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放管服”工作具体要求,现将我中心“放管服”落实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推行网上政务超市建设,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网上政务超市”建设初具成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审批服务第八轮流程再造工作的意见,滁州市由市网信办牵头,于2015年启动实施“网上政务超市”项目,以信息化、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通过补强实体大厅,优化虚拟大厅,建立“纵横衔接,上下联动,内外有别、服务社会”的网上政务超市,横向部门数据实时交换、纵向省市县乡四级贯通,实现申报全时空、运行全网络、行为全记录,监管全过程。我中心积极同市中心对接,积极推进我区网上政务超市建设。
积极探索示范点建设,在古道、卫民两个试点社区构建“一站通、一网清”信息平台,通过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由社区工作人员综合受理,并通过高拍仪将居民提供的纸质材料转换成电子附件,流转给相应部门进行网上审批办理,已上线审批服务事项36项、证明事项15项、咨询事项57项,正在做到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创业。
二、“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情况
(一)严格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是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我中心高度重视,首先建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对现行的项目,还结合各单位权利清单依据梳理,并在政务公开网上予以公布。结合区政府网站将全部项目进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规范运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我中心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以抓好行政审批工作为切入口,狠抓窗口人员素质的提高。通过培训和教育,广大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原来的“人求我”变为“我服务”,牢固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大大增强,精神面貌、敬业精神有了极大提高;二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规范工作秩序。我们在办理审批项目时,对于程序简便,可当天办理的,我们当天予以办理;对需要实地踏勘或联审的,我们做好材料的初审,一次性告知,出具受理通知书,承诺工作时限。相关处室做到按时办结,明确答复。对因各种无法按时办结的,相关窗口必须作出延办说明,并报分管领导批准;三是对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不作为或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工作人员,将追究责任,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一步促进了我中心的廉政建设。
(三)拓宽服务渠道,促进办事程序的优化
为了方便群众,我中心尽力拓展服务内容。一是充分发挥窗口“全程服务”的功能。我中心努力做好咨询服务,对行政许可项目的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都作了具体规定,使申办人员办理行政许可项目时一目了然。该准备哪些材料、如何办理及需要多少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推行首问负责制。对来人、来电办理或咨询有关问题的盹,第一位受询人将负责申办人相关事项的办理或落实工作,若第一位受询人直接办理的,要求搞好服务,明确办理时限;不直接办理的,要求帮助落实好相关窗口和人员,让申办人满意;三是努力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要求相关窗口在承诺时限办结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项目的办理程序、前置条件进行认真清理,对有些审批环节能简化的则简化,压缩审批时限。对有些前置条件能取消则取消。对有些材料不需要重复的就不重复提供。
我中心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一是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还未推进;二是部门之间的交叉职能还没有理顺。
三、下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是一件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下一步,我中心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精减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程序和审批方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审批制度
一是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工作效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本着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我中心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合理制定每一环节的办事时限,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努力简化审批手续,缩短承诺时限,真正做到削减与提速相结合。
二是进一步改变审批方式,改进工作质量。强化和推行“一站式”、“窗口式”和“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大力推行“并联式”审批。根据每个审批项目的特点和具体实际,尽可能地采用科学的审批方式,避免重复审批、多头审批或审批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提供,完善服务制度。努力建设网上审批,使审批工作达到快速、准确、高效。同时,要切实提高进驻政务大厅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三是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口受理、全程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示范点建设,打造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线上线下、虚实一体”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资源集聚、业务并联审批、数据共享。
四是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监督、责任追究等制度。对每一项行政许可项目,凡审批行为涉及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必须制定严格的监察制度,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和监督办法,对违反纪律、办事拖拉、超时误事、不负责任、推诿塞责的工作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要进一步追究批而不管出现问题的责任,也要追究虽然没有审批但疏于管理而出现问题的责任,做到既批又管,不批也管,确保行政审批工作依法进行。
