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程建强李中明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新乡,453002)
摘要通过对豫北平原地下水的综合调查,发现其环境地质问题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并又导致了泉水消失、湿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次生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在环境地质问题形成背景和形成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尤其是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破坏了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天然均衡状态,其演化模式具有双向性。最后,提出了减少和防止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形成条件演化模式对策
环境地质问题是由于地下水系统中的天然水动力场及化学场发生改变引起环境恶化的地质现象。豫北平原指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河南部分,总面积约2.0×104km2,隶属于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及濮阳市,2000年总人口为1508.48万人,工业总产值为422.85亿元,近10年经济增长速度在8%以上。是河南省的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电子、电力和纺织等重要工业基地,也是粮棉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因此,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产生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通过对大量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笔者拟对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演化及对策进行分析。
1环境地质问题
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又导致了泉水消失、湿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次生环境地质问题。
1.1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1991~2000年间,豫北平原形成了6个较大的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各漏斗中心水位10年累计下降值分别为:武陟漏斗为5.08m,安阳市漏斗为11.25m,新乡漏斗为4.3m,内黄北漏斗为12.85m,南乐东北漏斗为8.88m,滑县北漏斗为9.68m(图1)。各漏斗区地下水水位多持续下降,总面积达7748.75km2(据0m变幅等值线圈定),且东北部的漏斗区和华北的大漏斗连为一体,并引起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自1991年以来,区域10年累计下降约1.3m。地下水下降漏斗的形成和扩大,给豫北平原的工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1.2泉水消失和湿地减少
豫北平原的多处名泉断流干枯。如辉县的百泉,1978年前月平均流量达3.3m3/s,现已干枯。近年来,辉县市为恢复百泉旅游景区而人工引水,直接耗资数千万元。焦作的王母泉和九里山泉也已消失。同时,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如沿黄湿地保护区。
图1豫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幅等值线图(1991~2000年)
1.3地面沉降
已发现地面沉降发生的地段主要在濮阳市,若以1997年的地面高程作为初始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降量及不均匀性也逐步增大,从1997年至2001年累积沉降量分别达到41mm~57mm,其差值为16mm。
在新乡、武陟北、安阳及滑县等漏斗区是潜在的地面沉降发生区。
1.4地下水污染新乡县和浚县一些地区地下水
Ⅳ(较差)类水分布于大部分地区,大多数为铁、锰、氟超标。V(极差)类水分布于山前与黄河平原的交接洼地区、黄河故道砂地区的内黄及延津北一带,濮阳东南部、范县南部炼油污染地带。超标离子为矿化度、硬度,濮阳东南一带为As、Pb。Ⅳ(较差)类水和V(极差)类水分布面积占豫北平原总面积的75%以上,且有扩大趋势。
2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背景
2.1地形地貌
豫北平原西部邻区为太行山区,海拔高度203~40m,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微向东北倾斜。坡降1∶500~1∶2000,地势相对较平坦。
豫北平原主要为堆积地貌,即西部山前地带的冲洪积平原和南部、东部的冲积平原。
2.2地层岩性
豫北平原第四系从老到新特征如下:下更新统(
中更新统(
上更新统(
全新统(Qh):西部分布在山前的安阳河、石门河、峪河等冲积扇及现代河床中,厚度一般数米。岩性为粉质粘土、粉土及砂砾石层。以东地区均为全新统地层,厚度为10~30m。
2.3气侯特征
豫北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据1990~2000年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4.2℃,平均降水量598.74mm。时间上,年内降水多集中于5~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2%,而冬春季节降水量较小。在地域上,沿黄河、太行山前和淇县—长垣县一带降水量较大;安阳市东部、濮阳境内降水较少。区内水面蒸发量一般在900~1400mm,且由西部到东部渐次增大。
2.4水文特征
豫北平原地表河流主要发育有海河水系的卫河和黄河水系的黄河。
黄河位于区南边界,长约317.5km。黄河形成了黄淮海平原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水岭。多年平均流量1447m3/s,自1970年以来,黄河下游先后有20年相继发生断流。
卫河分布于区中部,长约252km。现已无源头清水,所接纳的多为沿途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少量的引黄灌溉退水。多年平均迳流量为4m3/s。
2.5背景分析
豫北平原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决定了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并为其提供了赋存和活动场所。第四系地下水系统主要为浅层含水层系统,是指埋藏40~160m深度内含水介质及其中的潜水和半承压水系统,其含水介质以松散的中细—粉细砂为主,底界为相对稳定的区域性粘土和粉质粘土。
