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中水回用环评报告

中水回用环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31 00:12:43

1. 淮河水污染事件

水污染:中国公共危机

虽然经过了无数次的曝光和无数次的诘问,但中国水污染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与遏制。据国务院八部委2008年环保专项行动的最新检查结果显示,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仍然偏低,其中243个地表水水源地中达标水源地为159个,占到65%,不达标的为84个,占35%,涉及到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个城市。水污染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危机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战着中国政府的决策水准与能力。

黑色的“水图”

从松花江苯泄漏到广东北江镉污染,从滇池水葫芦疯长到太湖蓝藻泛滥,尽管一桩又一桩的无情事实在不断挑战着我国本已脆弱的水环境能力,但这些局部而片段的现象并没有让我们完整认识水污染的严重而残酷,而只有打开中国水系的平面地图,几乎处于危机边缘的水污染生态才能裸露无遗。

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显示,自两年前松花江事件以来,我国共发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而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屈原的这种浪漫情怀,如今越来越成为历史的记忆和慨叹。据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全国近14万公里河流进行的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全国七大江河水系中劣V类水质占41%。而环保总局发布的另一项重要调查显示,在被统计的我国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中度污染的有38条。

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水源,黄河在近十多年中被污染的事实在不断加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V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与黄河一样,扑向长江的污染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长江干流六成河水目前已遭污染,超过Ⅲ类水的断面已达38%,比8年前上升了20.5%。无独有偶,尽管淮河是中国投入最多、开展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但如今仍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000公里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10年前,淮河还生长着60多种鱼类资源,可如今这些鱼类几乎绝迹。

除了跨区域河流广受污染外,局部性中小河流以及所谓的城市“龙须沟”都难逃被污染的厄运。上海的苏州河曾经“黑”臭了80年,而就在笔者居住的广州市,穿越市区并汇入珠江的大小14条河涌无一例外地都是发黑发臭。

当江河被污染所侵袭时,与其同吞吐的湖泊就很难独善其身了。据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显示,我国“三湖”(滇池,巢湖,太湖)的水污染正在日益加重;有着“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武汉市,覆盖城区的38个湖泊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其水环境容量,其中32个湖泊水质为劣V类。而作为云南省先前尚未遭受污染的两大湖泊之一的抚仙湖,目前水质也在开始急剧降低。

以海洋为归宿的河流湖泊带给接纳者的同样是污染。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调查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有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无独有偶,曾经是我国富饶“海上粮仓”的东海却在每年4到6月赤潮频发。专家指出,全国的污染通过河流向沿海集中的结果,使中国水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已被无情撕破。

汹涌的污染源

就像我们丝毫不怀疑水污染的严酷事实一样,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对于造成水污染几大“始作俑者”的认识也日渐变得清晰和明朗。

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是中国经济长期未能根治的痼疾,其重要表征就是重化工业尤其是资源消耗工业增长较快。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受水资源、航运等产业布局因素的影响,重化工业沿江或沿河布置已经成为一种范式。据统计,全国两万一千多家石化企业中,位于长江、黄河沿岸的石化企业达一万三千多家。至于像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在水环境敏感地区大起炉灶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如此产业布局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大量污水在可能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倾注到大江小河。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每年达到300多亿吨,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载的工业污水排放与日俱增。

来自于农业方面的面源污染超过工业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一个重要特征。研究表明,农村面源污染在各类环境污染中的比重占到30%-60%,并成为水污染的重中之重,其中污水中COD(含氧量)排放已超过城市和工业源的排放总量。一方面,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十分惊人。如化肥施于土壤中,只有小部分被作物吸收,大部分则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稻田、池塘。由于化肥会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因此已经危害水质的“第一隐形杀手”。

农业污染可以对水资源形成伤害的另一大力量来源于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有调查数据显示: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北京近郊禽畜养殖场排放的有机物污染,相当于全市工农业生产污水和生活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的2-3倍。

就在农业污染超过工业污染的同时,另一大污染源———生活污水又从城乡的各个角落冲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了解,中国一年洗衣污水量就将近22亿吨,相当于34个十三陵水库,76个昆明湖。仅北京市和上海市2006年生活污水分别就达到9亿和11亿吨。全国大小城市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水的排放量。

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设施得以修建的城市,能正常运行的也只有50%;还有的由于污水收集管网的原因,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设计处理能力的20%。而在广袤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为零。正因为污水处理率的低下,中水回用水平低,大量污染负荷就如泄闸之洪汹涌般进入河流与湖泊,中国水体环境质量由此被一步步逼向危险的边缘。

管理体制之痒

从经济学原理看,水资源属于公共产品,应当纳入政府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范畴。质言之,水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程度直接反映和考量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力度。依此审视,我们就不难深入地看到水污染背后公共管理体制的失衡和羸弱。

“五龙治水,九龙戏水”是专家们对中国水资源管理模式极具形象的比喻。目前,政府部门中涉水、管水的主要包括水利、环保、渔业、林业、航运、城建、地矿等。这种“九龙治水”的机制表面上集中了众多部门的力量,但事实上并不能达到“团结治水”的目的,相反在客观上强化了职能部门的局部利益和单一目标,进而弱化了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功能。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特点是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制,而恰恰这一点也许是值得我们深思和修正的地方。对于GDP的追逐和崇拜已经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的惯性思维,而在实用主义和生态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观之间作出选择,作为“经济人”的政府当然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前者。道理很简单,后者不仅需要支付治理污染的巨额成本,还要支付为了控制污染而出让的经济收益成本。结果是,那些本应彻底关闭的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企业死而复生,阴魂不散;将沿江沿河作为工业企业的栖息地以拉升GDP就成为地方政府不谋而合的思想与行动。

对于水资源污染行为的漠视、怂恿乃至保护是地方政府留给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研究发现,不仅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已经成为了水污染的大户,而且包括松下、百事等30多家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也频频违反中国的水污染控制法规,而后者有一半以上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污染主体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治,相反还在继续着自己的污染行为。

依法治水是世界各国的通例,但就是这一看似最强硬的手段在中国却屡打折扣。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保执法机构可以对任何一个污染项目处以数额不等的行政罚款,不过这种处罚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有人算过一笔账,高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这种比较收益驱使着不少企业宁愿认罚也不愿治污。