综上,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窗口单位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主动配合,积极服务,及时汇报请示。以“两学一做”为抓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做好我区简政放权和窗口效能提升工作,服务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你办《关于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武政办函〔2017〕25号)要求,我局对照督查内容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对存在的问题按时限要求进行了整改,现将 “放管服”改革工作自查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落实“放管服”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武威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我局及时召开局务会认真研究部署,将具体任务落实到相关科室,制定印发了武威市环境保护局《推进“放管服”工作实施方案》(武市环发〔2016〕271号)和《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武市环发〔2016〕285号),建立了“双随机”抽查制度,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定了实施方案。
(二)全力整改省审计厅审计初步反馈的“放管服”改革问题。
省审计厅审计后初步反馈我局“放管服”改革问题有3项,我局对反馈的问题进行核实后,向省审计厅做了情况说明。
1.关于“未及时取消建设项目试生产行政审批事项”的问题。
武威市环保局于2015年11月17日收到《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取消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甘环发〔2015〕245号),于2015年11月19日将省环保厅《通知》转发各县区环保局执行(《武威市环境保护局转发<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取消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的通知》,武市环发〔2015〕303号),市、县区环保部门按要求及时取消了建设项目试生产行政审批事项。
2.关于“武威市环保局对危险废物行政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关于“抽查武威市环保局9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案卷,案卷中均无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问题。审计组在市环保局抽查了武威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天祝宏达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凉州区好年华蓄电池厂、甘肃汇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甘肃龙腾管业有限公司、天祝县兴宇冶金炉料有限公司、天祝欣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祝联鑫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古浪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9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档案,其中,武威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天祝宏达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属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其他7家企业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市环保局向审计组提供了武威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天祝宏达经贸有限责任公司2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根据国务院《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七条:国家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颁发;第七条第三款:利用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综合性集中处置设施处置危险废物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由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只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发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经营许可证的处置单位处置,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不核发经营许可证。
目前,武威市共有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2家,分别为:天祝宏达经贸经限责任公司和凉州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下属的武威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天祝宏达经贸经限责任公司已由省环保厅核发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凉州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下属的武威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由市环保局核发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其他7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建设危废贮存库,定期将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不从事经营活动。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其安全暂存危险废物,督促其定期委托处置。目前,7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均按要求规范暂存危险废物,定期将危险废物送有资质单位处置。按属地管理原则,其日常监管由所在县区环保部门负责。对上述7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不核发经营许可证。
二是关于“市环保局对当地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企业的收集、贮存的经营活动既未办理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也无监管记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七条: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经排查核实,我市无从事废旧电池、废旧化学品、废旧机油和废旧电子原件等收集、拆解的企事业单位。无核发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对象。我局对危险废物经营、产生单位已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台账。
3.关于“武威市环保局‘十二五’规划任务中2项内容未按期完成”的问题