气象和水文特征多年表现为一定变幅的周期性波动,受其影响,地下水循环系统表现出对应的变化规律,即丰水年补给量的增加、排泄量减少及地下水位上升→枯水年补给量的减少、排泄量增加及地下水位下降的周期性,且多年表现为相对稳定。它们共同构成了豫北平原地下水循环系统维持天然均衡状态的自然因素。
3环境地质问题的成因
3.1人为活动对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影响
3.1.1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豫北平原西部的太行山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修建了大中型水库10余座,如马安石水库,宝泉水库,彰武水库,小南海泉水库及岳城水库等。使人工调节作用加强,改变了山区地表迳流模式;出山口的迳流量减小,行洪补给豫北平原地下水量锐减,其补给量减少至约占总补给量的10%。
现在,豫北平原已建设了人民胜利渠、武嘉灌引水渠、丰收渠、长虹渠、群库干渠等引水工程,从黄河及山区水库引水到区内灌溉或供城市用水。渠水下渗或灌溉农田入渗则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其补给量约占总量的29%。
3.1.2对地下水径流的影响
豫北平原地下水总体迳流方向与地势变化基本一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由西部山前的补给源区向东部迳流,由南部黄河补给源区向东北方向迳流。但人工开采使其迳流方向有所改变,形成以各漏斗为中心的局部地下水汇流模式。
3.1.3对地下水排泄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兴井灌农业和双保农田区,用于灌溉的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大。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地下水水源地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大,开采量剧增。1990年以来,各行业地下水年均开采情况为:仅浅层开采总量为25.38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为2.44亿m3,占9.6%;生活用水量为2.95亿m3,占11.6%;农业用水量为28.36亿m3,占78.8%。开采量占地下水系统总排泄量的68%以上,逐步成为最主要地下水排泄方式。
而且,豫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地下水开发利用布局与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不吻合。一方面,在山前冲洪积扇区和临黄地区,分布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开采利用强度较低,开采潜力指数大于1.4,地下水资源大量闲置或被蒸发;另一方面在城市(镇)区及中北部农业区,地下水资源不够丰富,而开采过于集中,开采强度较大,开采潜力指数小于0.6。这种布局突显出地下水开采的不合理性。
上述人为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地下水开采不断改变着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及模式,使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天然均衡状态日益被破坏。
3.2人为活动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污水灌溉,出现大量点状和面状污染源。如新乡市北站区,1999年其废水排放量就达2036.23万t/a,仅有少量达标排放,使流经该区的卫河水质PH值7.9,浑浊度1220,总硬度546.84mg/l,锌257μg/l,酚80μg/l。据2002年调查,地表水除黄河、淇河为Ⅱ类水外,其余的皆为V类水,这些污染河渠皆是线状污染源。这些污染源提供了地下水污染的一个必备条件。
3.3成因分析
据1991年至2000年均衡计算,豫北平原地下水循环系统每年采补均衡差为-1.54亿m3,由于人为活动,以不合理开采为主的地下水排泄量之和长期大于补给总量,对天然均衡状态的破坏程度日益加重,随着这种负均衡的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今总面积达7748.75km2的六个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并引起区域地下水位的持续波动下降,新的水矾力和水化学作用的发生,又直接导致了一系列次生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
(1)泉水消失和湿地减少:由于径流场的改变,原来作为排泄区(点)的泉和湿地逐渐成为补给区(点),地下水向漏斗区径流补给量不断加大,从而造成泉水减少至消失和湿地面积缩小。
(2)地下水污染:漏斗区形成了以下降中心为排泄点的径流场,在水动力和水化学作用下,周边及上层天然污染源如咸水等及人为活动形成的污染源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向开采层运移,使地下水恶化。
(3)地面沉降:主要由于漏斗区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头大幅度下降,导致上覆地层浮托力锐减,促使饱和粘土层中孔隙水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加,土层排水固结造成地面沉降。
综上所述,豫北平原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地下水大量开采。
4环境地质问题的演化模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豫北平原人为活动相对较弱,地下水基本遵循天然循环规律,区域水位较高。此后,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使地下水循环系统天然均衡状态的破坏程度加重,长期处于负均衡状态,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随着豫北平原需水量的增大,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继续进行,在现状条件下,环境地质问题将日益突出,最终将导致一系列地质灾害的发生。
然而,如果由于人为活动等影响,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上升,则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产生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阳、延津及封丘等地的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并最终形成地质灾害。说明环境地质问题具有双向演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的演化模式如图2所示。
