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种如何培养
1、甘度复合菌种:降解COD/B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助力新老系统快速启动。
复合菌种主要是降解COD/B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复合菌种是一个复合型菌种,属于兼性菌种,主要成分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活化酶以及多糖等等。同时应用于新老系统启动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 甘度硝化细菌:主要降解氨氮
氨氮的去除所用的细菌是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菌种,主要应用于好氧池,其成分主要是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组成。
3、 甘度反硝化细菌:主要降解总氮
总氮的去除所用的细菌是反硝化细菌,属于厌氧菌,主要应用于厌氧池或缺氧池,其主要成分是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科等等。
硝化阶段
硝化阶段:含氮有机物(有机氮)在有氧货无氧环境中被氨化为氨氮,改部分污水进入有氧的处理构筑物后,在亚硝酸细菌和硝化菌的做一下转化为硝酸盐氮,为后续反硝化提供准备。
控制条件:
1、溶解氧:溶解氧控制在2~3mg/l之间,溶解氧低于0.6mg/l硝化过程将受到较大抑制,
2、水温:硝化菌比较合适的水温25~35℃之间。通常低于5℃时,细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硝化菌就很难发挥它的作用。
3、PH值:硝化菌选择在的PH值7.5~8.5之间
4、底物浓度: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好氧菌,底物浓度对于硝化菌不是其生产的必要因素。
5、污泥龄:需要保证好氧系统的微生物有足够的硝化菌,提供硝化菌的浓度,通常将污泥龄控制在10d左右。
反硝化阶段
反硝化阶段:承接硝化段的产物硝酸盐氮,对其进行反硝化反应,使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排出水体。
PH值:反硝化过程合适的PH值6.5~7.5,PH值控制不当,将影响反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及反硝化酶的活性。
水温:反硝化菌和硝化菌对水温的要求基本相同,反硝化菌耐受高水温较硝化菌强,一般在20~40℃。
底物浓度:底物浓度对于反硝化的进行至关重要,BOD5/RKN>4.0,否则需要补充底物(投加碳源)。
溶解氧:反硝化进行需要严格控制溶解氧,一般控制在DO>0.5mg/l,反硝化菌属于兼性菌,有氧和无语条件下皆可生存,我们需要利用的是反硝化菌无氧代谢。
培菌方法:
1、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已低于0.1mg/l,好氧菌生长缓慢,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控制。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
(3)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低和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ºC,适宜温度为15-35º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4)酸碱度:一般PH为6-9。特殊时,进水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培菌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引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为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浓度。特别注意,培菌时期(尤其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低,故应控制曝气量,应大大低于正常期曝气量。
(2)干泥接种培菌法:取水质相同已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脱水后的干污泥作菌种源进行接种培养。一般按曝气池总溶积1%的干泥量,加适量水捣碎,然后再加适量工业废水和浓粪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并增加至所需浓度
(3)数级扩大培菌法: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的特点,仿照发酵工业中菌种→种子罐→发酵罐数级扩大培菌工艺,分级扩大培菌。如某工程设计为三级曝气池,此时可先在一个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种条件下,在一个曝气池内培菌,成功后直接扩大至二三级。
(4)工业废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业废水,如罐头食品、豆制品、肉类加工废水,可直接培菌;另一类工业废水,营养成分尚全,但浓度不够,需补充营养物,以加快培养进程。所加营养物品常有:淀粉浆料、食堂米泔水、面汤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体情况应按不同水质而定。
(5)有毒或难降解工业废水培菌:有毒或难降解工业废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后再将工业废水逐步引入,逐步驯化的方式进行。
② 污水处理站厌氧菌的培养对水的温度有没有要求
厌氧菌是严格的专性菌,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有高温厌氧50-55度,中温厌氧30-35度
