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是确保水资源清洁和高效利用的关键过程,主要分为两大类:纯水制备和污水处理。其中,纯水制备关注出水水质,而污水处理则侧重于处理原水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和环保要求的提升,中水回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工业领域。中水回用,指的是将小区或企业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特定标准后,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和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生活污水,只要涉及到回收利用,都可称为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预处理、回用系统和辅助系统。预处理环节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原水中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质,使其接近自来水或地表水标准,这一环节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原水的污染成分和浓度。回用系统则采用超滤或其他过滤方式,结合核心处理设备进行水处理,以满足特定用途的需求。这些核心设备包括软化器、一级RO、二级/EDI、纳滤和抛光树脂等,分别用于简单清洗、接近市政自来水、达到纯化水或高纯水标准、脱色和超纯水制备等。辅助系统则根据回用标准和细节要求,进行消毒杀菌等处理,确保水质安全。
中水回用系统集成了催化氧化、物化、生化、膜分离等多种技术,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综合系统。预处理和回用系统之间存在紧密关联,预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回用系统的运行压力。例如,在处理超声波清洗废水并实现零排放时,需通过物化处理“混凝沉淀”工艺,之后进入中水回用设备,最后通过蒸发器完成浓缩液的结晶。
在设计中水回用及零排放系统时,需要考虑废水的特性,如COD、SS和pH含量高,以及可能存在的油脂等污染物。因此,采用物化处理“混凝沉淀”工艺流程是合理的解决方案。之后,废水将经过多级过滤和单效蒸发器处理,以确保水质满足特定用途需求。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系统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增强了环境保护,但同时也对企业的环保设备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而言,中水回用和零排放是大势所趋,具有长远的环保和社会效益。
2. 超滤设备的超滤概念
超滤膜被大量用于水处理工程。超滤技术在反渗透预处理、饮用水处理、中水回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滤技术在酒类和饮料的除菌与除浊,药品的除热原以及食品及制药物浓缩过程中均起到关键作用。
超滤过滤孔径和截留分子量的范围一直以来定义较为模糊,一般认为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1微米,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 cut-off, MWCO)为1,000-1,000,000 Dalton。严格意义上来说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01微米,截留分子量为1,000-300,000 Dalton。若过滤孔径大于0.01微米,或截留分子量大于300,000 Dalton的微孔膜就应该定义为微滤膜或精滤膜。
一般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标称截留分子量为30,000-300,000 Dalton,而截留分子量为6,000-30,000 Dalton 的超滤膜大多用于物料的分离、浓缩、除菌和除热源等领域。
超滤膜的形式可以分为板式和管式两种。管式超滤膜根据其管径的不同又分为中空纤维、毛细管和管式。市场上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基本上以毛细管式为主,个别工程中使用的中空纤维(内径0.1-0.5mm)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实际上应属于微滤膜。
将超滤膜丝组合成可与超滤系统连接的组件称为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分为内压式、外压式和浸没式三种。其中浸没式超滤膜过滤的推动力是膜管内部的真空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对于过滤精度要求较高的超滤膜,这一压力差通常不易满足所需过滤推动力的要求,因此浸没式的组件形式比较适合于过滤精度较低的超滤膜或微滤膜。外压式超滤在正冲与反冲时,膜表面液体的流速极不均匀,影响膜表面的冲洗效果,因此常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还是内压式组件结构较具有优势。
3. 什么是中水回用,中水回用处理技术是什么
中水回用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处理方式
按用途分类
1. 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
2.
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3.工业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将达到外排标准的工业污水进行再处理,一般会加上软化器,RO,EDI/混床等设备使其达到软化水,纯化水,超纯水水平,可以进行工业循环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本,保护环境的目的。
按处理方法分类
1. 物理处理法
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蒸发热法:适用于任何水质。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稳定性高,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不因水质波动而影响设备运行。
2. 物理化学法
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 生物处理法
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如图所示)、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4. 中水回用的一般采用什么原理
中水回用一般采复用制的方法有:一、物理处理法: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二、物理化学法: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三、生物处理法: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汉科梦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现代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离装置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有效截留,替代二沉池,使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生物量)大大提高;实现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别控制,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在反应池中不断反应、降解。
5. 请问超滤设备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都有什么
超滤设备利用超滤膜的特点,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达到回用的标版准,从而达到水资源的权循环使用。这样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1、生活污水处理
城市的污水处理,可采用超滤膜技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较好,可用于中水回用,且反应器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低,可广泛应用于小区中水回用。
2、含油废水处理
含油废水存在的状态分三种: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前两种较容易处理,可采用机械分离,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等处理使分降到很低,但乳化油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气同样作用的有机物,油分以微米级大小的离子存在水中,重力分离和粗粒化法都比较困难,超滤膜能达到目的,他使水和低分子有机物透过膜,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3、食品工业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