图2豫北平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演化模式图
5对策和建议
5.1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科学利用地下水
由于豫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分布具有不均匀性,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科学利用地下水对减少和避免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剧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
5.1.1漳卫河冲洪积扇区
漳卫河冲洪积扇区浅层含水层组的底板埋深为40~80m,局部可达100m。在这一区域内浅层水主要是用于农田灌溉。
(1)按照地下水水位应小于整个含水层厚度的1/2,且剩余含水层厚度不应小于20m,确定地下水限制开采保护区及其限制水位。因此,一般地下水位应保持在20~30m。
(2)冲洪积扇前缘交接洼地的部分地段有微咸水分布,应适当加强开采,以减少蒸发形成大的水力坡度,加快补给速度,促进循环,使地下水水质逐步改善。根据多年开采情况分析,这些地段的地下水位应控制在7m为宜。
(3)在安阳市的安阳河、辉县市的峪河、黄水河的冲洪积扇等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段可建立集中开采型水源地,适度加大开采量,降低地下水水位以夺取降水入渗量的侧向迳流量,腾空调蓄库容,实行丰蓄枯用。安阳市的极限水位埋深为28.9m,峪河、黄水河的冲洪积扇为35m。
5.1.2黄河冲积扇区
(1)临黄地区可建立傍河水源地,如武陟县詹店—原武镇、新乡县朗公庙—福宁集乡、濮阳市子岸乡等可建立集中开采型水源地,增大地下水资源潜力。
(2)为防止咸水区的继续扩大,对微咸水主要分布地段即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和沿黄洼地应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对漏斗区应控制开采量使其水位不再下降,后有所回升;对沿黄洼地区加大开采量,适当降低地下水水位,最大限度地夺取降水入渗量和侧渗量从而加强循环,使微咸水逐步淡化。据此,对于漏斗区的水位,应高于2000年枯水位;对于沿黄洼地,水位应控制在8m以下。同时加大微咸水改造利用量,但在湿地保护区应保证湿地的安全。
5.2节约使用水资源
豫北平原约有78.8%的供水量用于农业灌溉,农业节水尤其是中北部地区对减少和避免环境地质问题十分重要。渠道衬砌可节水20%,塑料管输水灌溉可节水25%,喷灌可节水30%,滴灌节水率最高可达50%。目前区内农业采用高节水灌溉手段(管灌、喷灌和滴灌)的灌溉面积仅占25%以下,应大力推广应用。
目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城市为70%~80%,而中小城市仅为20%~50%。由于工艺技术落后,钢铁、化工和造纸等工业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6~8倍。应对耗水大的企业做出调整,加快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研究,鼓励发展效益好、耗水少、污染轻的企业。做到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
豫北平原缺水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须将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措施,以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业节水为重点,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节水措施,全面实施节水。
5.3净化废、污水,实现废水资源化
豫北平原5地市污水排放量较大。目前,5个地级市已相继兴建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既避免了污水的直接排放而形成地下水的污染源,又增加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但处理能力相对仍较小,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仅有30%。应加速污水处理进程,增大污水处理量。
鸣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马沛申高级工程师对本文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林丰年,李昌静等.环境水文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2]张宗祜,沈照理,薛禹群等.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赵云章,邵景力,阎振鹏等.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4]彭汉兴.环境工程水文地质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5]潘懋,李铁峰.灾害地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黄河周围的环境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
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
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
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
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
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
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
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如北部的祁连山,南
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
形大弯道。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
1500~2000米。雄踞黄河左岸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
6282米,是黄河流域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
万千。
黄河流域的日照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充足的区域,全年日照
时数一般达2000~3300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
之间;仅次于日照最充足的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
