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中bod\cod的含量是多少
BOD5/COD指标是5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标专。
BOD代表可以属被微生物分解的部分,COD可以认为是全部污染物,这样B/C就可以代表可被微生物分解部分的比例,也就是可生化部分了,一般B/C大于0.3就表示可生化行还不错。
至于你说的污水中bodcod的含量是多少,不同的污水含量肯定不同,生活污水的bodcod比值大概在0.4左右。
那些冶炼废水的bodcod就很低了,通常都在0.1以下。
希望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 O(∩_∩)O~
㈡ 为什么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标BOD5/COD,在 0.35 以上就不必水解酸化
B/C在0.35以上未必不用水解酸化。
楼主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一般而言生活污水的B/C比在内0.35左右,可生化性较容强,不需要水解酸化,直接生物降解即可,但是要考虑到实际水样中,大分子物质对水质COD的贡献率来参照,比如苯等大分子链物质,不经过水解酸化,微生物是无法吸收的,如果占一定比例,超过处理目标COD值则无法达标。比如原水COD2000,B/C比0.4,苯环给COD的贡献是100,没有水解酸化,微生物即使全部处理掉其他物质,如果按60的排放标准,还是没有办法完成的。不过也有种可能,就是可以通过铁碳床、芬顿等工艺取代水解酸化过程。
㈢ 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是如何规定的
一般考虑废水的B/C,如果在0.3以上,可认为可生物处理,如果低于0.2,基本可不用考虑生化处理,在0.2~0.3之间尝试如何提高B/C——水解酸化,高级氧化等。
(3)污水处理中的可生化比是多少扩展阅读:
模拟实验法是指直接通过模拟实际废水处理过程来判断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的方法。根据模拟过程与实际过程的近似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培养液测定法和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1、培养液测定法
培养液测定法又称摇床试验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一系列三角瓶内装入某种污染物(或废水)为碳源的培养液,加入适当N、P等营养物质,调节pH值,然后向瓶内接种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或经驯化的活性污泥)。
将三角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模拟实际好氧处理过程,在一定阶段内连续监测三角瓶内培养液物理外观(浓度、颜色、嗅味等)上的变化,微生物(菌种、生物量及生物相等)的变化以及培养液各项指标:pH、COD或某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2、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模拟生化反应器法是在模型生化反应器(如曝气池模型)中进行的,通过在生化模型中模拟实际污水处理设施(如曝气池)的反应条件,如:MLSS浓度、温度、DO、F/M比等,来预测各种废水在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去除效果,及其各种因素对生物处理的影响。
由于模拟实验法采用的微生物、废水与实际过程相同,而且生化反应条件也接近实际值,从水处理研究的角度来讲,相当于实际处理工艺的小试研究,各种实际出现的影响因素都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体现,避免了其他判定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且由于实验条件和反应空间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模拟实验法与培养液测定法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说明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
但正是由于该种判定方法针对性过强,各种废水间的测定结果没有可比性,因此不容易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而且小试过程的判定结果在实际放大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误差。
㈣ 怎样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
污水可生化性评价是处理污水时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比值法、瓦勃呼吸仪测定法、微生物呼吸速率法、脱氢酶活性法、亚甲蓝毒性测定法、模拟实验法和综合模型法等。
在工程实践中,BOD5/CODcr比值法被广泛应用于快速评估污水可生化性。这一比值能够初步判断污水是否适合进行生物处理。当比值大于0.3时,污水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适合生物处理工艺。若比值小于0.3,则需要通过适当的预处理,以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之后才能进行生物处理。
具体来说,BOD5/CODcr比值的判断标准如下:比值大于0.58时,污水可以完全生化处理;比值在0.45至0.58之间时,污水的可生化性良好;比值在0.3至0.45之间时,污水可以进行生化处理;比值在0.2至0.3之间时,污水的生化处理较为困难;当比值小于0.2时,污水不易通过生物处理进行有效净化。
这些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通过科学、准确地评估污水的可生化性,可以为后续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提供有力支持,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效率。
㈤ 生活污水的各项指标一般多少
生活污水的各类指标通常如下:
BOD5(生物化学需氧量): 污水平均浓度应小于或等于200mg/L,它表示20℃下5天内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的溶解氧,是衡量污水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CODMn/CODCr(化学需氧量): CODMn和CODCr的浓度分别控制在100mg/L和50mg/L以下,前者简单快速测定,后者近似总有机物量。BOD/CODCr的比值可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理想的比值为0.3以上。
SS(悬浮固体)和TS(蒸发残留物): 分别代表平均浓度200mg/L和700mg/L,前者主要由悬浮物和胶体组成,后者包括溶解性和悬浮物两部分。
VTS/VSS(灼烧碱量): 平均浓度通常为450mg/L和150mg/L,反映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
氮、磷含量: 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浓度分别为35mg/L、15mg/L、20mg/L、0mg/L和10mg/L/3mg/L/7mg/L,氮磷对生物处理和水体富营养化有直接影响。
PH值: 一般在6.5~7.5之间,过酸或过碱的废水需调整,对处理和环境有显著影响。
碱度(CaCO3): 平均浓度为100mg/L,表示污水的酸碱中和能力。
除了以上基本指标,还需考虑活性污泥指标如沉降比、体积指数等来评估污泥活性。污水排放标准则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行业要求,可能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特定的排放标准。
㈥ 污水不可生化,难生化,可生化的BOD/COD的范围是多少
传统理论认为
BOD/COD>0.3的污水 视为可生化
0.2-0.3之间为难生化
<0.2为不可生化
BOD/COD比值越高越,可生化性越好
这些只是理论上,碰上一些较特殊的水,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㈦ 污水处理中,BOD/COD的值要大于多少才算可生化
一般说0.3可生化性就比较可以了
㈧ 污水生化处理中,BOD/COD比值与处理效率的关系
BOD 是生化需氧量;COD是化学需氧量;两者的比值要求大于0.3.如果低于0.3,污水回不可生化。
只得答向污水中投加碳源(包括大粪、工业葡萄糖、尿素等)以提高BOD,微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
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率只有83%到顶。如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率可达95%机以上。(此实验的数据我在实验室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