管理的离散与制度的软化导致了中国政府在投入了巨大成本的情况下,至今对于水污染的治理仍然收效甚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一份环境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到,中国水污染治理项目进展缓慢,重点流域“十五”时期污染治理任务没有全部完成。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水污染治理进展缓慢,而且新的水污染还在继续快速蔓延,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实质性控制。

高昂的代价

北宋变法大家王安石说:“水之性善利万物,万物因水而生。”然而,面对着一个日渐变“黑”的中国水体环境,我们却很难找到任何聊以自慰的乐观感觉。

水污染直接危害的是百姓饮水安全。与国家环保总局披露的全国地表水源不达标城市占检测目标的34%的残酷事实相同时,水利部也披露出一组令人惊心的数字:目前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从水源到饮用水再到食品,水污染形成的“恶性链条”已成为危害民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权威资料显示,中国大约每年有200万人因为饮用含砷量很高的水而患病,农村约有2000多万人饮用氟化物超标的水而患上地方性氟斑牙和氟骨症。同时专家指出,河北涉县、河南沈丘县、天津北辰区、陕西华县、江苏阜宁县、广东翁源县等地区频频出现的“癌症村”等,都与饮用水污染高度相关。

对于经济的灼伤无疑是水污染延伸出的最大后果。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全国因包括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000多亿元,约占当年GDP的4%。

靠天靠水的农业成为水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以黄河为例,由于农业是黄河上的用水大户,占黄河总用水量的90%,因此黄河水污染给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最高达33亿元。另据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由于水资源匮乏,部分地区农民使用污水灌溉,导致全省去年污染耕地面积2100多公顷,造成农产品(11.14,0.00,0.00%)产量损失23000多吨。

还需正视,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与卫生的范畴,其引致的群众负担加重和对政府不信任等次生矛盾日渐突出。据统计,全国信访办平均每天收到水环境污染纠纷群众来信60多封,不仅如此,频发的水污染事故,也造成地区间的纠纷不断,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筑“防污墙”

残酷的历史已经将中国政府无奈地推到了“先污染、后治理”这一西方工业化国家走过的老路之中,留给我们的选择就是将旧污染降低到其危害的最低限度,彻底控制和杜绝新污染的发生。对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指出,到2010年,中国政府将投入6400亿元用于水治理,占环保总投入的40%。同时,中国政府作出了郑重承诺: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到2020年,使城乡居民饮水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

愿景无疑令人心怡和心动。但通向目标的未来之路也许并不平坦。根据中国目前较为严峻的水污染生态,笔者认为,防治水污染应当拓出更为广阔的战略思路。

———科学规划流域内的重点产业布局。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在产业布局的关系,充分考虑重点污染企业对污染排放的处理;在饮用水水源地和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要慎重布局重污染型企业,以免对中下游地区的用水造成威胁;要建立区域性“污染补偿机制”。上游发展经济污染了下游,就须以某种形式补偿下游;同时,下游地区参加上游地区的环评工作,并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形成上下监督的机制和体系。

———加强跨区域、跨流域的综合管理与协调。跨区域、跨流域的综合治理是从流域的生态承载力出发,突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障碍,综合考虑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同时,要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等因素,科学核算流域的纳污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各企业的排放定额和排放标准。为此,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建立权威高效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这种机构应有各方面的代表组成,例如包括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流域内各级地方政府的代表、用水户代表以及专家代表等。流域内一切重大的水事项和政策都应由流域管理委员会通过民主协商并表决的办法来决定。

———加大违规成本和惩治力度。通过架构和完善水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达到对排污者经济处罚、行政制裁以及刑事责任的综合惩治。作为一项特别措施安排,国家可在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内成立“惩治环境违法行为中心局”。这种中心独立于地方政府,它的成立可以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领域的工作力度,提高环境执法的专业化程度,使地方性的、单专业领域的环境执法职能上升到国家层面。

———引入市场机制,以经济手段推动水污染治理。首先,要建立环境资源价格体系,推行排污权有偿交易,运用价格杠杆激励企业加强污水治理,让“治污者赚钱”。其次,要完善污水处理付费制度,积极落实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所有城镇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并逐步提高收费标准。第三,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

———强化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针对农村与农业已经构成了水污染源的重要主体,我们应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研究制订具有激励机制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首先,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奖励或补助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方式方法的农户或集体;其次,要探索实施“污染补偿”措施,按照“谁污染谁补偿”原则,最终实施排污收费制度;第三,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和技术应用推广措施研究,并进行污染源头分类控制。例如:农用化学品减量化的技术措施,人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高效、低成本、易于推广的适用处理技术开发和推广等等。

2. 环评工程师污水处理技术答疑精选(29)

281.问:
1、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物化工序用的是硫酸亚铁,一沉池出水非常清澈,二沉池出水有色度,可能是亚铁氧化造成的,现厂家需中水回用,但三价铁超标,该如何处理?
2、化纤废水的UASB装置因发生酸化失败。现想桐悔重新投入些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不曾厌氧消化过),进部分原水,控制COD在2000 mg/L以下,保证池子内的温度以及碱度,让其充分发酵,待产气明显,COD下降80%时再进水。这样的思路是否可行?
答:如铁含量不是很高的话,可用石英砂过滤,现成的流砂过滤器有买,可自动清洗砂,中水回用总要进一步处理的。
U池厌氧污泥培养初期要控制较低负源晌荷,一般要低于0.1kgCOD/ISS.d,当CODcr去除率达到80%时才能逐步增加有机负荷,温度只能逐步提高,一度一度地升。

282.问:本单位正在调试酱菜废水处理装置,废水中含盐量高,但与生活污水在调节池混合后,含盐量不是很高。工艺流程: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石英砂过滤器,絮凝剂采用碱式氯化铝,但调试效果不好,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在调节池中水颜色有点偏黄,在接触氧化池中,颜色有点偏黑,并且气味很臭。调试了半年水质一直很差,应如何处理?
答:这类废水生化处理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还是盐的问题,如浓度较高就要驯化,并且盐浓度不能波动太大,否则微生物很难适应的,所以要稳定进生化池废水盐的浓度,必需有较大容量的调节池。