流域广大地区普遍偏多1倍左右。
黄河流域的太阳总辐射量在全国介于中间状况,北纬37o以北地
区和东经103o以西的高原地带,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
年;其余大部分地区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虽然不及
国内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强,但普遍多于东北地区和
黄河以南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辐射强区。
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
(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
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
水的主体。上述三个不同来源区的洪水,组成花园口站三种不
同类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门峡以上的河龙间和龙三间来水为主
形成的大洪水(称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陕县站实测洪
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据调查估算陕县站洪
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这类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
大的特点,对下游防洪威胁严重。二是三门峡以下三花间来水
为主(称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立
方米每秒和调查的1761年花园口站3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这类
洪水的特点是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黄河
下游防洪威胁最大。三是以三门峡以上的龙三间和三门峡以下
的三花间共同来水组成(称为上下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
年洪水,花园口站流量分别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
秒。其特点是洪峰较低,但历时较长,对下游堤防威胁也相当
严重。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
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
低。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
积在下游河道内,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两岸地面
3~5米,最高达10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洪水时
常有漫堤或冲决的危险。1933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
秒洪水,水大沙多,边涨边淤,水位特高,洪水一出峡谷,从
温县、武陟到兰考、长垣,两岸堤防共决口61处,不少是洪水
漫过堤顶决口成灾。由于泥沙淤积,还导致河床宽浅,溜势多
变,一旦大溜顶冲大堤,也常发生冲决。黄河决口后,如长期
不能堵合,即形成河道迁徙改道。
河道整治是人们为了防治水害、兴修水利而采取的控导水流、
稳定流势的措施。黄河的河道整治源远流长。由于河道两岸历
来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因此从古代开始就采用了一些整治
河道的措施。相传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大禹利用顺水之性、
因势利导、疏川导滞的办法,将漫流洪水排泄入海。西汉时期
在竣县一带的黄河上,于水流严重淘刷的弯曲段,修筑石堤御
流,以防破堤决口。东汉时在原阳一带修建了“八激堤”,即
用石料在受溜淘刷严重的堤段修建石垛,以托溜外移,类似现
代险工的坝、垛。明代潘季驯在多年治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
“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
势猛则沙刷,沙刷河深”关于水沙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断,并提
出了稳定河道,坚筑堤防,束水攻沙,借清水刷黄的治河方
策。他主张修筑由缕堤、遥堤、月堤、格堤组成的堤防系统。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指导实践意义。
历代采取的整治河道措施,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管理的传统模式可以概括为:
黄河管理主要着眼于人类安全与经济;在管理措施中主要着眼
于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主要着眼于坝、库建设。这一模式
固然有着其历史合理性。但根据黄河及流域的现时水资源、生
态、经济、社会状况,根据对黄河的现代需求,根据上述伦理
框架,这一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忽视了黄河生
态,黄河文化;第二,由于偏重工程,轻视制度,偏重坝库,
轻视其它工程措施(如配水、环保等),因而未能更为有效地
提高水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扩展水资源的服务功能,改善水
经济收益分配的公正性。
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黄河水利委员会将从以
下方面着手落实: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有效管理流
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
案研究;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
的治理方略;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
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治理黄河河口。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废污水
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70年代后期年排放废污水18.5亿
吨,80年代初为21.7亿吨,90年代初已达32.6亿吨,10年间
增加50%以上。其中工业废水23.3亿吨,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
71.5%,生活污水9.3亿吨,占28.5%。从1993年黄河水资
源保护局组织流域各省区水利部门进行的入河排污口调查结果
