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陕西废水氨氮超标怎么办

陕西废水氨氮超标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11-14 01:20:29

❶ 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7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水质污染控制对策。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水质现状 保护对策
1 概况
1.1 渭河基本情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陵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山西三省(区)2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766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 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北至黄龙山,流域面积67059 km2。
1.2 渭河水系特征
渭河北岸支流源远流长,但数量较少,主要有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和北洛河等;南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北坡,比降大,流程短,流域而积小,由西向东主要有清姜河、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尤河等。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三省,至陕西省高陵县的泾渭堡汇入渭河。泾河全长455km,流域而积4.54万km2。陕西段河长275km,流域面积0.94万km2,仅占总流域面积的21%。省内支流有黑河、三水河和泔河等。
北洛河是渭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陕北吴旗白于山区的草梁山,流经延安地区,穿越渭北高原东部至大荔县朝邑入渭,全长680.3km,区内长145km,全流域面积26905km2,区内面积3813km2,河系不发育,仅有石堡川、白水河、大峪河等短小支流。
1.3渭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渭河流域地处陕西中部,包括宝鸡、咸阳、西安、杨凌、铜川、渭南等6个地市,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2007年区内总人口2340万人,集中了陕西省62.7%的人口,85%的工业,81%的国民生产总值,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区社会经济概况详见下表。