283.问:我们处理的是印染废水,平时处理量是1000t/d,最近一段时间废水量很少,约300~400t/d,每天都要投大量的营养以维持污泥的正常活性,运行费用太大,所以想减少营养的投放量,让一部分污雹轮锋泥死掉,每次减少10%的投放量,三天减一次,逐渐减少到维持处理现有废水量的污泥正常运行。请问这样做有问题吗?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答:不能这样做!水量少减少营养投加量没错,但只能按水量比例减少,让一部分污泥死掉的说法不妥,如果按你这样做,会影响污泥的总体活性,现在应该增加排泥量,使污泥浓度下降,如果是多池运行,可停运一半的反应池。

284.问:本厂的曝气池的活性污泥状态现在很差,MLVSS/MLSS只占到了40%左右,SVI 值也只有40~50.曝气池混合液沉淀速度快,但絮凝效果不好,上清液混浊悬浮物可以达100mg/L.为了提高MLSS,就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但效果不明显,四五天了 污泥浓度还是没有上去,而进水量和水质与以前并没有大的变化。现在应该怎么办?
答:说明污泥活性已很差,应该增加排泥量,减少供氧量。不要担心污泥排得太多,有条件的引入其它厂好的污泥进行生物修复。你说现在的进水与以前变化不大,这不一定的,如果污水中不可生化的物质的比例增加,COD不一定能反映出来。还要确认一下,污水中是否含较高浓度的盐类,污水中如有大量盐类进入,也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但不论是何种原因,按我前面说的处理办法没错的。

285.问: 我们处理的是生产氧化钴的废水 ,废水的COD5500 mg/L, NH3-N 28000 mg/L ,BOD很底 ,CL离子 7000mg/L.采用的工艺是: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 好氧。前期预处理吹脱NH3-N: 用生石灰和Na0H ,氨氮处理效果较好,现在35 mg/L左右。但现在Cl离子升到了14000mg/L ,应该如何处理?
答:首先应该确认污水的COD和BOD5是否有代表性,尽管COD测定中要加硫酸汞来隐蔽氯离子,如氯浓度过高还是会使测定结果高于实际值,氯离子高对BOD5也有干扰,使测定结果大大低于实际值,因为氯离子会影响测定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活力。
目前废水平均的氯离子浓度下微生物通过驯化能逐步适应的,但要有较大容量的废水调节池,使进入生化装置污水的含氯浓度尽可能稳定。因为经驯化后的微生物能适应高的氯离子浓度,最怕浓度的波动大,这是很重要的。

286.问:本厂污水处理系统的二沉池内有大量芝麻大的红色小虫, 池面还有少量上浮污泥,外表褐色的,里面黑色,有的会自动下沉的。这些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红色小虫出现说明水质好,池面少量有黑色污泥,可能是沉淀池底部有死角或括泥机上的部分括板坏造成的。

287.问:造纸废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运行一直很正常,近5天因进水水温升到41摄氏度,生化池中午的极端水温到了42.2摄氏度,污泥出现了解体、二沉池出水水质也变得差了。虽然采取了降低进水水温的措施后,但生化池水温仍在40摄氏度左右,也采取了降低进水负荷,但二沉池出水效果改善不明显。请问这种情况,运行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对好氧处理来说,水温超过38度就会有一些影响,高于40度则严重影响处理效果,所以只有采取降温措施。不知道你们是用鼓风曝气还是表面曝气?如是鼓风曝气,在保证曝气池氧能满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开风机,因为鼓风曝气在一定程度上会增温的。在目前无法再把水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池调节水量(均衡水温)来使进曝气池污水的水温相对稳定。

288.问:医院污水处理难题: (无化粪池)原水:COD 612mg/L BOD:324mg/L 氨氮;53mg/L,水量是300m3/d.采用厌氧+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厌氧池反应30小时 ,接触氧化池采用折流式池形(分2格), 后一段前端采用2只14毫米喷嘴的射流器搅拌充氧,但溶解氧应在0.5mg/L以内。
厌氧出水:COD 272mg/L; BOD118mg/L ;氨氮;33mg/L, 接触氧化15X4X4m 2格 采用弹性填料,挂膜效果很好,采用5.5kw射流曝气机2台 ,每天曝气20小时,二沉池出水清澈,无明显可见悬浮物。填料上膜呈褐黄色,约5毫米后,在接触氧化池第一格前段设置4只14毫米射流器,其对应射流泵5.5kw放置在接触氧化池第二格末段,在第一格末段设置4只14毫米射流器,其对应射流泵5.5kw放置在就地。第二格基本是作为缺氧池使用。 好氧出水:COD 77mg/L ;BOD:21mg/L; 氨氮;37mg/L.请教:这样的工艺有什么问题?为何氨氮不能达标,充氧效果也能达到要求,也采用了大的回流(估计约300%),最近还在缺氧池前段(即接触氧化第二格前段)每天投加5公斤白糖用于补充反硝化碳源物质不足,但没明显效果。
答:主要是工艺设计问题:
(1)COD不高,且B/C比高,用厌氧工序不妥;
(2)好氧接触氧化用射流曝气也不妥,因为污水不能充分与生物膜接触,生物的的厚度无法控制。
运行问题:

