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 哈尔滨污水处理厂有几个、具体地点在哪里
这个污水厂都在郊区,就是在各个水源的总排口处,你可能要他们的办事处的地址和电话吧?
『贰』 城市污水最后流到那里了
一般城市生活污水会由污水排放管道统一汇集到城市污水处理中心,由污水处理中心统一处理后,在检验各项指标符合排放指标后在排入江河里,工业污水一般时有工厂附设的环境监测控制部门处理后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在这些环节中,省、市环保部门可能随时、随机进行抽检,所以一般要求比较严格。这是我们在哈尔滨清华同方污水处理厂中了解到的。
『叁』 哈尔滨市节约用水条例第四章 再生水和雨水利用
哈尔滨市的节约用水条例在第四章中着重强调了再生水和雨水的合理利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并纳入节约用水规划的再生水、雨水利用发展规划,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推动再生水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
政府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投资这类项目,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确保再生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达标。再生水供水区域内的单位有义务按照规划使用再生水,以增加有效水资源。
特定规模的建筑如大型宾馆、机关、科研机构等,以及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法律要求必须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现有建筑如条件允许,也应逐步配套建设。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时,必须包含再生水利用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城乡规划部门在审批时将对此进行严格的审查。
建设单位在获得许可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将设计备案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时,绿地、道路和停车场等项目也需配套建设雨水渗透设施,优先使用再生水和雨水以节约水资源。
总的来说,哈尔滨市的条例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再生水和雨水的有效利用,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3)哈尔滨城镇污水处理厂几年工程扩展阅读
《哈尔滨市节约用水条例》经2011年3月15日哈尔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2011年4月14日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批准,2011年4月18日哈尔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公布。该《条例》分总则、用水管理、取水管理、再生水和雨水利用、法律责任、附则6章57条,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2002年10月23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哈尔滨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予以废止。
『肆』 污水处理厂安全事故案例盘点
在污水处理厂快速发展的十年中,发生了诸多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主要源于硫化氢气体、沼气、病菌和寄生虫卵等风险。硫化氢气体,这种剧毒且具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轻度接触可能导致头昏、乏力,中度接触则会引发更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长期接触则会导致嗅觉减退和神经衰弱。在污水处理厂的各个车间,特别是难以通风的管道井底、池底,硫化氢气体的浓度非常高。另外,污泥消化池中产生的沼气,即甲烷,虽无色无味,却易燃易爆,对环境构成极大威胁。污水中还藏匿着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卵,一旦不慎接触,将对人造成伤害。
污水处理厂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非正常运行状况下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原污水排放、污泥膨胀、氯气泄漏、沼气泄漏、恶臭物质排放等。这些事故可能导致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甚至因地震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污水管道、处理构筑物损坏,造成大量污水外溢。活性污泥的异常情况,如污泥膨胀或解体,也会导致处理效果降低。此外,恶臭气体的处理装置运行不正常,以及消毒用液氯泄漏等,都是潜在的环境风险。
以下是几个实际发生的事故案例:
案例一:2017年5月,河北辛集一皮革厂污水处理系统发生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住院治疗。事故原因是企业污水处理厂检修过程中,职工在更换曝气池电机时未采取防护措施,导致硫化氢气体积存发酵产生中毒。
案例二:2017年5月,广西南宁萧山宾阳县大桥金玉纸业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发生在清理废水回收池时。
案例三:2015年6月,哈尔滨某污水处理厂发生集体中毒事故,导致27人反应异常,幸得及时救治,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到位和紧急救援响应机制不健全。预防措施包括确保人员在接触硫化氢环境时使用防护装备,制定明确的应急预案,定期检查设备的严密性,设置氯气报警装置和事故废气收集设施等。
为了应对可能的风险,污水处理厂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此外,应定期检查消化池、沼气罐及管道系统的安全性,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对于液氯泄漏,应设置专门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在进行消毒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盐酸腐蚀地面,并确保有足够的围堰容量。
多瑞电子提醒:在所有工作中,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是首要任务。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多瑞电子微信号。
『伍』 哈尔滨围绕宜居确定一批城建项目地铁一期工程明年开工
记者从12日召开的哈尔滨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悉,广大市民期盼已久的哈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建设将在明年内启动。
据了解,已获国务院批准的哈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建设期为10年,规划期内将完成一号线哈尔滨铁路东站至哈尔滨铁路南站和三号环线,总长45.53公里,其中利用已建成的防空隧道工程10.1公里。先期实施的一期工程,主要建设一号线中的哈尔滨铁路东站至医大二院路段。
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在本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哈市三环西桥建设工程、哈尔滨火车站综合改造和外延性道路打通工程、何家沟群力污水处理厂、平房污水处理厂、西南部集中供热、华能热源扩建、内河清水水源建设工程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将在明年启动。哈市还将配合铁道部推进哈西火车站和哈大客运铁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