看,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以下,以及部分流经城市、工矿区的
主要支流,日排废污水5000吨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就达1500多
个,其中直接排入黄河干流的近150个,约占10%。仅调查范围
内,废污水年入河量已近32亿吨。由此可见,目前全流域废污
水实际年排放量远高于统计值32.6亿吨。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总的来看,随地形三级
阶梯,自西向东由冷变暖,气温的东西向梯度明显大于南北向
梯度。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的最低中心处于河源的巴颜喀拉
山北麓,流域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河源区的黄河沿站,曾有过-
53.0℃的记录(1978年1月2日)。年平均气温为12~14℃的高值
区则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流域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出现
在河南省洛阳地区的伊川站,其值达44.2℃(1996年6月20
日)。
发源于甘肃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上游就被重度污染。
出甘肃后,流经陕西 18 个县市,在为西安、宝鸡、咸阳、渭
南等省内中心城市补给水源的同时,接纳了至少 3 亿吨工业废
水,其中,铬 21.2 万吨,从而使渭河成为黄河污染最严重的
支流之一。造成污染的“名副其实”的主力是造纸业。均没有
任何环保设施,制浆时产生的黑液,漂白时产生的白液,都全
部直接排入渭河。在工业污染居高不下的同时,沿黄生活污染
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流域内的大城小镇,竟然绝大多数都没有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排放的约 20 亿吨污水,仅有
8.8% 经过处理,达标则只有可怜的 5.5%。80 年代初期,黄
河水污染主要发生在枯水季节,而进入 90 年代以后,丰水与
枯水季节污染程度不相上下,丰水季节污染显著加重,干流的
污染范围从兰州、包头等老工业基地往中下游扩展,在老污染
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原来水质较好的潼关、石嘴山、
花园口等河段,水质明显恶化。
也许到未来,再看不到忙碌的采沙船,代替他们的是先进的过
滤器,他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工作大量采集泥沙,让黄河更清澈
更美丽,如果人类还不警觉,还是无止境的开采,造成了恶性
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大家一起保护黄河,让她更美丽、更辉煌!
3. 原阳县国土资源局
原阳县隶属新乡市管辖,被称为“郑州市的后花园,新乡市的南大门”。东临封丘县,西依市平原新区,北接新乡县、延津县,南临黄河,与开封市、郑州市隔河相望。京港澳高速、石武客运专线、省道310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县辖城关镇、师寨镇、太平镇、齐街镇、福宁集镇、葛埠口乡、蒋庄乡、官厂乡、大宾乡、陡门乡、阳阿乡、路寨乡、韩董庄乡、靳堂乡5个镇9个乡。
张国新 党组书记
吴焕敏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李长安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副局长
李建峰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永辉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玉庄 副主任科员
张传文 副主任科员
买福利 副主任科员
张国新简介:河南省浚县新镇人,1960年4月出生,汉族,1978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2002年3月~2006年6月任国土资源局局长,2006年7月任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2008年8月任党组书记。
【机构设置】原阳县国土资源局的前身是原阳县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8年4月,2002年5月改组为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共有干部职工255人,其中干部(含聘用制干部)97人,工人158人,本科学历37人,大专学历52人,中专(含高中)学历166人。内设办公室、财务科、人事教育科、用地审批管理科、地籍与测绘管理科、土地利用科、规划与耕地保护科、法规监察科、信访科、国有土地管理所等10个科室。因区划调整,现辖城关镇、靳堂乡、蒋庄乡、福宁集镇、韩董庄乡、师寨镇、葛埠口乡、齐街镇、大宾乡、陡门乡、太平镇、路寨乡、阳阿乡、官厂乡等14个乡(镇)国土资源所。
【土地资源】全县行政区总面积131171.07公顷,其中耕地81370.83公顷、林地3635.20公顷、园地540.62公顷、草地107.3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773.1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218.61公顷、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23044.72公顷、其他用地1480.62公顷。
【耕地保护】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对政府履行耕地保护目标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原阳县对全县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并对交通干道大型标志牌、补划标志牌进行了更新,对耕地保护责任状进行了完善,并制作了耕地保护宣传册,刷写了固定标语等。通过自查,进一步强化了耕地保护责任和各项管护措施,使全县耕地总面积达到81370公顷,实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基本农田面积65797公顷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保障了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原阳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继续做好原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原阳县17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在县、乡两级规划获得批准后,积极完善县、乡(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备案工作;按照《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豫政办〔2009〕124号)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挂钩规划工作,30个计划启动的重点社区已向市局上报19个(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社区两个),其他已按照上级要求修改文本材料后上报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专项整治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通知》要求,原阳县下半年集中推进了已启动社区的旧村拆除复垦工作,实现了“拆旧村、换指标、建新村、促发展”的目标。新乡市定闲散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任务目标1013亩,现已累计完成863.2亩,完成任务量的85%。