3.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有的能公开吗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背景我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20多年了,它已成为我国最为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之一。我们目前所称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要进行跟踪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规化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在2003年9月正式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把现行的单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扩大到对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的环评制度也将由此向全局性的战略环评方向发展。环境评价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评价一般应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介入,实际上相当于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评估。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评价的分类管理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不同规模的建设单位按照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这些均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评价机构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我单位就有具备国家颁发的甲级资质证书的评价机构。环境评价的方法与内容环评方法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总的原则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评价因子大气评价因子.现状评价:SO2、NO2、TSP、PM10和CO;预测评价:SO2、NO2、烟尘(粉尘)、甲苯、二甲苯。水环境评价因子.现状评价: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BOD5、溶解氧和氨氮;预测评价:COD、BOD5、氨氮。噪声评价因子:LaeqdB和最大声级。生态评价因子:绿化面积、生态适宜度、生态满意度。-----------------------Page11-----------------------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大气水(1)燃气锅炉(1)工业废水(2)燃气焚烧炉和焊(2)生活污水装车间噪声(3)喷漆间及烘干室(1)运输(4)汽车调试及试车(2)设备(5)流动源车辆固体废物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大气: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水体:1999年和2000年潮白河下段分别为Ⅴ类和超Ⅴ类水体;2001年后,潮白河和月牙河断流。项目区地下水质较好。生态:项目区目前主要为城乡过渡带的农业景观区,农业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声环境:项目区北侧声环境较差。其它区域声环境良好。评价区污染现状大气:河南村、临河村和王家场村居民燃煤排放大气污染物。水:居民和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为430.58万t/a。固体废物:居民和企业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燃煤炉渣,总排放量为5.33万t/a。噪声:主要来自居民生活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燃天然气锅炉和焚烧炉排放的SO和烟尘对周2围环境影响较小,NO有一定影响,因而要采2取一定措施。生产工艺废气中的粉尘、甲苯和二甲苯的预测浓度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建成后,进出机动车排放一定量的尾气污染物。目前北京市正在逐步加大对机动车污染的控制,要求所有上路的机动车排气都要达到欧洲2#标准,因此机动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该不大。噪声影响预测各企业入住后,其厂界噪声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因此,工业小区各边界亦可达到上述标准,设备噪声对区外的敏感目标影响很小。园区建成后,进出园区道路的主要是各类运输卡车和商业公车辆,对于各入住企业的公区、职工生活区和距离最近的河南村(距园区30m),单车噪声的影响都很小。界外交通噪声对工业小区布置在临近道路一侧的商服、公设施有较大影响,必须采取降低道路噪声的防护措施。水环境影响分析废水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各企业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顺义区污水处理厂。其中各污染物指标符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水长期灌溉绿地,地下水下游方向污染物浓度上升幅度很小,不会影响地下水的饮用功能。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区建成后将成为完全的城市生态系统,虽然植被类型与现状比没有本质的差别,但因绿化树种多样化、呈多层次性,会使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完善。生态适宜度分析:项目区适宜开发成为工业用地,但工业布局受到高压线的限制。生态满意度分析:仁和工业小区建成后的生态满意度值为54.8,处于中等水平,说明项目区整体功能与布局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大气总量控制的定量计算采用目标浓度控制法:考虑区域外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对于工业小区内大气环境的污染贡献量,将其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对工业小区贡献的浓度值进行叠加。求出小区污染物的浓度余量,即上述叠加值与环境二级标准的差值,作为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目标值:SO、烟尘、粉尘、甲苯2和二甲苯分别为11.514t/a、2.062t/a、0.375t/a、0.625t/a和48.55t/a。水污染物总量控制o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排放总量控制此方法依据小区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技术经济条件,确定可排放的废水水质,并通过类比调查确定废水量,从而计算出小区总量控制指标。o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排放总量控制根据项目区现状化肥淋失、土壤有机氮流失、居民区废水及鱼塘排水等因素确定排放量,以现状排放量不增加作为总量控制目标。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值污染物CODNH-N4排放总量84.7717.75(t/a)大气环境保护措施焊装车间和总装车间废气由排气筒排放。喷漆(补漆)间安装水旋式漆雾处理装置,处理效率要达到95%以上,排气筒高度不能低于20m。烘干室内产生的有机废气应采用焚烧方法加以处理,保证对甲苯和二甲苯的去除率大于98%。焚烧炉烟囱高度不能低于15m。加强车辆管理,减少车辆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水环境保护措施本报告建议园区统一建造污水处理厂。o各生产企业先对各自废水进行预处理,再将其送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至少要达到4800t/d,污水处理工艺可选择接触氧化法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中的一种。在工业小区内设立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水回用于园区绿化降尘。修建贮存池用以贮存不能回用的达标废水,同时可作为一个生态景观,提高区域的环境质量,还能收集降水。多余的达标废水可向南排入月牙河。声环境保护措施锅炉房建在周围受感人群少的地点,锅炉及锅炉房内其它有关设备设施安装时注意采用吸声、隔声、消声、隔振等噪声控制措施。对于工业企业的噪声,要注意采取局部噪声控制措施和隔振措施。在工业小区北侧双河路南侧建设30m宽的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以乔灌为主的绿化带。公共设施用房临街一侧安装隔声窗。固体废物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可由环卫部门全部用封闭车定期清运到顺义区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定点堆放,堆存场地采取防渗、防雨措施,并采取防止散落、飞扬等措施以避免二次污染问题。对含有重金属等危险废物的工业固体废物和干污泥,单独贮存,并送至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环境经济分析投资与经济效益总投资1.3亿元,主要建设汽车配套产业,效益可观环境损益分析环保投资估算环保投资包括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所有基建费用、运行费用和设备费用。本项目主要为污染物处理、绿化及节约资源等方面。环保投资占该工程建设投资的比例为10%,完全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监测计划(1)大气监测1)废气污染源监测2)环境空气监测(2)废水监测(3)环境噪声监测

4. 急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标准~

关于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关于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

环发〔2005〕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但是,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厂没有严格执行我局2002年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以下简称《标准》)。有的地方甚至人为降低处理等级致使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善,部分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为进一步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积极改善城镇水环境质量,现就执行《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应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实施分类管理

北方缺水地区应实行中水回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执行《标准》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其他地区若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或将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市景观用水,也应执行此标准。为防止水域发生富营养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式、半封闭水域时,应执行《标准》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其他地区可执行《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污水排放控制要求。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应限期达标。

二、加强污泥和恶臭污染物的治理,配套建设污泥和恶臭污染治理设施

必须按《标准》要求将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后妥善处置;若作为农用,必须达到《标准》规定的污泥农用污染物控制要求。含恶臭污染物的气体也必须达标排放。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应按《标准》规定配套建设恶臭处理和污泥处理设施。

三、生活污水处理厂应按《标准》要求对主要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各级环保部门应确实加强监管。

四、新建和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均应按照《标准》要求,安装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及主要水质指标在线监测装置。

二○○五年十月十一日

5.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

6. 东营市环境状况调查!!!!