表1 渭河流域2007年社会经济概况
分类 单位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杨凌 渭南
总人口 万人 822.52 83.19 375.86 497.44 15.68 545.65
耕地面积 千公顷 263.86 64.50 306.62 358.52 4.35 513.09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450.02 83.63 476.93 483.97 19.58 350.07
工业总产值 亿元 948.87 69.20 364.80 320.79 8.43 277.79
农业总产值 亿元 69.5 8.47 45.1 124.4 1.77 76.6
注:资料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2007》。
1.4污水排放现状
渭河横贯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排污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从2007年监测资料来看,渭河水不仅作为饮用水源己经不可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干流水体鱼类等水生生物已经基本绝迹。渭河不仅基本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还影响到黄河的水质。关中地区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表
排污口 指标及单位 西安 咸阳 宝鸡 渭南 铜川 杨凌 合计
排污口总计 污水量(108?m3/a) 4.46 1.03 0.94 1.028 0.167 0.080 7.71
COD(104?t/a) 9.35 2.90 1.993 2.52 0.334 2.52 17.12
NH3—N(104?t/a) 0.832 0.217 0.205 0.174 0.023 0.009 1.46
排污口数量(个) 117 11 101 13 67 3 312
1.5面源污染
区域非点源污染的产生主要是降雨径流过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情况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渭河水系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污染,即城镇工业及生活废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由于没有对河流面源污染状况做详细调查监测,在此仅对能够产生面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些分析。区域面源污染的发生
(1)与该区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经多年治理后,1995年度关中地区尚有水土流失面积1.63万km2,占关中总土地面积的29.5%,占全省的流失面积26.9%。年产沙量5529万t,占全省7.4%,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998t/ km2。
(2)与土壤背景值有关,渭河流域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于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最高,依次是宝鸡、铜川、咸阳、渭南等市。在自然区域上的分布呈现出关中平原腹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渭北原区。
(3)与农药化肥的使用状况有关,据统计,渭河流域农药年总使用量为4728t,亩均使用量0.279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总使用量341.5万t,亩均使用量128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70.2%。农药亩均使用量西安市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阳、宝鸡、铜川。农药亩均使用量超过0.5kg的有西安的四个郊县及渭河两岸的部分县。西安市莲湖区高达0.761kg/亩。咸阳市的化肥亩均使用量超过150kg,其中有10个县超过200kg/亩。
(4)与大气污染与酸雨有关,据监测,1995年渭河流域7个市县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85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3—1.130,超标率14.1%,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铜川市,出现在冬季;7个县市氮氧化物年均值为0.042 mg/m3,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均值范围为0.002—1.000,超标率9.8%;总悬浮颗粒年日均值为0.618 mg/m3,日均值范围为0.063—2.439,超标率为70.6%,7个县市年日均值全部超标;自然降尘年平均为24.51t/km2.月,超过我省暂行标准(18.0 t/km2.月)的0.36倍。年平均降尘量范围为12.26—41.46 t/km2.月;1995年关中地区降水PH值范围为4.35—9.35,全年采集酸雨总量占采水总量的2.75%,酸雨样品占总雨量的2.0%。关中仅在西安和渭南两市出现酸雨。
(5)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有关,根据陕西省土地管理局土地面积调查结果,渭河流域总土地面积5558.7千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26.7%,其中耕地面积2162.26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8.9%,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1%。园地面积107.89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0.01%。林地面积1850.45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3.3%。牧草地面积256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4.6%居民及工矿地面积375.98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6.8%。交通用地面积74.28千公顷,占总面积1.3%。水域面积168.51千公顷占总面积的3.0%。未利用土地面积562.59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0.1%。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人类活动的加剧等,都会使面源污染负荷量增大,目前渭河流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是有林地和草地的总面积也是呈锐减的趋势,由于耕地的减少,引起乱垦荒地,关中地区大于25°陡坡耕地有124.94公顷,占到耕地面积5.8%,其中宝鸡地区陡坡耕地占到17.1%,这些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的隐患所在;其次是渭河水系水质的恶化,带来的是渭河流域广大灌区土壤作物的严重污染,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水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
2 渭河流域水质现状
2.1河流水质现状
2.1.1 断面选择与评价标准
1.1 断面选择
选择了渭河干流陕西段的6个监测断面(拓石、林家村、咸阳公路桥、耿镇、华县、潼关吊桥)、支流8个监测断面(黑河黑峪口、沣河入渭口、灞河马渡王、泾河张家山、景村、北洛河吴旗、交口、状头)作为评价断面,控制河长493公里。
1.2 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和标准: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24个指标。
1.3评价结果:
北洛河水系
北洛河水系评价河长541.4公里。全年平均、非汛期水质评价结果相同: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58.8%,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41.2%;汛期全部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泾河水系
泾河水系评价河长为222.5公里,汛期和全年平均水质评价结果相同: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7.4%;汛期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7.4%。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渭河水系
渭河水系干、支流评价河长总计524.7公里。汛期: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1.6%,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2.2%,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0.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6%;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43.8%;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0.6%;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非汛期: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2.8%、Ⅳ类水质河长26.0%、劣Ⅴ类水质河长51.2%;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2.8%;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6.0%;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全年平均: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2.8%,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2.2%,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9.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6%;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0%;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9.4%;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2.2功能区达标评价
渭河流域: 2007年参加评价的水功能区仅22段,评价河长1288.6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31.8%;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3%。
表3 渭河流域按功能区评价统计表
水功能区 按个数达标评价 按河流长度达标评价
区划个数 评价个数 达标个数 个数达标率(%) 评价河长(km) 达标河长(km) 河长达标率(%)
一级区 36 6 1 16.7 527.6 71.7 13.6
二级区 116 16 4 25.0 761.0 112.0 14.7
水功能区 152 22 7 31.8 1288.6 183.7 14.3
在评价的22段水功能区中一级区6段,河长527.6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和16.7%;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3.6%。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在评价的22段水功能区中二级区16段,河长761.0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25.0%;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7%;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3 污染原因分析
