5个县级市的平原地区和低平浅洼地区,市内7区仅占4.3%,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为0.077hm2,低于全省人均0.085hm2的平均水平,略高于全国0.076hm2的平均水平。

近些年,由于农村主要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使许多地块耕作比较粗放,有机肥施用量减少,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维持作物生长,使土地退化,营养失衡现象更加严重,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据统计,全市缺钾土地面积达8.5万hm2,缺磷面积5.34万hm2,缺氮面积1.65万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5.6%,9.8%,3.0%。

四、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青岛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优秀旅游城市,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新的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至2002年,全市共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1个、风景名胜区4个,省、市、县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共29处。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崂山风景名胜区、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海滨风景区、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温泉风景名胜区、薛家岛风景区、灵山岛自然保护区、田横岛风景名胜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等。

在资源和产品开发方面,将以海滨风光、崂山名胜、历史名城、文化遗址为主题,重点开发建设黄金海岸旅游线、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和海滨度假旅游,培育一批文化品位高、参与性强、投入少、见效快、拉动力大,具有国际性、不可替代性和无季节性的旅游产品。

五、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地热地质概况

即墨市“东温泉”是区内唯一已知温泉,位于即墨市温泉镇东温泉村南,即墨市东偏北方向18km。水温最高达90℃,水化学类型为Cl-Na·Ca型。据抽水试验资料推算5m降深时的热水涌水量为1815m3/d。为保护地热资源,防止因热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取可利用量≤外推开采量,即1815m3/d=66.25万m3/a,热流量Q=4.557×108J/d。即墨温泉水,是一种含有多种有益化学元素的特殊类型的地下水资源,其含盐量很高,Cl和Na+的浓度大,总矿化度达11g/L,除此以外,还含有As、K、Ca、Mg、Br、I、H2S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气体,并含有放射性元素镭和氡,因而是一种具有特殊医疗作用的地下热水,特别对皮肤病、关节炎疗效特佳。

温泉地处低山盆地,具备良好的汇水条件,白垩系莱阳群中的断裂破碎带为热储含水体,热储体平面形态为盆形,面积约0.5km2,中段下延较深,最深处达240多米,边部较薄,埋深为60~70m直至尖灭。经钻孔揭露证实:岩性为致密坚硬的硅质砂岩及砂岩,岩石破碎严重,大部分为断裂破碎带,有明显的蚀变和错动现象,并见断层角砾岩,因而为地下热水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04年在平度市旧店镇发现地热,目前正在进行勘查工作。

2.开发利用现状

即墨市温泉镇东温泉村村南是地热井群密集的地方,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热井主要有57369部队供热井、温泉工人疗养院供热井、石油物探局供热井等,各供热井年开采总量分别为工人疗养院供热井13.3万m3,石油物探局供热井2.76万m3,57369部队供热井3.48万m3,累计年开采量为19.6万m3

温泉工人疗养院地下热水单井开采量每年一般在13万m3左右,月均开采量一般为1.2万m3左右,强开采期内(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翌年的3,4月份)月均开采量为1.9万m3左右,弱开采期内月均开采量一般在0.9万m3左右。

从热水井中抽出的90℃的热水,在输送至各疗养院后,一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自然冷却或兑取一定数量的冷水后才能利用,也就是说在利用之前,热水高温部分的热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白白地浪费掉了。而从疗养院排放出来的尾水,其相当一部分的温度也高于40℃,有的高达50~60℃,这些热水都被白白排放掉,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根据我国其他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这一温度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该温泉的实际开采量还存在很大的挖掘潜力,开展热水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该区热水应着重发展疗养、养鱼和种植温室蔬菜等方面。

六、饮用矿泉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青岛市矿泉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已有90多年的历史,久负盛名的崂山牌矿泉水以其清醇甘洌、口感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素有世界名牌矿泉水之美称。目前,青岛市通过省级以上地矿部门评审鉴定,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95)的矿泉水产地已达100余处,主要分布在青岛市内七区,约占70%左右,且以崂山区、城阳区为主,郊区五市约占30%左右,以即墨市相对较多。

花岗岩类地区的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崂山地区。岩石中富含Si、Ca、Na、Sr、Li等多种元素,花岗岩经长期风化淋滤和水解作用,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矿泉水产地一般处在断裂构造带上(以北东向为主)或附近,蓄水条件好,水源补给多沿构造带呈线状分布,延伸较远,含水体顶底板围岩均为致密块状花岗岩,节理裂隙不发育。水源地附近岩石裸露,丛林密布,人烟稀少,污染源少,水化学淋滤作用强,水交替强烈,地下水无污染,属清洁水源区。据对已知矿泉水点水质分析资料的对比,该类矿泉水以锶、偏硅酸复合型为主,锶型和偏硅酸型次之,水化学类型以HCO3·Cl-Ca·Na型为主,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指标要求。

碎屑岩类地区的矿泉水,主要分布于城阳、即墨一带,岩性以火山碎屑岩类为主,该类矿泉水以偏硅酸型为主。

据统计,青岛市矿泉水日允许开采量为1.5万m3,供水能力可达540万m3/a,实际产量按1/3计可达180万m3/a,而目前青岛市矿泉水年产量仅为40万m3,发展潜力很大。

七、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青岛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先后颁布了《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青岛市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规定》等8部地方法规和《青岛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青岛市全民义务植树办法》、《青岛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封山育林的通告》、《青岛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收取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11部地方规章,这些法规、规章的实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继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光荣称号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近几年来,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

