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反渗透产水量下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反渗透产水下降有下列原因:
1、反渗透膜组件堵塞,常见现象炒作压力升高,前后压差大于3公斤,浓水流量产水流量都减少。解决办法,根据厂家的清洗方法进行化学清洗。
2、反渗透膜组件性能下降,常见现象膜组件前后压差不大,浓水没有异常现象。建议更换。
3、反渗透膜组件密封圈或者连接器密封圈脱落。常见现象浓水排放增大,产水降低水质很差。解决办法更换新的密封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B. 清洗反渗透的要点
,一般清洗程序如下:
•检查清洗罐、连接管道、
保安过滤器
。如果有必要,请清洗罐和连接管道,安装新的保安过滤器滤芯。
•向清洗罐注入适量高品质RO产品水或
去离子水
。
•按稀释比例缓慢向清洗罐中注入计算的加药量,用清洗泵循环混合溶液,彻底搅拌。
•检查溶液温度,如果溶液温度低于推荐值,调节
温度控制器
将混合溶液加热到膜制造商所规定的最佳温度,需注意不要超过40℃。
•检查溶液pH值,溶液pH应在本产品规定的范围内,或由膜制造商推荐。
将调配好的
清洗液
在系统中以进水方向循环清洗30分钟~1小时(或预先设定的时间)。
•清洗时,泵的压力应足够低,以使清洗期间不产生
渗透液
。
•清洗压力及流量应按照膜制造商或系统制造商的推荐值
•对于严重的
膜污染
情况,清洗时需要进行浸泡,以保证最优效果。即先将膜循环清洗1小时后,将系统停机,使膜静置浸泡于清洗液中1~2小时,然后再次开机循环清洗30分钟。
•如果污染严重,请彻底排空第一批清洗液,以防止污染物重新附着在膜表面,然后重新配置清洗液。
•为达最佳效果,对于多段系统,每一段都必须单独清洗。
•清洗过程中,如果清洗液变浑浊或pH及温度超出了推荐值范围,则应重新配制清洗液或补充清洗剂。
•清洗完毕后,排尽清洗罐的清洗液,向清洗罐中充满干净的产品水,并用泵将产品水从清洗罐打入压力容器中,对
膜系统
进行低压循环冲洗,至少30分钟。
•将系统产品水及浓水的排放阀门打开,用原水对
反渗透系统
进行大流量低压冲洗(最大压力为0.42Μpa),时间为1小时(注:切勿打开
高压泵
)。
•系统重新投入运行后,打开产品水的排放阀运行反渗透系统(高压泵状态为开),前15~30分钟的产品水要排放掉,直到产品水清洁、无泡沫或无清洗剂,以确保产品水水质。
如果自己清洗不放心,可以找专业的清洗公司清洗
C. 制药用水中的反渗透膜消毒热水的温度是怎样要求的。
陶氏膜的一些要求发给你参考一下
HSRO热消毒卷式元件在首次使用前热水进行热稳定处理,合适的热稳定步骤如下:
● 在低压低流量条件用适当质量的净化水冲洗;
● 在很低压力下用热水作循环处理,水温小于等45℃,温水循环,最大压力45psi(3bar),膜两侧压差必须小于25psi(1.7bar)
● 将热水输入系统中,直至温度升至80℃;
● 当使用水温为45℃或高于45℃的温水或热水时,膜两侧的压差必须小于25psi(1.7bar)
● 保温60-90分钟;
● 让系统将温度降到45℃以下;
● 在很低压力下用适当质量的净化水冲洗,最大压力45psi(3bar),膜两侧压差小于25psi(1.7bar)
操作指南
在启动、停机、清洗或其他过程中,为防止潜在的膜破坏,应避免卷式元件产生任何突然的压力或错流流量变化。启动过程中, 我们推荐按照下述过程从静止状态逐渐投入运行状态:
● 给水压力应该在30-60秒的时间范围内逐渐升高
● 升至设计错流流速值应该在15-20秒内逐渐达到
● 第一小时内的产品水应该放掉不用
通用信息
● 元件一旦润湿,就应该始终保持湿润
● 如用户没有严格遵循贵干设定的操作限值和导则,有限质保将失效
● 系统长期停机时,为了防止微生物滋长,建议将膜元件浸入保护液中。标准的保存液含1.5%的亚硫酸氢钠(食品级)。
● 元件至少需使用6小时后方可用甲醛消毒杀菌。如果在6小时内使用甲醛,可能导致通量损失。
● 该膜对氯(次氯酸钠)的短期攻击有一定抵抗力,但连续接触会破坏膜,故应避免。
● 用户应该对使用不兼容的化学药品和润滑剂对元件造成的影响负责。
● 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产品水侧产生被压
D. 史密斯净水器怎么调温度
史密斯热水器水温调节的方法:
1.使用热水器前请确认是否已经注满水,电源插头是否已经连接好。
2.当水量调节开关一,因为单位时间通过热水器的水量是一定的,所有当火力调节开关调节时,水温随着火力调大而升高,火力调小而降低。
E. 反渗透膜的操作指南
1)RO装置开启之前,必须检查经预处理来水是否达到RO装置进水指示,否则设备不得投入运行。
2)在任何情况下,配镇穗RO装置周围环境温度不能低于5℃和高于40℃,水温控制在20-25℃为宜。
3)检查各管路是否按工艺要求接妥,电器线路是否完整,接线是否可靠。
4)注意检查高压、低压控制压力表上、下限控制指针的位置,高压泵进口前的低压压力表下限指针在0.05-0.1Mpa位置,打开高压泵进出口阀门,浓水排放阀门,回水阀门,打开压力表阀门,电导率仪发送阀门,关闭各取样阀。
5)检查高压泵转动部分是否灵活,如发现异常,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处理。
6)开启RO装置的总电源开关,开启电导率仪等仪表的电源开关。