【土地利用管理】为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决控制国家禁止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入驻,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努力加大对建设用地的依法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不断完善土地交易手续,严把土地一级市场关。2010年1月以来,先后对原物资局办公院附近、浙江万向集团等23宗国有土地进行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出让面积370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41亿元。二是正确引导企业向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集中,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努力使各项用地更趋节约集约化。
【地籍管理】根据《关于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核实分析和全面检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成果的紧急通知》(豫国土调查办明电〔2010〕4号)的相关要求,原阳县国土资源局重点做好了全县农村调查成果上报工作,原阳县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已于3月上报省厅。7月上旬,原武镇、桥北乡、师寨镇三个建制土地调整外业成果通过市国土资源局检查验收。按照上级测管部门要求,将国家测绘局测绘统计网络直报系统转发给全县各个测绘单位,各测绘单位已将成果上报市国土资源局。除了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外,原阳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完善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登记方面,认真把关,细致审核,严格按照“五不登记”原则进行,杜绝了错证、重证现象发生。
【建设用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设用地管理,积极主动为重点项目搞好服务,保证了全县重点项目依法、及时用地。一是按照市国土资源局统一部署,补充完善了2009年乡镇二批、三批报件的报送。二是拨付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拆迁补偿费58.3662万元,将补偿款全额及时拨付给被征地群众。三是按照上级要求,逐宗上报2007~2009年度经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建设用地。四是完成卫片执法检查报批面积1413.144亩,其中:一批城市103.83亩、二批城市423.432亩、一批乡镇192.852亩、二批乡镇247.4595亩、三批乡镇86.754亩、京港澳高速公路原阳服务区扩建项目163.239亩、原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项目119.733亩、桥北新区污水处理工程项目45.87亩、原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29.988亩。五是已上报到市局6个批次用地报件,土地面积共计2954.6625亩,其中2010年度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乡(镇)建设用地报件,共涉及18宗土地,土地面积共计1464.1965亩;2010年度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城市批次报件,共涉及21宗土地,土地面积1490.466亩。六是已上报到市国土资源局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共4个报件,其中河务局防浪林项目用地536.739亩,黄河堤防加固工程项目用地83.6505亩,1999~2004年河务局黄河水利工程项目用地7816.0125亩,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畜牧养殖基地项目用地271.623亩。
【土地开发整理】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协调配合完成了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规划设计的编制与上报工作,并得到上级批准实施,该重大项目于2010年10月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路寨乡王村等15个村土地整理项目经过前期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紧张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90%。该项目总规模1579.58公顷,净增耕地110.06公顷,总投资2498.32万元。原阳县太平镇等4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目前正在组织报验,该项目总规模2287.21公顷,净增耕地161.82公顷,总投资3002.6万;完成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中的路寨乡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总规模987.82公顷,净增耕地面积110.46公顷,总投资1046.6万元;陡门乡赵张庄村土地开发项目,总规模36.45公顷,净增耕地24.78公顷,总投资48.95万元;陡门乡大三李村土地开发项目,总规模78.27公顷,净增耕地73.78公顷,总投资106.1万元;官厂乡滩涂开发项目,总规模337.43公顷,净增耕地315.02公顷,总投资845万元。完成蒋庄乡滩涂开发项目Ⅰ总规模179.05公顷,总投资460.79万元,新增耕地174.98公顷,涉及乔连山庄、王村。完成蒋庄乡滩涂开发项目Ⅱ总规模215.45公顷,总投资684.59万元,新增耕地208.76公顷,涉及乔连山、杜屋、靳屋等。完成太平镇郑皋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规模145.07公顷,总投资271.30万元,净增耕地59.87公顷。