③ 废水处理中厌氧池中的菌种有分类和选择性吗
以下是我自已总结的一点经验,可供参考。一、接种菌种:1、菌种的选择:对于厌氧菌种应选择当地已有厌氧工程的厌氧污泥或沼气池、鱼塘、护城河清淤污泥等。对于好氧菌种最好选择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脱泥机房当天脱水的活性污泥,如果当地没有污水处理厂则要考虑用生活污水进行自曝气培养菌种。自曝气培养选用的接种水主要为粪便水,具体步骤如下:将将经过过滤的浓粪便水投入曝气池中,再用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将其稀释至BOD含量300mg/L左右,稀释后污水的总量大约为反应池有效容积的一半,然后连续闷曝,当水温20度以上时,大约3-5天就会发现池中出现细小的活性污泥绒絮。2、接种量: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池容的8-10%,否则,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池容的5%。二、启动过程中的参数控制:1、pH控制好氧池pH值应维持在6.5~8.5之间,若进水pH值急剧变化,在pH<5或pH值>10.5时,将引起生物膜脱落,这时应在调节池内投加化学药剂予以中和,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三、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进原水进原水水量控制在池容的10%以,用清水或污染较轻的河、湖水注入曝气池内,使总水量达到池容的60%左右。启动风机进行预曝气,曝气24小时后投加污泥菌种(从当地污水厂拉来的活性污泥),投加量为池容的10%(根据污泥含水率和废水水质情况确定)。闷曝(不进水连续曝气)8h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再继续闷曝,以后曝气每隔8h可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然后继续曝气。2、闷曝闷曝气1d后用1000ml量筒取曝气池泥水混合样1000ml观察,污泥外观呈土黄色且絮体较大、呈均匀悬浮态存在,静沉30分钟后观察污泥沉降比应在10%以上。此后可少量多次进水,直到注满整个曝气池。当曝气池被注满后,继续进行间歇曝气,至静置时发现上清液清澈透明可以排放时,则进行排水(排水时停止曝气并连续进水)每次排水不要超过1小时,然后将进水和排水同时停止,再进行间歇曝气-静置-排水,如此反复大约6到7天。如果没有量筒可用娃哈哈纯净水瓶代替进行取样观察。3、曝气过程控制在曝气过程中要控制生化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mg/l之间,并每隔1小时测试污泥沉降比,若该值逐渐减少,说明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但如果沉降比低于5%则需补充污泥菌种。4、驯化与培菌两者为同时进行,挂膜速度很快,一般一周后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层膜,可取样做镜检观察,应能看到少量钟虫、累枝虫等微生物体。5、挂膜若微生物膜增殖正常,约7d后,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一部分可流入沉淀池,一部分仍然回流至调节池。即可连续进水、回流。大约20d后,填料上将挂上一层橙黑色生物膜,可按设计水量进水。6、运行监测在此情况下能稳定运行1个月左右,这时挂膜基本完成,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此时应密切注意监测水质变化情况,避免负荷突变对生化池造成冲击。7、稳定运行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开始新陈代谢,老膜开始剥落,出水中出现悬浮物,标志着挂膜阶段结束,可进入正常运行。
④ 污水处理新系统启动菌种培养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复合细菌是由6个属共50多种细菌组成的复合菌系,可以适应不同的水质环境,并从中自主分化选择出特异性强的菌种,自主适用面极广。其主要包含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活化酶以及多糖等其它营养物。
投加前准备:
1、准备10L 以上的桶和能搅拌的一条棍子;
2、准备适量的 C(碳源)、N(氮源)、P(磷源),如下表格为生化池一立方需投加营养物质量。
市丛野顷政污水处理投菌
1、溶解氧、PH、温度控制:厌氧池中的溶解氧需控制在 0.2mg/L 以内、PH控制在 7.0-8.0 之间,水温要求 10°C 以上。
2、进出水口关闭:关闭污水处理生化段的进出水口。
3、溶解后的菌种与营养源投加:把溶解搅拌成液体的菌种均匀的喷洒或均匀的倒入厌氧池内,打开搅拌装置并设置为均速度搅拌。
注意事项:
1、溶解氧、PH 值、水温等需满足以上条件要求后再投加。
2、碳源:可投加面粉或投加葡萄糖。氮源:可投加尿素或氮肥。磷源:可以投加磷酸二氢钾或磷肥。
甘度 | 做好菌种 做好服务
⑤ 求助: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及常用培养基配方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唤带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耐链森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昌亩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
⑥ 污水处理站厌氧菌的培养对水的温度有没有要求
微生物的培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多数污水处理站会购买现成的菌种或者对待处理污水取样经过当地的农业学校、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培养和驯化。那么污水处理微生物的培养需要哪些条件呢?