3.1 河道生态水量不足
渭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内6~10月可得60%的降水和70%的径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自产径流约70亿m3/a,扣除汛期水量,仅余20亿-30亿m3/a水量,从渭河年取地表水约20亿-25亿m3,其中,渭河宝鸡峡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平均年取水量4.83亿m3,占河道水量的49.07%(见表3)。因此平时河道生态水量甚少,河流稀释净化能力很低。
从表4看出:1995年以后,尽管年径流量逐年减少,但年引水量并没有因此减少,且有加重的趋势,造成河道的生态水量大幅下降,致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得不到稀释和降解,从而说明河道生态水量的不足是1995年以后污染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表4 渭河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引水量
*年引水量=年径流量-断面下游实测年径流量。
年份 年径 流量/亿m3 断面下游实测径流量/亿m3 年引水量/亿m3 年引水量/年径流量(%)
1990 25.82 21.63 4.19 16.23
1991 12.65 6.36 6.29 49.72
1992 22.84 17.91 4.93 21.58
1993 19.72 15.65 4.07 20.64
1994 10.74 5.94 4.80 44.69
1995 6.66 2.28 4.38 65.77
1996 7.66 3.25 4.41 57.57
1997 4.02 0.84 3.18 79.10
1998 9.43 4.08 5.35 56.73
1999 9.45 4.07 5.38 56.93
2000 8.74 2.55 6.19 70.82
平均 12.52 7.69 4.83 49.07
3.2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合理
据资料报道,宝鸡市土壤养分失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有机肥施用量偏低,而超高量使用氮磷肥料,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现象日趋严重[7];且由于大量使用廉价低质的氮肥和农药,以及氮、磷、钾肥施用不成比例,因而使氮肥溶解而被冲人水体中造成污染[7]。这也是宝鸡市区附近的卧龙寺桥、虢镇桥断面NH3-N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造成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只注重对环境的索取,过分强调人在环境中的主宰,割裂了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片面地认识和利用整体性的“人类—环境”系统,则是产生渭河水污染的根源所在。只注重开发、不注重保护、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从宏观到微观对环境的认识和相互矛盾的决策,则是造成渭河水污染的重要认识根源。
3.4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加剧了水环境问题
由于用水量加大而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水质型缺水。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据《陕西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报告》资料,渭河废污水年排放量达7.05亿吨,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渭河水资源严重不足,污径比不断增大,自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上游筑坝拦水使渭河水量巨减。沿岸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渭河,且远大于渭河本身的环境容量,使得渭河几乎丧失了自然稀释净化的功能。
3.5水土流失问题
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4.58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污染加剧。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4 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保护法制在实现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实行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确立了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职能。建议成立由一位省级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机构,加大对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水体功能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和监管力度,提高科学治污的能力和水平。
4.1 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从分析可知,渭河宝鸡林家村断面以上引水量占断面下游河流径流量的百分比由1991年的16%提高到2000年的71%,致使渭河径流量大为减少,环境容量丧失殆尽,污染严重加剧。因此通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以减少引水量,提高河流径流量,在近期内使该断面下游(渭河中下游,渭河污染最严重的河段)的河流径流量提高2-3倍,以改善渭河中下游的水质,减轻中下游城市的治污压力。
同时,关中平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南北山地森林、丘陵的补给。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加渭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
4.2 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控制
通过分析可知,渭河流域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是造成COD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
1) 通过工业布局,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的调整, 淘汰排污量大的重点污染企业和产品。结合企业的技术改造,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2) 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流域治理, 关闭、搬迁一批污染严重而效益差的小造纸厂、小炼油厂等"五小企业", 使流域水环境污染得到缓解。
3) 对重大工业污染户严格实行限期治理。对机械、电力和造纸工业等, 其污水必须治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4.3 加强面源污染控制
1) 推广、采用各种类型的"持续农业"耕作法,减少土壤侵蚀,使排入渭河的泥沙沉积物减少,从而减少化肥中N、P流入水体的量,防止渭河水体富营养化。
2) 完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新技术以及肥料与水混合的灌溉技术,节约灌溉用水,节省肥料,防止水体污染。
3) 改善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
4) 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和检测, 科学定量施肥。
5) 调整化肥品种结构, 加强开发生态肥料与农药,开发和推广土壤及作物的固氮、固磷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常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6) 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增加地表覆盖,实施湿地恢复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
4.4 实施生物生态治理
渭河沿岸的中小城镇和农村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也是渭河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根据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基本现状,首先考虑采用荒地、废地、劣地以及坑、塘、洼,建一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和废水稳定塘系统等多种形式的处理系统,以低成本、有效的控制水质。这种经济、简易、节能的处理技术,如果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污水回收与再用的生态农业就可以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
4.5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如果水体污染后再治理,要使水域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良性循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保护水环境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方针。对于将来可能产生新污染的新工业,首先要严格控制兴建,污染不重的要从预防为主,是工业污染物要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其次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再次就是进行污水处理,根据河段和行政区域情况把污水处理到一定程度后才排放。
4.6 总量控制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既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合理利用各种水环境的稀释自净能力,将过去的排放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结合各水功能区、各行政区,及时对流域内的各种水体进行监测,逐渐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
4.7 严格生产管理,开展清洁生产
严格生产管理可以减少或降低生产过程中水、能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从而减少向水环境的排污;开展清洁生产除了加强生产管理外,还包括开发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实用技术、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它于污染的末端治理相比,效果更佳,因为前者不仅排污,还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统一。
4.8 经济手段
利用经济手段使污染者对其造成的污染损失进行赔偿,即使社会净损失为零。
要改变原有的水资源无偿使用的局面和观念,明确水资源的产权,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逐步推行排污总量控制,应用市场机制,有偿使用环境容量。
污水经过处理变成可利用的水资源,具有双重意义,既减轻了污染又增加了水资源。为此,应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有关污水资源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和奖励制度,实行按质供水。