今年以来,我市环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发展观”活动为载体,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责任体系、深化环境治理、强化监督管理、狠抓污染减排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创模成果,促进了科学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现将我市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基本指标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2006年,东营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在全省十七个地市中名列第二名,2007年居全省第六名,2008年居全省第四名。

2、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东营市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市政府制定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进行了应急演练。

3、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东营市非常重视环保投入,环保投资指数连续保持在2.0%以上。

(二)经济社会指标

4、经济发展: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我市持续增长率高达16.5%,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2006年全市实现GDP1450亿元,2007年全市实现GDP1664亿元,2008年实现GDP2052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0万元以上。

5、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计划完成率100% 。

6、工业万元GDP能耗:2006年工业万元GDP能耗水平约为0.87吨标煤/万元;2007年为0.816吨标煤/万元;2008年为0.751吨标煤/万元GDP。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7、单位GDP用水量:东营市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为13.66吨/万元GDP,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8、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2007年东营市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57kg/万元,二氧化硫7.6kg/万元;2008年东营市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18kg/万元,二氧化硫5.95kg/万元。远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三)环境质量

9、空气污染指数: 2008年市区空气环境质量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50天,占前全年总天数的95.9%, PM10 、SO2、NO2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2008年东营市市区三个饮用水源地市自来水公司、孤河水库和耿井水源监测指标全部符合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达标率为100%。

11、东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2008年东营市建成区内的主要河流广利河和草桥沟不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12、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2008年我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按山东省环保局认证的监测点位进行监测,在中心城市建成区内以500米×500米网格均匀布设有效监测点,共布设监测点位210个,所有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4分贝,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

13、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2008年东营市建成区内17条主要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值为66分贝,全部控制在国家考核指标要求之内。

(二)环境建设

14、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国务院批准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3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保护区,面积占东营市国土总面积的19.31%。

1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继续加大绿化工作,实施绿化工程,2008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96%。

16、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2008年,东营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广利河五六干合排截污工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河口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5%以上。

17、工业废水及排污申报情况:东营市所有工业企业都依法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排污申报登记执行率100%;2007年东营市投资3亿多元用于工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进一步提高。2008年工业废水达标率为96%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率100%。

18、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东营市作为全国著名的石油城,在清洁能源使用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城区气化率高达99.8%,清洁能源使用量率在80%以上。

19、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东营市大力实施城市集中供热,禁止在城区新建10吨以下燃煤民用锅炉,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在85%以上。

20、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市交警支队、市环保局每年都定期对机动车进行抽检,定期检测率大于90%。

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设了两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0%。

2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我市建设了全省最大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所有建筑物全部禁止使用粘土砖,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并对钻井泥浆池全部进行了整治,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一直在95%以上。

23、危险废物处置率。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加大对各种工艺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处理管理,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三)环境管理

24、环保目标责任制:每年我市都召开环保共作会议,将环保重点工作以与各县区、各部门签定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位,并强化考核,将环境指标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在电视台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

25、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率:严格建设项目管理,加强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率达到考核要求。

26、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2008年,我市二氧化硫削减了21700吨,比上一年削减6.07%;化学需氧量削减6272吨,比上一年削减6.0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09年上半年,我市二氧化硫比上年同期削减11785吨,削减率13.39%,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同期削减1980吨,削减率9.73%,累计已削减COD14.4%、二氧环流22.1%。

27、环境保护机构:我市环保局属政府序列单列局,在东营区、河口区、市经济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四个分局,在三个县环保局全部独立建制。市环境监测站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市环境监察支队通过标准化建设验收。市环保局、各县区环保局通过省行政执法规范化验收。

28、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近几年民意调查显示,我市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在88%以上。

29、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我市大力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大力普及环境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在95%以上。

30、城市环境卫生及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我市每年都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建设了城管支队和大队,通过了国家卫生部对我市“国家卫生城市”的暗访,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环境卫生及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达到考核要求。

二、重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

(一)综合整治广利河。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20亿元,按照“截污、治污、清淤、引水、增绿、造景、建港、通航”的总体要求,以实施截污导污、河道整理、建源引水、景观塑造、疏航建港、流域综合开发等六项工程为重点,在3年内把广利河建设成为了“河海相连,水清岸绿,城水共生,人水相谐”的生态长廊、休闲长廊、发展长廊和文化长廊,使之成为了中心城水系景观的“主动脉”、城市景观“新亮点”。今年以来,继续深化截污导污、沿河泵站管理,建设了一批新景点,黄河水城主要任务“三园一区一岸线”(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清风湖景区和广利河岸线)工程基本建设完成。黄河水城建设近两年多来已经完成投资逾20亿元,实现了清水进城,水城特色初现。

(二)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2008年,总投入1.4亿元的东营市污水处理厂三期6万吨/天扩建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城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12万吨/天,实际处理量达到10万多方,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5%以上。同时,充分利用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日曝气氧化塘)的200万立方米的氧化塘,将其建成中水蓄含水库,并养殖水生动植物,确保其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COD50mg/L以下),为胜利电厂提供冷冲灰水,为城市提供景观用水,中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2009年7月份,总投资1.3亿元、由首创水务实行BOO方式运营的东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城区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到了90%以上。

(三)加快推进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改造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东营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扩建了处理能力500吨/日的垃圾处理卫生填埋场,使用年限5年,同时配套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东营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扩建工程于2008年4月份立项,6月份完成设计开工建设,10月份扩建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000余万元,配套完善建设了高规格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碟管式反渗透工艺,处理后的渗滤液外排部分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一级标准。该系统已于2008年9月底投入使用。

(四)积极开展中心城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出台了《中心城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确定以化工异味治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河流综合整治为重点,实施综合整治。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视察,现场办公,解决实际突出问题。市人大根据整治工作情况,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心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决议》(东人发[2008]20号。通过综合整治,中心城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为迎接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省的召开,今年,市政府正在组织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建设、城管、市政、卫生、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进一步整治城市环境,改善市容市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

(五)加快市卫康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设备更新。市县两级政府督促、协助建设单位落实了设备更新资金。委托上海万强公司设计制作了符合国家最新技术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委托山东省城建设计院完成了初步设计和规划总平面图。到2008年9月底,新设备安装全部完成,完全达到了国家各项环保技术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今年,已经向省环保厅申请了竣工验收。