一是关于“截至2016年11月,武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部分主要目标未能全部完成,主要为大靖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已列入十三五规划,土门、宽沟、红砂岗三家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尚未验收”的问题。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重点建制镇于2020年前建成污水处理厂,工业聚集区于2017年底前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古浪县大靖镇属重点建制镇,应于2020年前建成污水处理厂。已纳入“十三五”规划和《武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2050年)》,要求2017年开工建设,2018年前建成投运。土门、宽沟、红砂岗三家污水处理厂均为工业集聚区园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三家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根据《武威市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要求,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二是关于“因人员编制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市环境监测站达标率无法保持在100%”的问题。武威市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80年,为正科级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隶属于武威市环境保护局管理,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二级环境监测站。现有编制20名,在编人员20人(含未办编制手续6人),聘用人员15人,监测用房800多平方米。目前实有人员共31人,经过甘肃省环保厅考核合格的实验员持证人数20人。按照环保部《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要求,武威市环境监测站按西部地区二级站标准建设,人员编制不少于70人。但《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下发,编办、人社部门无认可文件等依据,无法按此标准核定编制,调动人员,进行标准化建设。
未及时取消建设项目试生产行政审批事项和对危险废物行政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的问题,经省审计厅核实,不存在所列问题,在省审计厅《审计武威市2016年四季度贯彻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跟踪审计的报告》(甘审函〔2017〕6号)中未反馈以上两个问题。
(三)严格落实承接、下放、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1.对省环保厅下放的“拆除或者闲置污染防治设施”行政审批事项,建立了办事指南及办理程序,设立了审批流程图,经审改办审核通过后录入行政权力网公开运行信息系统,进入政务大厅审批。
2.按职能分工合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由市环保局审批建设项目环评目录进行了调整,印发了《武威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武市环发〔2015〕228号),将农林牧渔、地质勘查、社会事业与服务业、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城市交通设施等5大类项目不分投资主体与投资规模下放环评文件审批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权限,共下放17类140项行政许可权限,下放率达到了70%。依据《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部门2016年第二批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武政发〔2016〕184号)和《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威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发〔2016〕185号)精神,我局于2016年8月15日主持召开了行政审批项目及环境监管事项移交会,将凉州区范围内中央、省、市属单位排污许可、排污费征收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下放至凉州区环保局。
3.对县区环保局“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了督查,对行政审批人员进行了培训,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进行了整改,指导制定了各项制度,完善了各类资料,下发了《环评管理文件资料汇编》及学习光盘,确保了县区环保部门“放管服”工作有序推进。
4.依据《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7号),要求取消由市、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履行的“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要求取消由省环保厅履行的“污染场地环境恢复方案审批”、“对环境保护部负责的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审批”,我局制定了过渡期措施,加强事后现场检查和监管,及时掌握取消审批事项具体落实情况,提出针对性要求和改进措施,实现了无缝对接,确保企业在建成投产时,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各污染物达标排放。
(四)创新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
1.市环保局将分散在4个业务科室的5项行政许可和3项行政服务转报事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行政审批科),行政审批科及其从事行政审批的人员集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选派首席代表负责市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工作,签订授权书,授予首席代表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窗口管理权,向首席代表授权到位。做到 “应进必进、能进则进、进必授权”,全部纳入到全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实行专网集中审批。
2.行政审批事项的.咨询、申请、受理、审批、办结(制证)、取件等环节(除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外),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理。建立健全了行政审批科与本部门其他内设机构、窗口前、后台的审批协调运行机制,对审批环节较多的事项原则上不要求申请人到后台问询,实行了“一个窗口对外”。
3.将行政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审批程序、审批标准时限和审批结果等内容在环保局网站和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及时如实公布。按要求配置了标准审批流程,逐环节、逐岗位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人,在窗口醒目位置公布了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服务窗口上方设置了告示牌标明服务内容,各种宣传资料齐备,工作人员按规程规范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了窗口工作人员办理行政审批的自由裁量权。
4.建立了部门和窗口、窗口内部行政审批的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机制,无擅自变更或增加审批条件、擅自增加申请人义务的现象。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做到及时受理按时审批,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事项,向申请人说明原因,一次性全部告知,无违规受理审批的问题。
5.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凡属市环保局审批的项目,实行审批限时制,报告书由法定的60日缩短为15日,报告表由法定的30日缩短为7日。特别是对于“3341”和“6873”项目工程,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随到随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确保了各类项目应批尽批。2016年以来,共审批项目25项,共验收项目34项。
(五)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情况,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加载情况,以及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情况。