❷ 黄河的环境

近年来,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据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报导,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2.22亿t,其中工业废水30.68亿t,生活污水11.54亿t[1],分别占废污水年排放总量的72.7%和27.3%,是20世纪80年代的2倍之多。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所在的河段,即部分干流和渭河、汾河、湟水、伊洛河等重要支流。

根据黄河水资源保护的要求,干流水质一般应达到Ⅲ类水质标准。2000年黄河流域的河段水质评价结果表明,Ⅱ、Ⅲ类水质的河长占38.6%,Ⅳ类水质的河长占20.1%,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河长占41.3%。未达标的河长占2/3之多。

污染较严重的是上游的五佛寺、石嘴山、乌达桥河段和中游的龙门-三门峡河段,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潼关河段,水质类别全年为Ⅴ类、劣Ⅴ类[1]。从潼关到高村段,是黄河流经河南省的地段,潼关进入河南省的水质为五类,到三门峡变成了四类,流经小浪底为三类,到花园口则变成了四类,在濮阳段仍为四类,在高村断面为四类。而河南省境内的支流水质几乎都为劣五类。

黄河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挥发酚等耗氧有机物,而有毒有害有机物如多环芳烃的污染,砷、汞、六价铬、铅、镉等重金属的污染也比较严重。
水利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最近对黄河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发现黄河污染自今年二季度起出现反弹。

今年元月,该局在国家规定的沿黄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最后期限到达后,对黄河干支流重点河段进行了达标监督性监测,结果表明,重点河段水质明显好转,达到国家规定三类水标准以上河段比例由38.6%上升到45.5%,四至五类水河段比例由45.5%下降到38.6%。但进入二季度后,黄河水质明显恶化。重点河段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比例仅为14%,比达标时减少了31.5%,四至五类水河段比例增加12.5%,而已失去水体功能的劣于五类水的河段达35%。

为了弄清实情,最近,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调查组,赴豫陕晋等省沿河地区进行暗访,发现一些污染企业“达标”之后又偷排。