(六)加快胜利发电厂脱硫工程建设进度。胜利发电厂脱硫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建设项目的总投资控制在约3.2亿元,2008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市政府高度重视胜利发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多次在电厂召开现场办公会,督促其加快进度,1、2号机组脱硫设施已于2008年10月中旬建设完毕,并且通过了168小时试运行,现已实现正常运转、达标排放。3、4号机组于2009年3月底建设完毕、通过了168小时试运行。2009年5月22日,省环保厅对胜利发电厂脱硫工程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全省最大的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开始发挥减排效益,全市二氧化硫减排有望在今年实现新突破。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市委市政府坚持各种创建活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巩固和提高“创模”已经取得的成果,保持环保模范城市的先进性。重新调整和充实了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整改提高领导机构,按照“十一五”创模指标体系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并列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由市政府督察考核办公室定期调度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强化领导、健全组织、加强考核、定期调度,实现了思想认识再统一、目标任务再明确、工作责任再落实,确保了各项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二)坚持标准,不断提升

在整改过程中,市政府明确提出了“责任到人、整改到位、坚持标准、不断提升”的十六字整改要求,要求整改力度要不减当年的创建力度,各县区政府、各责任部门要把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当成是一次“再创建”,对仍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坚持创建的实效性。通过实施黄河水城建设、广利河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及管网配套、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扩建及渗滤液处理、中心城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设备更新、三网绿化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环保模范城市成果不断得到巩固提高。

(三)多措并举促减排

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多措并举,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共启动主要污染物减排治理工程80多项,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51项,累计投资16亿多元;二氧化硫减排工程30项,累计投资10亿多元。拆除了37.88万千瓦的火电小机组,彻底关停了华泰纸业股份公司230吨/天的草浆生产线。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上马。截至2009年6月底,我市累计实现COD减排14.4%,二氧化硫减排22.1%,为顺利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

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在开发中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是突破经济结构。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突出抓好“五保三压一整合”,保农业、保现代服务业、保高新技术产业、保基础设施、保生态环境;压高耗能、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整合传统产业。大力开展“三网”建设。设立了 “三网”绿化专项资金,由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三网”绿化工程建设。各县区政府也要配套相应资金,专门用于“三网”绿化工程建设,打造生态品牌,展现“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的城市风貌特色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加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实施湿地恢复和重要物种保护工程,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使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大力开展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等系列创建活动,夯实生态市建设基础。

四、下一步打算

(一)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保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按照“政府督导、部门联动、城乡并举、分区负责”的要求,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坚持“四位一体”模式,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周边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重点整治中心城区周边的化工企业,按照搬迁一批、转产一批、关停一批、治理一批和“退二进三”的要求,逐步将周边的较大化工企业搬迁之工业集中园区,解决工业围城问题。

(二)继续加大广利河综合治理力度。市政府拟批准成立黄河水城办公室,同时在市环保局设立广利河流域环境监察大队,落实人员编制,负责牵头组织广利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力争2009年底前完成所有排放口的规范化建设,封堵所有不符合要求的废水、雨水排放口,对排水泵站全面进行改造,确保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

(三)加快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公园进度。充分利用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日曝气氧化塘)的200万立方米的氧化塘,将其建成中水蓄含水库,并养殖水生动植物,确保其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COD50mg/L以下),加大污水回用力度,利用污水处理厂出水补充城市湿地公园和环城水系,进一步提高中水回用率,实现资源化梯级利用,节约新鲜用水量。

(四)继续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2009年二氧化硫比2008年削减15%、化学需氧量比2008年削减5%,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2009年解决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问题。加快东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调试进度,力争国庆节前通过验收、年底前满负荷运行率达到70%以上。加快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前期工作,加快胜坨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完成广饶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和中水回用工程。

(六)加大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在织女河流域,投资1.5亿元建设织女河综合污水处理厂(华泰集团承办);在五干排流域,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海科化工集团和胜利石化工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在神仙沟流域,投资3000万元实施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桩西采油厂采油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在小清河干流区域,投资8000万元建设正和集团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项目;在预备河流域,完成广饶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加快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按照“治、用、保”并举的策略,全面实施截蓄导工程和湿地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水资源利用力度,改善河流水质。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指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加快黄河水城建设,全面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各项指标的要求,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进一步深入,构建和谐、生态、富裕、文明、安康的东营。