1.建立了《武威市环境保护局权责清单》,由各业务科室针对行政职能对行政权责进行自查,分类、分项填报行政权责类事项清单表,并在政务服务中心网站进行了公布,严格做到了不擅自增加、扩大或放弃隐瞒所行使的行政权力,确保行政权力事项全面、真实、合法、有效。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并更新 ,严格落实“双公示”制度。
2.对权责清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调整,并报市审改办审核。积极与市审改办联系对接,对我局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网上加载。
(六) 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落实监管责任、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制定了实施方案,2016年向天祝县城集中供热站、武威天润白牦牛食品公司、天祝县污水处理厂、古浪县污水处理厂、甘肃龙腾管业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下达监察建议书,并将监察建议书内容在局网站予以公开。2017年,我局按照省省审计厅审计初步反馈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及时召开会议对全年“双随机”抽查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部署,要求环境监察支队、辐射站等单位对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按照各自职责和监管职能,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环境监察“6+1”模式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制度、环境执法闭环管理制度、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管理制度等8项制度,全面开展抽查工作,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时依法处理。1-2月,我局组织环境监察人员随机抽查全市20家重点排污单位,重点检查了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县区环保局及各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2.加大了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后的监管,把事前行政审批与事后严格监管有机统一起来。对下放后的审批事项,指导县区制定了承接方案,健全完善制度,明确审批责任,严禁拆解审批及降低环评等级审批建设项目,确保县区环保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接得住、连得上、管得好,规范运行,切实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提供了透明、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对县区环保局行政审批承接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县区进一步完善了审批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分级审批、分类管理规定和环评审批程序,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选址、选线与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以及超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区域项目,一律不批。加强环评审批及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扭转重审批轻管理、重事前评价轻事后监管的局面,从源头防止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16年1月至12月,严格、规范执法,依法从重从快查处61起环境违法案件。向荣华工贸有限公司、古浪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天祝县宽沟工业园区、民勤县红沙岗工业园区派驻环保督查专员,驻厂驻园区全天候检查。
3.建立了“谁批、谁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行使行政审批的环保部门对本部门做出的行政审批行为负责,县区环保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本辖区排污单位的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对不依法审批、不依法作出行政命令以及其他不依法履行环境监管责任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将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政审批档案管理不规范,没有做到一项一档。
二是受编制、人员的约束,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后,县区环保局工作任务量加重。同时,项目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对一些复杂项目在行政审批中有把关不严的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严格按照“精简、规范、效能”的原则和“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措施,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靠实工作责任,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台账,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
㈡ 闵行到上海市普陀区古浪路378号怎么乘
上海市普陀抄区古浪路袭378号是上海上海德济医院所在地。从闵行到上海德济医院有好几个乘车方案
㈢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思考
邢永强1李金荣2窦明2
(1.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16;2.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郑州45000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章编号:1000-2367-(2007)-02-0195-04
摘要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开发中,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的地区,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本文从石羊河流域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流域的供水现状和用水现状,归纳了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实施调水工程等方面给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资源危机 态环境 持续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东南与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南紧靠青海省,西北与张掖地区毗邻,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流域总面积41.6×103km2。流域行政区划包括武威地区的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全部及天祝县部分,金昌市的永昌县及金川区全部以及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山丹县的部分地区,流域共涉及3市8县。流域深居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夏季短而炎热,冬季长而寒冷,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
