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熬中药净水器水可以吗
不可以!最好是用砂锅来进行煎药!
B. 把中药熬成蒸馏水最喝效果怎么样
效果不一定。蒸馏水就是将水蒸馏、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此时水是比较纯净的,如果药物成分不能随水蒸发,那基本没药效。
C. 中药蒸馏出来的蒸馏水,会不会有中药味
效果不一定。蒸馏水就是将水蒸馏、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此时水是比较纯净的,如果药物成分不能随水蒸发,那基本没药效。
D. 蒸馏水最干净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蒸馏出去的全是一些水分,留下来都是杂质,所以收集下来的蒸馏水都是比较干净的。
E. 小分子药物合成会用到什么实验仪器
这个范围太广泛了,看是要合成什么用什么方法,实验的设备仪器很多种类。
现代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烧杯、蒸发皿、坩埚、酒精灯、布氏漏斗、洗气瓶、干燥管、托盘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量气装置
化学仪器
主词条:化学仪器
胶头滴管,集气瓶,烧杯,试管,量筒,酒精灯,铁架台,药匙,试剂瓶,烧瓶,长颈漏斗,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量杯等
分离物质的仪器
(1)漏斗
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液。也用于萃取分离。
(2)洗气瓶
中学一般用广口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装配。洗气瓶内盛放的液体,用以洗涤气体,除
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
(3)干燥管
电化学类
酸度计 电导率仪 溶氧仪 离子计 滴定仪 红外水分测定 在线分析仪 电极 多参数分析仪
天平衡器
精密天平 电子台秤 分析天平 微量天平 机械天平
扭力天平 架盘天平 静水天平 液体比重天平
培养箱
电热培养箱 生化培养箱 振荡培养箱 光照培养箱 霉菌培养箱
隔水培养箱 厌氧培养箱 恒湿培养箱 CO2培养箱
干燥箱
鼓风干燥箱 电热干燥箱 真空干燥箱 红外干燥箱 冷冻干燥机 烘干器
光谱仪器
分光光度计 紫外光度计 火焰光度计 原子吸收计 农药残测仪显微镜
视频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
电炉
箱式电阻炉 万用电炉 封闭电炉 程序电炉 电热板 电热套药品仪器
基因扩增仪 药物溶出仪 智能崩解仪 片剂硬度计 紫外分析仪 澄明度检测 中药粉碎机
光学仪器
白度仪 浊度仪 光泽度计 糖度阿贝仪 数字熔点仪 自动旋光仪 光学应力仪 余氯比色计
生化分析
电泳仪 电泳槽 离心机 移液器 超级恒温槽 超声波清洗 电位滴定仪 微波消解仪器 分离层析仪
反应仪器
培养摇床 胶体磨机 振荡器 研磨机 高速分散机
磁力搅拌器 电动搅拌机 真空泵 旋转蒸发器 数显水浴锅
水分测定仪 剪切乳化机 水浴搅拌机 高速粉碎机
物性测定仪器
旋转粘度计 数字粘度计 涂4 粘度杯 反应力仪 数显熔点仪 硬度计试验箱
人工气候箱 盐雾试验箱 老化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
除湿净化仪器
蒸馏水器 纯水器 除湿机 通风柜 超净工作台 高压灭菌器 生物安全柜
计量检测仪器
刮板细度计 红外测温仪 转子流量计 黑白格板 铁钴比色计
薄膜测厚仪 风速计 漆膜涂布器 接触转速计
石油检测
法残炭试验 馏程试验器 石油试验器 锈蚀试验器 凝点试验器 针入试验器 水份试验器 恩氏粘度计 石油粘度仪
还有一些稍微大一些的仪器:验室离心机、热分析仪器、动力测试仪器、真空仪器与装置、电泳仪、铸造测试仪器、应变测量仪、、土工测试仪器、声学仪器、
F. 怎样用锅子蒸中药,具体步骤
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医院的中药煎药室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作为煎药容器。那么,在熬煎中药的过程中,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吗? 专家说:“中药在熬煎的过程中,有些细节确实会影响到药效,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细节1:手别碰药
这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买回来的中药,大多是用纸包包着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小包装。把药放进煎药容器时,许多人的手会碰到中药,殊不知,这个动作有时就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如果此时手上涂过护手霜或带有香皂的芳香气味,更是对中药的一种污染。因此,最好不要用手接触中药,应直接将其倒进容器内。
细节2:别用铁锅
煎药容器以砂锅和陶罐为最好;玻璃容器、搪瓷容器 (完好无损的)次之;铁锅、铜锅、铝锅和锡锅不能用来煎药。指出:“这是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由于铜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并会使药液带有铁锈味,影响药效的发挥;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害;铜器受热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铜绿。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此外,有些人还会用家里烹饪用的砂锅煎药,这就要注意一定要涮洗干净,以放人清水后表面不会出现油花为宜。因为油脂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
细节3:用蒸馏水
水质同样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对煎药用水,历代名医均有严格要求,如李时珍将煎药用水就分为雨水、露水、雪水等5种,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馏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我们虽然无法像古人那样追求水质,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凉白开也可以。自来水可以加热一下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热水或开水直接煎药,要晾凉以后才可以。
许多家庭都在用装有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G. 制备中药口服液应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而不采用自来水为什么
自来水中杂质较多,可能会影响药效。
制备中药口服液应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而不采用自来水的原因是自来水有杂质离子,可能会影响口服液岁拦,比如氯离子会影响硝酸银溶液配置,因此我们在制孝辩备口服液的时候尽量不会使用自来水。
自来水中的很多矿物质本身就可能是带电离子,如Ca,Mg离子等,影响反应。所以配比溶液,化学反应一般都用蒸馏水。而且自来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溶液的纯乎慎胡度。
H. 和县那里有蒸馏水
和县化工用品店和医疗用品店里可以买到。根据查岁仿询相关公培掘开信息显示,在生活中,一般和机器,电器相关的时候,蒸馏水的作用主要是它不导电,保证机器运行稳定,延长电器使用寿命,经营范围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配雀核生物制品、医疗器械零售等。
I. 把10克药粉溶解在90克蒸馏水中药占药水的百分之几
分析:
药粉:10克
药水=药粉+蒸馏水=10+90=100克
列式:(10÷100 )*100%=10%
坚持反对答题废话多的人!