据检查组负责人李玉洪介绍,在山西芮城县某化工厂入黄排污口,他们看到这里的污水呈黑褐色,取样检验发现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指标达4900毫克/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48倍。他们进入厂区突击检查,发现该公司投入400万元安装的污水处理设备没有运行,污水直排黄河,而当地环保部门颁发的达标排放证书却赫然挂在墙上。在河南省三门峡一家化纤厂排污口,检查人员也发现类似情况。

检查人员还发现,一些被关停的小造纸厂、小化工厂 “关而不死”,一有机会,就偷偷开机生产。在山西汾河沿岸,他们看到,河中已没有天然径流,汾河成了一个大 “排污沟”。在陕西省韩城,检查人员看到一些小焦炭厂正在兴建。据了解,黄河沿岸一些地区趁国家加强对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大量关停“五小”企业之机,低价买设备,上了许多“五小”工业,接下“污染接力棒”。

据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同志介绍,随着沿黄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污水排放成为黄河又一重要污染源。目前,沿黄的大中城市中,只有西安、太原.包头、兰州、呼和浩特等近十个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整个黄河流域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8%。以中等城市三门峡为例,它每天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达5万吨,不经任何处理直排黄河。在三门峡市,许多市民感到自来水有异味,只好花钱买邻近地区的井水、泉水吃,从而出现了“守着黄河买水吃” 的怪现象。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监督管理处处长尚晓成告诉记者,这次污染反弹使本来不好的黄河水水质更差,不但影响了沿河城市的供水安全,还对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乌梁素海总排干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通向黄河的一条主要排污渠道。记者看到在这条总排干的沿线分布着许多造纸、焦化等企业,这些高污染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一旦环保设施停运或本身就无处理设施,大量污染物就会直排入黄河,影响下游供水安全。

今年年初,黄河包头段遭遇空前严重的以挥发酚为代表的污染,挥发酚、氨氮等超标几倍到几十倍,由于包头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来自黄河,120多万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苦水"。记者在包头市环保局上报国家局的信息中看到,造成这次黄河挥发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乌梁素海总排干的排放,而氨氮的污染主要来自宁夏和包头。

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挥发酚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由于环保设施投入大,运转成本高,沿黄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面广,很难根除。

在甘肃白银市采访时,当地环保部门的干部引导记者查看了横穿城区直入黄河的东大沟,这条天然排洪沟现在成了排污沟。人还未下车,沟里的污水散发出的恶臭扑面刺鼻,河道里的红色酸性废水缓缓流淌着,旁边的支岔小沟还不时注入小股绿色的水流,河沟滩上的土壤被污水侵蚀,呈现出了金属铜色。

白银市环保局的干部介绍说,东大沟的沿线有8、9家污染企业,包括生活污水在内,每天有近5万立方米废水排入黄河,其中最大的污染源来自于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这家运转了40多年铜冶炼老企业,设备严重老化,虽经国家、甘肃省有关部门多次限期治理,至今没有效果,现在每天还有8000多立方米的酸性废水直排黄河,废水中铜、铅、锌、砷等重金属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几十倍到上千倍。"白银区原来最主要的居民饮用水水源地位于东大沟下游,距离入黄口仅有200多米,现在这里的水因为净化后水质难以达标,已经停止向城市供水。"环保干部忧郁地说。