7. 建筑项目系统设置必要性

1例证
文山州某开发建设项目,建筑占地面积约2.2万m2,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万m2,项目绿化和道路各占地面积约1.2万m2。项目所在区域内还没有集中市政污水处理设施。根据《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项目附近受影响地表水环境类别为Ⅲ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2项目中水回用系统设置的必要性
2.1地方性相关条例的要求根据《云南省城市建筑管理条例》(2006年修正本)中第十五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下列工程项目:建筑面积在2万m2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综合性服务楼、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在3万m2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建筑面积在5万m2以上的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
可回收水量在150m3/d以上的建设项目;其他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同期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再生水利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所需基金应当纳入主体工程投资总概算,未纳入同期建设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建设项目的相关审批手续”。根据其要求,例证项目归于建筑面积5万m2以上的集中建筑区,满足《云南省城市建筑管理条例》(2006年修正本)中的相关要求,在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提出中水回用系统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2小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不完善因素小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存在较多的不完善因素。小城镇过去居住人口较少,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少,再加上经济制约、环保意识欠缺等,小城镇中没有规划建设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后直接排入地表水体。
这不但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枯水季节,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稀释,污水散发出的恶臭气味对大气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意识和要求的提高,有些小城镇进行了生活污水集中收茄滚知集和处理设施的完善,但在建设过程中,因缺乏对区域发展规划的考虑、存在城区发展未预见性等原因,小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存在较多弊端,如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较小,不能容纳处理城区新增生活污水;小城镇污水收集干管管径较小,不能满足城区新增污水的收集等,导致小城镇内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无法得到集中收集和进一步处理。
例证项目建设区域目前还没有集中市政污水处理设施,而项目区域内受影响的地表水类别为Ⅲ类水体,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如仅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外排,达不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要求。项目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再加上项目设置的绿化面积和道路面积较大,项目所在城镇的集镇供水工程尚不完善,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提出建设项目设置中水回用系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3总量减排的环保要求小城镇建筑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废水中的总量控制指标是COD和氨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总量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削减8%,氨氮排放总量削减10%。城镇污染源是影响化学需氧量总量和氨氮总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善却快速开发建设的小城镇,项目方在项备带目区颤消域内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就近收集污水、就近处理并回用,是达到总量减排环保要求目的的一个措施。
2.4中水回用的效益体现以例证项目的建筑基数作为参数进行分析。例证项目建筑面积约12万m2,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水量约360m3/d,项目建立一处理量为360m3/d的中水回用系统。在考虑雨季绿化浇灌回用水量较少等的情况下,实际可用的中水水量按80%计,根据建筑预算,单位建筑面积的建安造价按1500元/m2,建筑中水回用系统的造价按总造价的1.0%考虑,根据有关资料,中水回用系统的维护按其造价的10%计,中水回用系统的运行费用(含设备折旧及维护、人工、电费、药剂等)按0.7元/m3计,经计算,项目建立和维护中水回用系统总投入为(1500×12×1.0%×(1+10%))=198万元。目前项目区域内水价为2.0元/m3,则项目使用中水可节省(2.0-0.7)=1.3元/m3,每年节省的费用为(1.3×360×(1-20%)×365)=13.67万元,这是中水回用系统的直接效益体现。另外,中水回用系统的建立可节省项目区域城镇排水设施建设和运营费用,可节省项目区域城镇远距离引水、净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费用等。总之,中水回用系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筑项目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其效益不但体现在项目本身,而且体现在区域内供排水设施的建立和运行上。
3中水回用系统设置的制约因素
3.1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对中水回用进行相关研究,虽然北京、上海以及大连等大城市的中水回用设施有成效,但总体上看,建筑中水回用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健全,未形成配套产业政策和法规体系,地方上也缺乏相关制约性的法律法规,缺乏相关的监督监管标准及要求,这使得环评中,小城镇建筑项目中水回用系统的设置仅以一条不可缺少的污水防治措施出现在文本中,但实际可操作性较差。
3.2建筑项目涉及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目前大多数建筑开发项目的初设说明中提及了中水回用系统的设置,而在建设项目具体的给排水设计中,设计部门只做了给水和排水管网设计,没有做中水回用系统部分的设计。环评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虽然根据污水达标排放的环保要求、地方条例等,提出了建设项目设置中水回用系统的要求,但因设计部门、环评部门以及环保工程设计部门等的相互脱节,建设项目中水回用系统的管网得不到具体的排管设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筑项目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得不到落实。
3.3技术力量和运行管理不到位因我国对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使得这方面尚未形成市场机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因技术力量薄弱、设计经验不足,常常出现工程投入使用后不能正常运行、出水水质不达标或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另外,由于运行管理不到位,中水回用系统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恶臭等二次污染物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处置,以致有些已建成的中水回用系统处于半瘫痪状态,这给小城镇建筑中水回用系统的设置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4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制约因素中水回用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如粗略估算,例证项目中水系统初期投资约198万元,这在小城镇建筑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是一项数额较大的环保投资。投资方和建设方不愿意在工程总投资中考虑其部分环保投资,且中水回用系统运行初期中水成本明显高于自来水的价格,这使得经济因素成为小城镇建筑中水回用系统设置的制约因素之一。
另外,小城镇建筑开发建设过程中,因区域地形地貌的限制及为降低工程“三通一平”的施工费用,一般建设项目依据地形布设,造成建筑项目各区块间地形高差相对较高,这对中水回用系统的合理设置又是一个制约因素:如果项目范围内设置一个集中的中水回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使用污水提升泵或中水输送泵等会增加运行费用;如果分片区建设多个中水回用系统,不但初期建设投资较大,会增加污水处理运行单位成本,而且运营期间难以统一管理。
4建议
小城镇建筑开发建设过程中,中水回用系统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有较多方面的因素制约着中水回用系统的设置及实施,从而降低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提出的设置中水回用系统的可操作性。为了解决以上矛盾,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从上至下形成配套的产业政策和法规体系。
(2)快速发展的小城镇首先应完善集中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市政工程,这样开发建设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粪便污水可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内进行处理,以达到相关的环保要求。而开发建设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可以以优质杂排水(洗浴、盥洗等)为原水,经处理后,满足开发建设项目自身用于冲厕、绿化、道路冲洗等用水要求,从而降低中水回用系统的投资。
(3)环保管理部门、环保设计部门、工程设计部门等各部门间应加强协调,形成系统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得中水回用系统原水的来源、收集、处理和供水等工程设施组成一个有机结合体。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8.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http://wenku..com/view/e5613b7e5acfa1c7aa00cc34.html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

背景

我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20多年
了,它已成为我国最为行之有效的环境保
护制度之一。
我们目前所称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
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
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
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要进行跟踪的
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规化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
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
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在
2003年9月正式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把
现行的单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扩大到对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
国的环评制度也将由此向全局性的战略环
评方向发展。

环境评价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
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
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
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评价一般应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介入,实际上相当于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评
估。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
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评价的分类管理

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不同规模的建设单位按照规定,组织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
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这些均统称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环境评价机构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
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
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
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我单位就有具备国家颁发的甲级资质证书
的评价机构 。

环境评价的方法与内容

环评方法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总的原则
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
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制定。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评价因子

 大气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SO2 、NO 2、TSP、PM10 和CO;

预测评价:SO2、NO2、烟尘 (粉尘)、甲苯、二甲苯。
 水环境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BOD5、溶解
氧和氨氮;
预测评价:COD、BOD5、氨氮。

 噪声评价因子:Laeq dB 和最大声级。
 生态评价因子:绿化面积、生态适宜度、生态
满意度。

----------------------- Page 11-----------------------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

大气 水
(1)燃气锅炉 (1)工业废水
(2)燃气焚烧炉和焊 (2)生活污水
装车间 噪声
(3)喷漆间及烘干室 (1)运输
(4)汽车调试及试车 (2)设备
(5)流动源车辆  固体废物

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大气: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水体:1999年和2000年潮白河下段分别
为Ⅴ类和超Ⅴ类水体;2001年后,潮白
河和月牙河断流。项目区地下水质较好。
生态:项目区目前主要为城乡过渡带的
农业景观区,农业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
声环境:项目区北侧声环境较差。其它
区域声环境良好。