7)检查各时间继电器时设定间:第一个时间旅运继电器为进水延时启动时间(设定20秒、此时间为RO系统启动时补充管道水压,此时RO前置泵工作、进水电磁阀及冲洗电磁阀打开,时间结束后高压泵启动);第二个时间继电器为膜组冲洗时间(设定60秒、此时间为RO系统冲洗膜组时间,此时RO前置泵工作、高压泵启动、进水电磁阀及冲洗电磁阀打开,时间结束后冲洗电磁阀关闭,RO系统处于正常制水状态);第三个时间继电器为膜组循环冲洗时间(设定3小时、此时间为RO系统工作过程中循环冲洗时间),此时RO前置泵工作、高压泵启动、启动系统启动开关,打开过滤器的放气阀门,待放气阀出水后,关阀门。RO前置泵给水压力应使精密过滤器出口压力指示在0.10-0.3Mpa范围内。
8)利用RO前置泵给水压力,使水通过高压泵进入反渗透组件数分钟,以排除组件及管路的空气。关闭RO膜进水压力控制阀。
10)再次确定浓水控制阀是位于打开位置。
11)缓慢地打开进水压力控制阀(进水压力低于0.4Mpa)。
12)启动高压泵。
13)慢慢地打开进水压力控制阀,增加进水压力和进水流量直至设计值,但升压速度必须低于0.07Mpa/秒,继续让所有产水和浓水排入合适的排放水收集处。
14)缓慢地关闭浓水压力控制阀直至产水与浓水之比接近设计比,但不要超过设计比(即回收率)。检查系统压力以确保不超过设计上限。重复步骤9和10直到系统达到设计的产水量和浓水量。
16)本装置停止时,首先要逐渐打开高压浓水阀门。逐渐降低工作压力,注意关机时严禁突然降压,避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损坏。关闭所有阀门时,注意让反渗透膜组件内充满水。
17)关闭电导率仪仪表的电源和电源总开关。关闭预处理系统各设培卜备。
18)RO系统工作方式:将电源开关处于“开”位置,前置泵开关“自动”位置,高压泵开关处于处于“开”位置,主机冲洗处于“关”位置,系统自动启动。在原水水箱低水位或RO纯水箱高水位时RO系统自动停止工作,处于待机状态。恢复后RO系统自动启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F. 反渗透原理、构造、参数介绍
反渗透设备,作为水质处理的高端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精细过滤清除原水中的杂质、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产出纯净水。这一过程依赖于半透膜的特性,借助压力,水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流动,实现杂质的分离、提纯和净化。设备通过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等预处理装置对原水进行初步净化,随后通过泵加压,利用反渗透膜进行深度过滤,膜的孔径微小,仅为大肠杆菌大小的1/6000,病毒的1/300,能有效去除无机离子、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杂质。反渗透设备在过滤过程中,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动力,水通过膜,实现反向流动,即反渗透过程,从而清除杂质,达到饮用标准。
反渗透设备设计智能化,具备自动供水和断水功能,方便操作,满足现代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其技术以其高纯度、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水箱、原水增压泵、第一级石英砂过滤器、第二级活性炭过滤器、第三级软化水设备或加药装置、第四级精密过滤器、立式高压泵、第五级反渗透膜以及控制系统、杀菌装置等。每一步都精心设计,确保水质达到纯净标准。
陆升反渗透设备具有低压、高压保护,水满自动停止等功能,配有LCD显示屏,能直观显示设备工作状态。还具备热过载保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设备在无水保护状态下,再生时能同时停止原水泵和高压泵,对设备和泵起到保护作用。设备还设有旁通阀,调节出水压力,确保泵的安全运行。设备通过PLC控制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程序,满足实际功能及指标需求。
原水参数要求严格,TDS值需小于600PPM,温度25℃,浊度小于5FTU,铁离子含量小于0.3mg/L。设备参数包括整机脱盐率大于97%,废水比为纯水50%:废水50%,预处理进水压力0.25-0.4MPa,反渗透膜前压力0.8-1.0MPa。
反渗透设备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电力工业、制药行业、电子行业、化工行业、食品饮料行业、海水淡化、社区净水以及其他工艺用水。设备执行GB/T19249-2017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G. 解决反渗透膜进水温度方法
温度增加1℃,膜的透水能力增加约2.7%。反渗透膜的进水温度底限为5℃-8℃,此时的渗滤速率很慢。当温度从11℃升至25℃时,产30℃时,水量提高50%。但当温度高于大多数膜变得不稳定,加速水解的速度。一般醋酸纤维膜运行与保管的最高温度为35℃,宜控制在25℃-35℃之间。
温度对膜的压降的影响反应过程是当温度升高时,水中分子会变得相对比较活跃,从而使得水的粘度变低,压降随之减少。当进水温度升高时,水通量会随之直线上升,温度每升高一度,产水通量就会增加百分之二点五到百分之三左右,这主要是因为透过膜的水分子粘度下降,同时其扩散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