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生物处理各方式优缺点对比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技术比较表
氧化沟 生物接触氧化法 A/O法
技术适用性 国内外使用情况,水量、水质的适应程度 运行管理复杂, 国外采用较多,适应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差 运行管理简单,国内外采用较多,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与深度处理 运行管理复杂,国内外采用较多,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差,适应大中小规模污水厂
二 水质目标
出水水质 满足污水排放标准的保证率 出水水质好,对于工业废水处理运行缺乏经验,且运行复杂,工程实例少 适用于处理难生化降解的低浓工业废水,出水水质好 适合一般城市污水,出水水质好,能高效脱氮,污泥产量小且稳定。污泥无需消化
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 气温、水温、营养、水量变化等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出水水质稳定,对外界条件变化适应性较强 出水水质稳定,对外界条件变化适应性好 出水水质稳定,对外界条件变化适应性强
三 工程实施
分步实施 分步实施的可能 可分组实施 可分组实施 可分组实施
施工难易 施工的难易程度 容易 容易 容易
占地面积 处理万吨水量占地 ≤8亩 ≤8亩 ≥12亩
四 环境影响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指噪声及臭味等 噪音及臭味低 噪音及臭味低 噪音及臭味低
污泥的影响 污泥的产量及稳定性 污泥量小,污泥稳定性好 污泥量小,污泥稳定性好 污泥量略多,污泥稳定性好
五 运行管理
运转操作 指运行和操作的方便程度 运行复杂,需根据水质调整,对员工技术要求高。 简单 简单
维护管理 设备维修难易及工作量 设备多,系统复杂,维修量大 设备较少,维修要求相对低 设备较少,维修要求相对低
Ⅱ 5种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
欢迎探索污水处理的神奇领域!活性污泥法,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为污水净化提供了多种高效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五种主流的活性污泥处理法,领略它们的卓越性能和独特魅力。
SBR法,即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其运行方式独具匠心,采用间歇曝气模式。这种工艺的核心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反应池,无需复杂的污泥回流系统。它的优点显著,如工艺简单节省费用,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高效进行,同时具备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特别适用于抵御突发负荷冲击,处理能力强大。
CASS法是对SBR法的创新,增加了选择器和污泥回流设施,优化了时序,提升了稳定性和效率。CASS反应池的特点在于其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各类污水,而且操作灵活可靠,处理构筑物少,流程设计简洁。
AO工艺,即厌氧-好氧工艺,巧妙地将脱氮和除磷任务分配在两个阶段。它简化了系统,节约了碳源,好氧段进一步去除有机物,缺氧段则有助于减轻好氧池压力。这种工艺的运行费用低,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AAO法,或称A2/O法,是污水处理的高效之作。它以同步处理氮和磷著称,运行简便,无需额外投药,污泥稳定且富含磷,为后续的肥料利用提供了可能。它的优势还在于水力停留时间短,抑制了丝状菌的过度生长,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氧化沟,作为活性污泥法的创新,以其封闭沟渠式设计,展现出独特的水力流态。它不设初沉池,有机物去除彻底,且污泥稳定,操作灵活。通过溶解氧梯度设计,氧化沟实现了N和P的有效去除,为环保增添了一份稳健与高效。
以上五种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各有千秋,无论是处理效率、成本控制还是环境友好性,都展示了污水治理的科技实力。绿缘环境作为环保领域的专业伙伴,始终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废水处理设备和技术支持,期待与您携手共筑绿色地球。
Ⅲ 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了那些技术
一、生物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常见的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1. 活性污泥法的使用量是最大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所需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缺点是对冲击负荷适应力差、但是构筑物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
2. 生物膜法运行管理方便、剩余污泥小、操作稳定毫克,缺点是活性生物人为控制难、运行灵活性差、出水澄清度低。
3. AO工艺法也被称为厌氧好氧工艺法,AO工艺法效率高、流程简单、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缺点是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二、物理污水处理法
物理污水处理法常用到的方法有沉淀法、过滤法、气浮法、离心分离和磁力分离。
1. 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的作用,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沉淀法的优点是耗能少、工艺成熟稳定,操作简单,缺点是占地大 ,对产生的沉淀污泥,需要反复沉淀,才能进行污泥脱水。
2. 过滤法是利用介质截留悬浮物,常用到滤网、筛网、纱布、格栅等过滤材质或设备。过滤法的局限大,对于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难以处理,所以需在过滤之后加设其它设备进行处理。
三、化学法
常见化学处理污水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沉淀法。
1. 混凝沉淀法是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混凝沉淀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浊度、色度等感官指标,又可以除去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
2. 中和法通过化学方法使酸性废水中氢离子与外加氢氧根离子,或使碱性废水的氢氧根离子与外加氢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生成可以溶剂或难溶解的其它盐类,从海消除其有害作用。
3. 化学沉淀法是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使它和废水中欲去除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使污染物分离除去的方法。不过经过化学沉淀法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污染。
Ⅳ 求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法与厌氧微生物污水处理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求至少列举三点。
1,好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就是在充分供氧或者供气的条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或兼性好氧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的处理过程。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在细菌生命活动过程中被同化、吸收,转化成增殖的细菌菌体部分,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氧化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硝酸根离子等),并释放能量供细菌等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在断绝氧气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转化成比较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或有机物(如甲烷)的处理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厌氧生化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应用范围广:由于供氧限制,好氧法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也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有些有机物,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酮和某些偶氮染料等,用好氧生物处理法难以降解,但用厌氧生物处理可以降解。
②能耗低: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有机物浓度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产生的沼气还可以作为能源。废水有机物达到一定浓度后,沼气能量可以抵偿所消耗的能量。
③负荷高: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kg/(m³.d),而厌氧法为2~10kg/(m³.d),高的可达50kg/(m³.d).