J. 执业药师2017西药学考点之药剂学的发展
(一)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国外药剂学发展最早的是埃及与巴比伦王国(今伊拉克地区),《伊伯氏纸草本》是约公元前l552年的著作,记载有散剂、硬膏剂、丸剂、软膏剂等许多剂型,并有药物的处方和制法等。被西方各国认为是药剂学鼻祖的格林(Galen,公元131~201年)是罗马籍希腊人(与我国汉代张仲景同期),在格林的著作中记述了散剂、丸剂、浸膏剂、溶液剂、酒剂等多种剂型,人们称之为“格林制剂”,至今还在一些国家应用。在格林制剂等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药剂学已有150余年的历史:1843年Brockedon制备了模印片,1847年Murdock发明了硬胶囊剂,l876年Remington等发明了压片机,使压制片剂得到迅速发展。l886年Limousin发明了安瓿,使注射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各基础学科的迅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从而使药剂学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例如,l947年有人研制成缓释制剂并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应用于临床。随着与医药科学相关的各种基础理论科学的发展,药剂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把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与药剂学的剂型相结合,产生了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如药物稳定性、溶解理论、流变学、粉体学等,促进了郑薯药剂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药剂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生物药剂学阶段:人们对药物制剂在体内的生物效应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改变了过去认为只有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才决定药效的片面看法,认识到剂型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药物的药效具有决定性影响,从而使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测定成为新药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喊穗者代谢、排泄过程及影响因素等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已受到广泛的重
视,临床药学、社会药学也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新辅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也为药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高速压片机的出现,使片剂的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了片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对片剂的辅料和制粒方法提出更高要求。经皮吸收制剂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新型促渗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药物的透皮吸收效果,离子导人法经皮吸收的研究,已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可使药物按一定规律缓慢或恒速地释放、在体内较长时问保持有效药物浓度的缓控释制剂,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在临床达到了提高药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具有给药方便、吸收快、无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的黏膜给药制剂近年来已引起高度重视,包括鼻黏膜、眼黏膜、口腔黏膜(舌下、口含)、阴道黏膜、子宫黏膜等。靶向给药制剂也取得重要成果,静脉乳剂、复合乳剂、微球制剂、纳米粒制剂,脂质体制剂等都有很大发展,其中阿霉素脂质体等三个脂质体已上市。
(二)国内药剂学的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对世界文明包括医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早在夏禹时代就制成了至今仍为常用的剂型——药酒。据历史记载,公元前l766年已有汤剂这一剂型出现,是应用最早的中药剂型之一。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及药酒等剂型的记载;在我国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公元l42~219年)中和《金匮要略》中又增加了栓剂、洗剂、软膏剂、糖浆剂等剂型,并记载了可 以用动物胶、炼制的蜂蜜和淀粉糊为黏合剂制成丸剂。公元15世纪,我国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其中收载了药物l892种,剂型40余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药剂学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曾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19世纪初到l949年之前,国外医药技术对我国药剂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引进了一些技术并建立了一些药厂(主要是进口原料加工生产注射剂、片剂等制剂),但规模较小、水平较低、产品质量较差。建国后,我国的医药事业有了飞速发展。1950年全国制药工业会议确定,在优先发展原料药以解决“无米之炊”的基础上发展制剂工业。为了适应医药工业的发展,1956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族悉物制剂研究室成立,多次召开过全国性的注射剂和片剂等生产经验交流会,促进了我国的医药制剂工业的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药用辅料的研究方面,开发了若干新材料。例如,已先后开发出稀释剂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黏合剂聚维酮;崩解剂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薄膜包衣材料有丙烯酸树脂系列产品、优良的表面活性剂泊罗沙姆、蔗糖脂肪酸酯,栓剂基质半合成脂肪酸酯等等。
在生产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进步也很大。例如,已研制成功微孔滤膜及与之配套的聚碳酸酯过滤器用于控制注射剂中的微粒性异物,显著提高了注射液的质量;设计制造了多效蒸馏水生产设备,节约能源并提高了注射用水的质量;生产并应用了更先进的灭菌设备和技术,使灭菌效果更为可靠。在口服固本制剂的生产中,广泛地推广应用新辅料,采用微粉化技术及其他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新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在片剂等生产中采用了流化喷雾制粒和高速搅拌制粒技术,使产品质量得以提高;采用薄膜包衣技术,既节约工时、材料,又提高产品质量。在缓控释制剂方面,已有一些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透皮吸收给药系统已有几个产品被批准生产;靶向、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例如脂质体、微球、纳米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