1.森林保护与造林绿化

青岛市通过加强林木资源保护与管理和植树造林,遏制了森林资源减小的趋势,使林木资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具体措施有:①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实行了林地用途管制,冻结各项建设工程征用林地审批,清理非法征占用林地,关闭非法采石、挖砂场;②加强了林木病虫害防治和护林防火工作,降低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率;③推广科技兴林和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了一批经济林良种基地,防护林和经济林有了较快增长,分别达到了7.3万hm2和7.4万hm2;④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尽快培育山区森林资源,现已建森林公园6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个,县级1个),以植被、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公园、风景区4个。森林面积在经过十年徘徊以后,迈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2001年新增森林覆盖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1.33%。

即墨市店集镇积极发展经济林建设,规划了5万亩速生杨生产基地,每年种植、轮伐1万亩。城阳区惜福镇开展生态示范小区试点,利用山峦和退耕还林建成生态示范林1万亩。胶南市投资4千万元进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对国道和省道两旁加宽植树带,形成绿色长廊。

2.水资源保护利用

青岛市属于可利用淡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城市,河流多为季节性,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资源不丰富。“引黄济青工程”使青岛市淡水缺乏问题得到缓解,基本实现了水资源供需平衡。为有效利用水资源,1996~2000年全市增加地表水拦蓄水能力6132万m3,增加节水灌溉面积41.3万亩。发电、化工、纺织等行业开展了海水利用,年用海水量约14亿m3左右。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莱西、胶南、平度3个国家级节水增产示范县,节水示范区1.3万亩,5个县级市和黄岛区共利用世行贷款1000万美元发展节水灌溉项目。

青岛市饮用地表水源主要有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产芝水库等12座,年供水量达1.6亿m3。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是青岛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对严重超采,造成环境恶化(如海水入侵、降落漏斗)的水源地实行了关闭或限制开采。对造成水质污染的污水排放进行了综合治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情况较好,全部饮用水源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3.矿产开发生态保护

青岛市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优势矿产资源有石墨、花岗岩、大理岩、矿泉水,以及透辉岩、金、滑石、沸石岩等。青岛市相继制定了《青岛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青岛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了《青岛市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使该市矿产资源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实现了依法管理,严厉打击了非法和违法采矿行为,清理关闭上百个矿山企业。加强了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划定了以“山体风貌”、“自然景区”、“沿海沙滩”为重点的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对崂山区内90余处影响地质地貌景观的采石场予以关停。按照《青岛市减灾防灾预案》,及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矿区复垦和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完成了一批石墨矿坑、花岗岩采石场的复垦和生态恢复工程。莱西市积极推广矿坑复垦技术,继“八五”复垦石墨矿废弃土地4300亩后,“九五”又复垦土地495亩,市内浮山及青银高速等新辟、扩建公路沿线已开始对采石遗留的矿坑、公路边坡进行恢复重建,还其自然风貌。

4.海洋生态保护

青岛市海域辽阔,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青岛市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存在赤潮、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

胶州湾是青岛海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水域面积400km2。基于胶州湾和青岛近海的生态环境状况,青岛市制定了《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地方法规规章,加大了近岸海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把污染防治和沿岸生态建设与保护相结合,较好地控制了海洋污染和资源破坏。对海洋倾废活动实施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了海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防范船舶溢油造成的海洋污染事故。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实施,协调了沿海各行业间的矛盾,一些重要港口、渔区、旅游区的违规开发占用海域的行为开始得到有效遏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控制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建设了团岛、海泊河、麦岛污水处理厂等9座入海污水处理厂,降低了污染物入海总量,氮、磷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贯彻海域捕捞“零增长”的方针,进行捕捞结构调整,控制近海捕捞强度,近海资源有所改善。实施“碧海行动计划”,促进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协调发展。

5.沙化、盐碱化治理

青岛市沙化面积甚小,主要分布于河床附近及海滩近岸处,范围狭长。多年来,青岛市进行了海岸防护林建设,加强了河道两岸的植树工作,使沙化面积有所减少。

围绕海水入侵造成的土壤盐碱化,近十余年来,青岛市在海水入侵的主要地区采取了停采或减采地下水、筑堤、建防渗墙、补充地下水等措施,治理改良了盐碱化土地4600hm2

6.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

青岛市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汇水区和崂山、大泽山、珠山、铁镢山等处的森林对维护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近几年该市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为保障崂山水库的水质质量,位于水库汇水区的崂山北宅地区多年来一直严格控制区域内工业生产和有污染的农业生产项目。大沽河实行了严格的保护政策,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大沽河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大沽河水源的保护和沿岸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截止到2002年,青岛市共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1个、风景名胜区4个,省、市、县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共29处。分别是:崂山森林公园、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等。总面积为28.31万hm2,覆盖率达26.57%。

7.草地保护建设

青岛市草地较少,经过十几年保护与建设,草地面积有了成倍增长,特别是天然草地增长较快。近年来,市区增加了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将来草地面积尤其是牧草种植面积还将有大幅度增加。

阅读全文

与南部山区污水处理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胡集污水处理厂电话 浏览:531
东方红拖拉机换柴油滤芯怎么换 浏览:586
油漆废水危废物代码 浏览:805
净水器换水时怎么防止水漏 浏览:710
ro膜中hr意思 浏览:802
中国现行污水处理标准 浏览:660
财位上放了饮水机怎么破 浏览:689
合成树脂彩瓦与传统的琉璃瓦 浏览:672
广本空气滤芯是什么牌子 浏览:88
钢管公司东丽污水管理厂怎么样 浏览:339
jtp提升绞车制动器型号 浏览:762
海水提升泵使用手册 浏览:903
宝宝不吃奶了用吃回奶药吗 浏览:144
水处理转正考试 浏览:90
不饱和树脂抛光 浏览:896
铜陵污水泵多少钱一个 浏览:475
过虑芯净水器2O寸等于多少公分 浏览:780
浙江省的水处理设备公司 浏览:682
手机怎么域名过滤 浏览:193
甲醛蒸馏 浏览: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