④剩余污泥数量少,浓缩性、脱水性良好:好氧法每去除1公斤BOD将产生0.4~0.6公斤生物量,而厌氧法去除1公斤COD只产生0.02~0.1公斤生物量,其剩余污泥只有好氧法的5%~20%。
⑤氮、磷的营养需要量较少:好氧法一般要求BOD:N:P为100:5:1,而厌氧法的BOD:N:P为100:2.5:0.5,处理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所需投加的营养盐量较少。
⑥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等。
⑦厌氧活化污泥可以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转。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在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能较迅速启动。
但是,厌氧生物处理法也存在一些缺点:第一,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时间比好氧设备长;第二,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作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厌氧处理后再串联好氧处理;第三,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Ⅳ 污水生物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原理,处理系统的组成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1、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法是一种最古老的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工业污水处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沼气池与沉淀池,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曝气池停留的过程中,曝气池中的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并且在曝气池中被氧化成无机物,然后在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后的部分活性泥需要回流到曝气池中。该工艺的优点有: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负荷高,池的容积小,耗电省,运行成本低。该工艺的缺点有:普通曝气池占地多,建设投资大,满足国家标准相关指标范围小、易产生污泥膨胀现象,磷和氮的去除率低。
2、A/O法:A/O法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中
A代表Anoxic(缺氧的),O代表Oxic(好氧的)。A/O法是一种缺氧----好氧生物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增加好氧池与缺氧池所形成的硝化----反硝化反应系统,很好的处理了污水中的氮含量,具有明显的脱氮效果。但是此硝化----反硝化反应系统需要得到很好的控制,这样就对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这也成为了该工艺的一大缺点。
3、A2/O法:A2/O法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中A2,即A-A,前一个A代表Anaerobic(厌氧的),后一个A代表Anoxic(缺氧的);O
代表(好氧的)。A2/O是一种厌氧—缺氧—好氧工业污水处理工艺。A2O法的除磷脱氮效果非常好,非常适合用于对除磷脱氮有要求的工业污水处理。因此,在对除磷脱氮有特别要求的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一般首选A2/O工艺。
4、A/B法: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简称,该工艺没有初沉淀,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并分别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停留时间约为20~40min,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识,负荷较低。AB法中A段效率很高,并有较强的缓冲能力。B段起到出水把关作用,处理稳定性较好。对于高浓度的工业污水处理,AB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并有较高的节能效益。尤其在采用污泥消化和沼气利用工艺时,优势最为明显。但是,AB法污泥产量较大,A段污泥有机物含量极高,因此必须添加污泥后续稳定化处,这样就将增加一定的投资和费用。另外,由于
A段去除了较多的BOD,造成了碳源不足,难以实现脱氮工艺的要求。对于污水浓度低的场合,B段也比较困难,也难以发挥优势。 总体而言,AB法工艺较适合于污水浓度高,具有污泥消化等后续处理设施的大中规模的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且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而对于有脱氮要求的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一般不宜采用。
5、SBR法:SBR法是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间歇式操作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也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反应机理及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只是运行操作方式不尽相同。SBR法与传统的水处理工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以时间顺序来分割流程各单元,
以时间分割操作代替空间分割操作,非稳态生化反应代替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代替动态沉淀等。整个过程对于单个操作单元而言是间歇进行的,但是通过多个单元组合调度后又是连续的,在运行上实现了有序和间歇操作相结合。
Ⅵ 废水生物处理法分类
废水生物处理主要分为需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大类别。需氧生物处理法是借助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废水中复杂有机物的过程。污水中的常见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合成洗涤剂、脂肪、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等,这些有机物可用COHNS顺序表示。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细胞通过酶催化,如氧化还原酶、水解酶等,将有机物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产物,同时释放能量。
厌氧生物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污泥,如污水处理后的沉淀污泥,也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可利用的能源,如中国广泛使用的沼气池。消化后的污泥更易于处理,体积减小,病菌减少,臭味减弱,且肥分变得易于吸收。
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解酶分解有机物;第二阶段,产酸菌降解产物为挥发性有机酸;第三阶段,甲烷菌将挥发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厌氧消化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势以保证微生物活动正常。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温度有不同要求,例如中温消化菌适应17-43℃,高温消化菌在50-55℃效果最佳。
近年来,厌氧消化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如屠宰场废水、肉类加工废水等,相比需氧生物处理法,成本更为经济。生物处理废水的具体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土地处理系统和污泥消化等。
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成分已愈来愈复杂。 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运用微 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 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 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废 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 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 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 理技术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操作管 理方便可靠和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而备受人们 的青睐。
Ⅶ 污水处理中生物法有哪几种
1. 活性污泥法
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是一种回由无数细菌答和其他微生物组成的絮凝体,其表面有一多糖类粘质层。活性污泥法就是利用这种活性污泥的吸附、氧化作用,去除废水澡的有机污染物。
2.生物膜法
污水连续流经固体填料(碎石、塑料填料等),在填料上就会生成污泥状的生物膜,生物膜中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起到与活性污泥同样的净化污水的作用。
3.自然生物处理法
利用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不加以人工强化或略加强化)处理废水的技术。其主要特征是工艺简单,建设与运行费用都较低,但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主要的处理技术是稳定塘和土地处理法。
4. 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有机污泥、某些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理的工业废水,如屠宰场、酒精厂废水等适宜于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用于厌氧处理的构筑物最普通的是消化池,最近一、二十年来这个领域有很大发展,开创了一系列新型、高效的厌氧处理构筑物,如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转盘、挡板式厌氧反应器以及复合厌氧反应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