流域水系发源于祁连山,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组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81.2mm,地表水资源量为1.566×109m3,主要产于祁连山区,产流面积11.1×103km2。地下水资源量为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补给量,包括降水补给量、沙漠侧向流入量和祁连山侧向流入量,合计为0.1×109m3。全流域水资源总量为两项之和,共计1.666×109m3。
就水质状况而言,流域山区水源水质优良(达Ⅰ类),可适合各种用途;平原区金川河、红水河和石羊河干流由于受金昌市、武威市城区工业及生活废污排放的影响,污染程度较重(Ⅴ类或劣Ⅴ类),水中含有砷化物、Cr6+及部分重金属离子;下游金川峡水库和红崖山水库,其水质状况恶劣,属劣Ⅴ类。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大靖、武威、永昌盆地水质状况尚好(达Ⅲ类以上),民勤、昌宁盆地由于受劣质地表水污染、多次重复利用、地下水补给量减少等原因而使水质恶化(劣Ⅴ类),不但不能饮用,而且也不宜灌溉(李有林,2000)。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1 供水现状分析
石羊河流域经过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的建设,水利工程已具备相当规模,形成上游山区水库调蓄、中游平原渠道输水、下游机井井灌或井渠混灌的开发模式。8条出山河流中,除杂木河上没修水库外,其余河流均修建了水库。现在已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外流域调水工程,如引硫(硫黄沟)济金(金川河)工程、景电二期延长工程等。全流域工程设计总供水能力为3.482×109m3,2005年实际供水量为2.663×109m3。供水总体上是以蓄水、提取地下水和引水工程为主,2005年流域内各项供水工程的供水量如表1所示。
表1 2005年实际供水量统计表Table1 Actual water supply in 2005
流域供水水源分为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地表水水源为祁连山降水及冰雪融水,经分析可知,多年来祁连山出山口水量较为稳定,而进入下游民勤盆地的地表径流逐年减少,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0.464×109m3减少到21世纪初的0.083×109m3(图1)。地下水资源90%为地表水补给,随着地表水利用率的逐步提高,使全流域地下水补给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28×109m3减少到2005年的0.86×109m3,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全流域800多眼机井因吊泵而报废,地下水的开采也由浅层逐步向深层发展(窦明等,2005)。
图1 红崖山水库历年入库流量
Fig.1 Runoff inflow in past years in Hongyashan reservoir
2.2 用水现状分析
通过工程措施使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率很高,200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总水资源量的154%(扣除跨流域调水工程),远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2005年全流域社会经济各部门总用水量为2.678×109m3,用各项水量如表2所示,参照《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1997年全国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20.2%,农业用水量占75.3%,可见石羊河流域农业用水量明显偏高。
表2 2005年实际用水量统计表Table2 Actual water using in 2005
流域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定额为153m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62m3,这是因为流域内工业以冶炼、酿酒等高耗水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较小。而工业用水重复率达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灌溉净定额为0.556m3/m2,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这是由其特殊气候条件所决定的;灌溉水利用系数0.52,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万元GDP用水量为3 681m3,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从总体上看,流域的用水效率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石羊河流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的典型地区,其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危机而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流区植被受到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祁连山是整个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形成区,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场是水源涵养区。由于人为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矿挖药和毁林毁草开荒种植,有近1 500km2的林草地被垦殖,水源林仅存不足550km2,山区的植被覆盖率只有40%左右。祁连山灌木林线比20世纪50年代上移40m,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常兆丰等,2005)。
(2)经济发展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流域水资源利用缺乏科学规划,灌区面积过大,尤其是复(套)种面积过大和种植结构不合理,致使农业用水量过大,生产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上、中游同步开发、争夺水源,既不考虑自然规律,又不节制,超标漫灌,效率偏低,从而造成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
(3)进入下游地表水逐年减少,民勤绿洲面临生存危机。由于上游祁连山区毁林开荒、修建水库提蓄水量,中游灌区衬砌渠道,打井提水,大型工矿企业和地方“五小”企业发展迅猛上升致使中游消耗水量随之猛增,从而使进入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的水量剧减。为了维持人工绿洲及人畜用水,民勤人民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由此导致绿洲边缘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天然绿洲急剧萎缩,荒漠化加剧。通过计算后发现(窦明等,2005),1971~2000年30年间香家湾进入民勤的水量累计减少3.0×109m3,出库水量累计减少2.5×109m3,平均每年减少0.083×109m3;绿洲潜水位30年降深总计42.4m,平均每年降幅为1.44m,在绿洲中心形成深大漏斗,绿洲边缘植被大面积衰亡。
(4)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加剧。2005年,全流域土地沙化面积已达2.149×103km2,草场退化面积达1.50×104km2,流沙压埋农田3.2×102km2。北部沿沙漠地区防风固沙林、草、农田防护林减少了2.0×103km2。沙漠每年以3~4m的速度向绿洲推进。由于沙化面积和荒漠草原枯死面积的逐年扩大,沙尘暴肆虐威胁民勤、金昌和武威,甚至影响到整个北方地区。