1·营养物质:对于病理学或者药敏检验的需要进行菌种培养时,常常使用琼脂,但是作为污水处理站的菌株培养,就不需要这么高的要求了,一般使用适当的营养物调配成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即可。
2·溶解氧:这是针对好氧菌来说的,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控制。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而厌氧菌往往还需要对氧气进行消耗,对于封闭式的培养基,好氧菌将氧气消耗殆尽后,就轮到厌氧菌工作了。
3·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ºC,适宜温度为15-35º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4·酸碱度:一般PH为6-9。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5·培养好具有活性的菌株后,还要让他们逐渐适应待处理污水的环境,可以先按照培养基的环境中加入少量待处理污水,经过3——5天后再适量增加污水的比例,让菌株进化并且逐渐适应待处理污水的环境。
参考资料: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854
⑦ 屠宰废水厌氧池用什么菌种培养
根据屠宰废水水质特点,其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且在有机物含量、有机元素种类和PH值等方面都较适合于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
余姚市某定点屠宰中心屠宰污水处理
工艺流程:集水池→一级厌氧→二级厌氧→气浮→缺氧→好氧→二沉池→出水
污水情况:该屠宰场污水 目前氨氮出水为50多ppm,目标为<30ppm
1)前段时间整改,好氧池曝气停止一段时间,导致消化系统出问题;
2)二沉池污泥回流方式为每天回流2小时,导致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过长。硝化菌为纯好氧细菌,因此该回流方式会使污泥内硝化菌受到影响;
3)目前好氧池内悬浮污泥较少(约5%),所以污泥内硝化菌量较少。
案例建议:
1)更改二沉池污泥回流方式,改为每小时回流5-10分钟;
2)短期内污泥全回流,不外排,以增加污泥量;
3)外回流关闭,以减小污水在好氧池内流速;
4)在第一个好氧池每日投加20公斤硝化菌种,投加10天,共计200kg硝化菌。以增加好氧池硝化菌量,进而降低出水氨氮。
因此,目前在屠宰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上,生物法是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菌种方面的选择,根据污水具体有机物超标来制定处理方案。甘-度推出冬季低温污水菌种系列。降解COD使用复合菌种,可用于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降解氨氮使用硝化细菌,用于好氧池(曝气池);降解总氮使用反硝化细菌,用于兼氧池(缺氧池)。
⑧ 污水处理菌种怎样培养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条件,在这种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为达到污水中污染物质降解的目的,遴选、培养、组合针对污水特别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形成菌群,成为专门的污水处理菌种,是目前污水处理技术中最先进的几种方式之一。
菌种源自于大自然,加以人工培育驯化,最终回归大自然,担任修复水体氮循环的使命,符合无毒、无公害、无二次污染、对人体无害的原则。能有效去除氨氮、BOD、COD、SS、硝酸根、硫酸根、色度、臭味、毒性物质、化合污染物等,而不需化学混凝、助凝的过程。
第一代的生物处理技术利用污水或污泥中的自发性细菌进行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使水体恢复氮循环的自净能力,由于菌种不全或数量不足,已经应付不了现代化高浓度与高复杂的污水;
第二代生物处理技术则是利用专业的微生物菌剂结合好氧、缺氧、厌氧等各种手段与设施来处理特定污水,由于环境适应能力与配方不全,不易全面解决污水中的高复杂污染成分与顽劣性的污水;
第三代污水处理菌技术是新一代的复合性微生物菌群,结合污水处理菌微生物研发经验与全球先进微生物基因工程培植技术,遴选萃取多种微生物中对水体污染物具有优秀降解性的菌种基因。
培育成新一代更具降解污染能力的微生物,经过严格的筛选与驯化,再运用专用配方将多种微生物构成生物链,最终驯养成为专治复杂污水的复合菌群,使能处理各种高难度的废水。
(8)污水厌氧池菌体怎么培养扩展阅读:
好氧性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利用水中的溶氧(DO),将有机污染物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转化为污水处理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并利用这些养分进行繁殖,其过程正好可以降解污染物质,达到除污除臭的目的,此种处理法称为好氧性处理,利用最多的就是活性污泥法。
通用厌氧性污水处理微生物是在没有溶氧的环境下将硝酸盐还原(利用硝酸盐中的氧),进行脱氮反应,使其产生氮气,此种方广泛运用于含有氮气的废水处理。而酸生成菌(通用厌氧性微生物)常用于绝对厌氧微生物污水处理工法中的前期酸化反应。
硝化反硝化复合菌种:具备硝化和反硝化双重作用的复合菌种,在污水处理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单一使用硝化或反硝化菌种越来越难达成菌种平衡,硝化反硝化的配比多数企业对污此的掌握也并非准确,造成大量菌种资源浪费或不足,难以达成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复合菌种可根据水质情况自我扩繁,达到菌种平衡,让污水处理工作更简单、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