【信息化建设】按照新乡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先后投资40余万元,完善了信息化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建立了建设用地的监管系统,实现了建设用地无纸化网上报批。另外按照办公外网和办公内网物理隔离、分开构建的要求,对已有的局域网加以补充完善,实现网络横向互联、上下贯通;另外,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已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于7月底完成了与市国土资源局的对接,同时,根据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完成了门户网站的升级改造,完全满足政务公开、信息共享的各项要求。
【执法监察】认真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和奖励暂行办法》,强化六级巡查,建立动态巡查台账,巡查人员巡查时都有翔实的巡查记录,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特别是在黄河滩区砖瓦窑厂治理整顿工作中,配合和参与拆除窑厂104座,基本完成了治理整顿工作任务。在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中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工作方案。原阳县共涉及图斑127个,面积3888.7亩,其中合法图斑86个,面积2761.57亩;违法图斑5个,面积130.1亩;实地伪变化图斑36个,面积997.03亩;已拆除图斑17个(拟拆除20个),面积197.3亩;占应拆除面积的89.23%;已复耕图斑15个,面积185亩,占应复耕面积的83.67%;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4.32%。2010年,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共立案查处90起,提出处分建议5人次。
【信访工作】2010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35人次,受理信访案件46起,其中省国土资源厅交办7起,新乡市国土资源局交办10起,现已查结42起,按期结案率达95%以上,为全县的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孟卫军 马庆智)
4.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共建美丽乡村
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征程的开启。同年,河南省依据中央政策,发布了《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和《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申报指南》,这些政策文件是美丽乡村建设自上而下落实的具体体现。同时,社会各阶层也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自下而上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在积极探索中,使得我省乡村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自上而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我省通过建立“竞争立项、标准管理、环境整治、运行维护、绩效考评”的机制,确立了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搬迁、传统村落保护等多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项目制和试点制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基层的活力,2013年至2016年间,共确定了562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通过省财政的引导,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试点项目。2017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竞争立项工作,31个县被确立为美丽乡村示范县。这些示范县的建立,标志着我省的美丽乡村建设进入了由点到面的新阶段,乡镇政府所在村和重点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镇村人口集聚效能不断增强。2017年,我省还出台了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与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申报立项的通知,驻马店遂平县获批开展相关试点工作。2018年以来,我省通过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一系列措施,明显提升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完成了637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3%,9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群众满意度保持在80%以上。
我省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例如,“信阳市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扬帆村村庄规划”入选了第一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名单;汝州市蟒川镇、巩义市竹林镇等11个镇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在2017年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中,我省有3个保障基本示范村、4个环境整治示范村和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榜;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名单中,商丘市永城市和信阳市光山县被推荐;农业农村部推荐的特色休闲美丽乡村中,我省有8个村入围。