评价区污染现状

大气: 河南村、临河村和王家场村居民
燃煤排放大气污染物。
水: 居民和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为430.58
万t/a。
 固体废物: 居民和企业所产生的生活垃
圾和燃煤炉渣,总排放量为5.33万t/a。
噪声: 主要来自居民生活噪声和道路交
通噪声。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燃天然气锅炉和焚烧炉排放的SO 和烟尘对周
2
围环境影响较小, NO 有一定影响,因而要采
2
取一定措施。生产工艺废气中的粉尘、甲苯和
二甲苯的预测浓度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对周围
环境影响不大。
 项目建成后,进出机动车排放一定量的尾气污
染物。目前北京市正在逐步加大对机动车污染
的控制,要求所有上路的机动车排气都要达到
欧洲2#标准,因此机动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
该不大。

噪声影响预测

 各企业入住后,其厂界噪声均可达到 《工业企
业厂界噪声标准》。因此,工业小区各边界亦
可达到上述标准, 设备噪声对区外的敏感目标
影响很小。
 园区建成后,进出园区道路的主要是各类运输
卡车和商业办公车辆,对于各入住企业的办公
区、职工生活区和距离最近的河南村(距园区
30m),单车噪声的影响都很小。
 界外交通噪声对工业小区布置在临近道路一侧
的商服、办公设施有较大影响,必须采取降低
道路噪声的防护措施。

水环境影响分析

废水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
各企业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
管网,最终进入顺义区污水处理厂。其
中各污染物指标符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
厂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中水长期灌溉绿地,地下水下游方向污
染物浓度上升幅度很小,不会影响地下
水的饮用功能。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项目区建成后将成为完全的城市生态系统,虽
然植被类型与现状比没有本质的差别,但因绿
化树种多样化、呈多层次性,会使生态系统功
能得到完善。
 生态适宜度分析:项目区适宜开发成为工业用
地,但工业布局受到高压线的限制。
 生态满意度分析:仁和工业小区建成后的生态
满意度值为54.8,处于中等水平,说明项目区
整体功能与布局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
要。

污染物总量控制

大气总量控制的定量计算

采用目标浓度控制法:考虑区域外企事业
单位和居民对于工业小区内大气环境的污
染贡献量,将其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对工业
小区贡献的浓度值进行叠加。求出小区污
染物的浓度余量,即上述叠加值与环境二
级标准的差值,作为总量控制目标。
总量控制目标值:SO 、烟尘、粉尘、甲苯
2
和二甲苯分别为11.514t/a、2.062t/a、
0.375t/a、0.625t/a和48.55t/a。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o 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排放总量控制
此方法依据小区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技术经济
条件,确定可排放的废水水质,并通过类比调查
确定废水量,从而计算出小区总量控制指标。
o 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项目区现状化肥淋失、土壤有机氮流失、居
民区废水及鱼塘排水等因素确定排放量,以现状
排放量不增加作为总量控制目标。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值

污染物 COD NH -N
4

排放总量
84.77 17.75
(t/a)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焊装车间和总装车间废气由排气筒排放。
喷漆(补漆)间安装水旋式漆雾处理装置,
处理效率要达到95%以上,排气筒高度不
能低于20m。烘干室内产生的有机废气应
采用焚烧方法加以处理,保证对甲苯和
二甲苯的去除率大于98%。焚烧炉烟囱
高度不能低于15m。
加强车辆管理,减少车辆的尾气污染物
排放量。

水环境保护措施

 本报告建议园区统一建造污水处理厂。
o 各生产企业先对各自废水进行预处理,再将
其送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至少要达到4800t/d,污水处理工艺可选择
接触氧化法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中的一种。
 在工业小区内设立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
水回用于园区绿化降尘。修建贮存池用以贮存
不能回用的达标废水,同时可作为一个生态景
观,提高区域的环境质量,还能收集降水。多
余的达标废水可向南排入月牙河。

声环境保护措施

锅炉房建在周围受感人群少的地点,锅
炉及锅炉房内其它有关设备设施安装时
注意采用吸声、隔声、消声、隔振等噪
声控制措施。
对于工业企业的噪声,要注意采取局部
噪声控制措施和隔振措施。
在工业小区北侧双河路南侧建设30 m宽
的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以乔灌为主
的绿化带。公共设施用房临街一侧安装
隔声窗。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可由环卫部门全部用封闭车定
期清运到顺义区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
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定点堆
放,堆存场地采取防渗、防雨措施,并
采取防止散落、飞扬等措施以避免二次
污染问题。
对含有重金属等危险废物的工业固体废
物和干污泥,单独贮存,并送至危险废物
处理中心。

环境经济分析

 投资与经济效益
总投资1.3亿元,主要建设汽车配套产业,效益
可观
 环境损益分析
 环保投资估算
环保投资包括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所有
基建费用、运行费用和设备费用。本项目主要
为污染物处理、绿化及节约资源等方面。环保
投资占该工程建设投资的比例为10%, 完全能
够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环境监测计划

 (1)大气监测
1)废气污染源监测
2)环境空气监测
 (2)废水监测
 (3)环境噪声监测

阅读全文

与中水回用环评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吸水树脂中的丙烯酸 浏览:898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浏览:86
超滤直饮机为什么没有废水 浏览:813
可乐加牙膏能去水垢吗 浏览:840
除垢柠檬酸弄到脸上 浏览:776
污水厂需要认识什么 浏览:736
污水沉淀池发酵多少天 浏览:83
污水泵站有什么优点 浏览:154
一刀传怎样快速提升灵器 浏览:130
洗砂废水刑事 浏览:230
反渗透滤芯50加仑什么意思 浏览:570
宁波知名污水处理公司有哪些 浏览:859
空气净化器怎么调节静音 浏览:612
化学pen树脂 浏览:557
净水机滤芯怎么安装 浏览:751
南宝树脂厂 浏览:30
净水机怎么按在厨房 浏览:344
二次蒸馏水相当于多少级水 浏览:207
美的净水器不停工作怎么办 浏览:475
污水管内部防腐层怎么分 浏览: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