(5)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趋势的加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迅猛增长,使环境资源的负担日趋严重。特别是在人口相对集中和经济繁荣的城区,“三废”排放明显增加,局部地区环境明显恶化并向周边扩展。截至2005年,金昌市废水排放量为35.478×106t,较20世纪90年代增加47.3%;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为4.737×106t,较90年代增加56.8%。武威市的水污染、白色污染、化学污染也日益严重,2005年其排入石羊河的生产生活废水达2.535 1×103t。由于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导致地表水严重污染,地下水也因城市污水及地面各种污染物的渗漏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议
目前,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引起了各级行政部门、学术界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石羊河成为继塔里木河和黑河综合治理之后的又一个热点地区。笔者认为石羊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管理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进行社会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加快全流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优先发展工业、服务业,控制和缩小农业规模,以提高单位水资源的效益和产出。目前,流域经济社会各部门中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存在农田面积过大、灌溉定额偏高等问题,因此农业节水潜力较大,可通过适当收缩农业规模来有效地减缓生活和工业用水压力(刘昌明等,1996)。
4.2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节水效率
目前,流域种植结构为粮、经、饲的种植比例为68:21:11,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为76:24,复(套)种的种植比例为22.2%。建议将粮、经、饲的种植比例调整为51:29:20,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为63:37,复(套)种的种植比例为15%。
流域现状灌溉模式以“渠灌”为主,占总面积的97.7%,管灌占1.5%,高效节水灌溉仅占0.8%。建议对流域内井灌区全面实施管道输水灌溉,以此为基础布置喷灌2.11×102km2,微灌1.85×102km2,占总灌溉面积的15.7%,其余为管灌1.37×102km2,占总灌溉面积的5.7%;河水灌区全面推行小畦灌溉,占总灌溉面积的79.3%。
4.3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综合治理力度
根据流域的区位和自然条件,必须贯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荒则荒”的原则,划定农林牧业生产区和退耕还林还草范围。积极稳妥地进行农林牧结构调整,将地下水开采集中、耕地质量不好或靠近沙漠及戈壁边缘地区的农田灌溉用地6.67×102km2实施退耕自然封育和调整为生态林草用地,同时下游民勤地区灌溉面积初步退耕还林至4.33×102km2,以民勤绿洲与荒漠过渡地带为核心,建立荒漠自然保护区,实行封育,禁垦、禁牧、禁樵,禁止人为干扰(肖笃宁等,2005)。利用地下水与天然降水保障自然植被的恢复,建立风沙屏障。
封闭机井,压缩地下水开采量。目前,流域共建有机电井1.5万眼,年均超采地下水达0.18×109m3,针对机井过多、地下水超采严重的状况,到2010年要封停旧井1 300眼(根据《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2002),压缩中游地区地下水开采量,恢复地下水位,扩大天然植被面积,建立良性的生态环境系统。
加大污水处理和回用力度。通过国家与地方共同投资、地方负责运营管理的方式,在金昌和武威市区修建3~4座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统一回收和深度处理并实现资源化。
4.4 实施调水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
就目前情况来看,要彻底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困境,必须要从外流域调水。规划中的“引大(大通河)济西(西大河)”调水工程是为解决金昌市工业用水和民勤县生态环境及农业用水而提出的,该工程计划从大通河年引水0.25×109m3,如工程竣工可缓解流域水资源的不足。同时,在现有调水设施基础上,加大调水量,补充生态用水,尽可能给天然植被的存活创造条件,为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赢得时间。
此外,要适当减轻生态脆弱区和缓冲区内的人口压力,搞好生态移民。移民的方向大致有两个:一是中游绿洲地区,即通过人口的城市(镇)化来安置部分移民;二是流域外的引大工程、疏勒河工程、黄河沿岸地区的景电、兴堡子川灌区,也可以安置部分移民。
参考文献
李有林.2000.石羊河流域地下水水环境问题.地下水,22(3):113~116.
窦明,孙雪涛,左其亭.2005.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转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6(3):109~112.
常兆丰,韩福贵,仲生年,等.2005.石羊河下游沙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及其位移.干旱区地理,28(2):150~155.
刘昌明,何西吾.1996.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北京:科学出版社.
肖笃宁,李小玉,宋冬梅.2005.石羊河尾闾绿洲的景观变化与生态恢复对策.生态学报,25(10):2477~2483.
The Thought on Exces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Shiyanghe River Basin
Xing Yong-qiang1Li Jin-rong2Dou Ming2
(1.Scientific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16;2.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Water Conservancy,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
Abstract:Shiyang river basin is the inland region wher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degree isvery hig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seriously destroyed.The researches 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iyang river basin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are necessary.In this article,from the fact situation in Shiyang river,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is evalu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appearing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processes of water resources are summarized.In the end,the rational suggestions on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adjustment of economy structure,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ater transfer projects.
Key words:Shiyang river basin;water resources crisis;ecological 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㈣ 左奇巴林林动镇攻略左奇巴林林动镇地图
㈤ 天水丝绸之路旅游天水丝绸之路旅游文化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