自上而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依靠国家及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以项目制竞争为主要手段,通过上级制定政策和下级落实执行,激发了基层组织的创业精神,激励了村民挖掘特色产业和文化,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而自下而上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则是这一进程的重要补充。它主要依托民间资本,以社会贤达参与为主,通过低成本、高标准、人性化的方式对乡村环境进行美化,对乡村人文进行净化。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原住民的幸福感,也增加了城市居民的价值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要素流通,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下文将以几种常见的模式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发展旅游和民宿经济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例如,孟州市莫沟村通过村民返乡创业,挖掘当地山水资源和地坑窑洞,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举办传统文化大讲堂,吸引了大量游客,丰富了乡村文化活动,给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80%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以独特的自然环境、古老村落、民俗风情为村魂,使村庄融入大自然,使“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入选了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其次,经营有机循环农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例如,新乡市原阳县小刘固村通过农场主李卫和日本专家川崎广人的努力,改造原来的养猪场,发展有机循环农场。川崎在农场办公室的窗户上贴着“白天不喝白酒”“不抽烟不吐痰”“打扫厕所要勤快”等标语,通过躬身示范,使附近的村民养成了自觉打扫庭院,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农场的贡献有:通过培训业务吸引外地人来小刘固参观学习;蔬菜大棚依靠有机肥和人工养护,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给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制作堆肥和液肥供村民免费使用,村民贡献原料。小刘固农场目前挂牌“循环农业示范农场”,农场的循环农业逐渐改善了当地生态,这个黄河边的贫困村庄也吸引了大雁、白鹭等动物的归栖,贫困村变得人美、景美、产业美。
以上是社会人士通过动用资金,驱动产业发展的方式改善乡村面貌的例子。产业发展也是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继续推进自上而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服务广大农村居民。同时,鼓励和动员各方力量自发地参与自下而上的美丽乡村建设,改善那些政策覆盖不到的乡村区域,比如荒山、无人居住的古村落等,服务社会需求。
其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拓宽宅基地、耕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围,延长流转周期,做好产权认证和保护,扩大市场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展有机种植、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搭建平台促进大型家庭农场和小型农场合作,在采购、种植、销售等环节使用统一渠道,降低产业成本。制定措施扶持有机循环农业的发展,鼓励资本在乡村开展康养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同时,做好农村地区违法建设的监管,通过卫星数据等手段,杜绝资本大兴土木、建设楼堂会馆、违法建设别墅等。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见缝插针式地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第三,引导科技赋能美丽乡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业遥感、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提高农业生产、乡村治理、社会服务等信息化水平;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引导金融科技公司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第四,鼓励官员、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外出务工人员以“新乡贤”的身份参与乡村建设。新乡贤是传递新旧文化的“转换器”,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周边的人,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国家政策和现代知识,凝聚人心;新乡贤也是缓和社会冲突的“安全阀”,他们可以利用较高的群体地位化解村民之间及村民和政策之间的矛盾。因此,制定具体的政策鼓励贤达人士归隐乡村,解决其在乡村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这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治理文明”的全面完成。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中要重视条件的差异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更多地注重村庄的特色与个性,因势利导,推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村庄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得益彰。
5. 新乡的旅游景点有哪些推荐一下!
河南宝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属于典型的峡谷生态观光景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是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太行猕猴保护区,年平均气温10度左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景区坐拥高峡平湖、雄奇峡谷、超高瀑群,犹如一幅鬼斧神工的峡谷画卷,分布着双龙瀑﹑见龙瀑﹑跃龙瀑﹑飞龙瀑﹑青苔瀑﹑川字瀑﹑叠瀑﹑三连瀑﹑龙浴湖瀑﹑珍珠帘瀑等十大瀑布,号称豫北最大瀑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