❸ 癌症村的中国案例

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梅林村
2013年9月,走进石狮市永宁镇梅林村之前,这个渔村已被臭气笼罩了10多年。
与臭气相比更可怕的是癌症。 其实,当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照进这个渔村后,几乎每年村子里都会有人患上癌症,或死于癌症。2008年至今,这个拥有4600多名村民的渔村,患上癌症人数达49人,其中35人死亡。
灾祸还在继续,在这个村庄,又有五六名村民检查出了癌症,村子里已知被检查出患有癌症的村民竟达14人,其中有9人年龄低于50岁。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共有164个纺织工业集群,拥有超过5万家纺织工厂,主要集中于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绍兴市绍兴县便是其中之一,这里的纺织企业9000余家,印染产能约占全国30%,因而也被誉为“建在布匹上的城市”。
然而,这个GDP功劳簿上的大功臣却变成了水乡恶变的罪魁祸首,在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绍兴滨海工业区及周边已经有多个“癌症村”出现。
不是绍兴一座城在呻吟,同样沦为生态难民的还有毗邻的杭州市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及周边的村民,在那里同样集聚纺织及其相关的化工企业。
绍兴滨海工业区的排污口再往东,绍兴上虞市的道墟镇亦有不少村民反映,他们那里也有“癌症村”。化工企业开到哪里,“癌症村”似乎便会出现在哪里。
上虞往东,宁波市慈溪地区,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成贯通,工业园区逐渐扩大,并已形成专门的印染区。来自那里的民声反馈是,因为污染物的排放,海产品产量削减,口感变差,老百姓们正在担心步入上游的后尘。
杭州市萧山区坞里村
从山清水秀令人羡煞的小乡村沦为姑娘们谈嫁色变的“癌症村”,杭州市萧山区坞里村用了不到20年。
坞里村共有村民1000多人,随着城市化的扩建,逐渐与附近的赭山街道混居,根据官方的资料,位于坞里村的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0月,1994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可以说,坞里村的梦魇就此开始,工业园区陆续入驻了至少20多家化工企业,涵盖印染、制药等化工领域。
杭州市萧山区红山村
对于“癌症村”的说法,离坞里村稍远一些的红山村被公认为癌症村中的“头魁”,尽管官方至今同样不承认“癌症村”的说法。
红山村的癌症病发率比坞里村还高,原因在村民们看来很有警示意义——因为该村距离化工区比较远,上世纪90年代,坞里村民为污染问题抗争时,红山村的村民们觉得环境污染并不会影响到自己,因此照旧吃井水,用内河的水浇灌稻谷、蔬菜,收获的庄稼自家食用。直至2008年前后,红山村才通上自来水,但为时已晚,“当时没有意识到,现在进入癌症高发期了。”邵关通苦笑,“幸亏我们坞里村闹得早,否则癌症还要比现在严重。”
《新民周刊》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及周边的党湾镇等地同样存在多个类似坞里村、红山村这样的“癌症村”。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园区的工业污水集中至萧山临江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处理厂还一并处理周边11个乡镇的生活污水。
浙江省绍兴三江村
三江村,是绍兴地区坊间“知名度”颇高的“癌症村”,当然,地方政府不认可这个说法。三江村几乎是坞里村的翻版,同样因为印染等化工企业的包围,水、土壤、空气被污染,年轻人们“逃离”,外地工人与本地老人留守。
66岁的乡村医生林张木退休后坚持在村里的小诊所义诊,因为接触的癌症病患多了,他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遇到一些可疑病例直接建议患者家属送去大医院做肿瘤检查。这个5000多人的村子据他所知至少已经有80多人患癌去世,“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村民们都说这里是癌症村。”
浙江省绍兴新二村
顺着滨海大道继续往工业园区深处,印染企业更多,最具代表性的新二村被浑厚的化工味包围,但村民们已经习以为常,闻不出来了。新二村周边的内河已经悉数被工业污水污染,成为村民们眼中的毒水,“一沾手就会发疹子”。
2012年5月8日,因为滨海工业园区一家印染厂管道爆裂,新二村一条三四百米长的河流瞬间被染成红色的“血河”,两天后才褪色。
如今居住在新二村的主要是外地来的工人,村民郭大爷透露,新二村同样被视为“癌症村”,地表水被污染,地下水同样不能饮用,村民们守着水却愁水吃。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贺嘴头村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贺嘴头村位于南秦河与丹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村里的供水情况是,每天定时供水,有时断水。村民自家打的井约6米深,但水质浑浊。据村支书贺智华介绍,“最严重的时候,贺嘴头村田地里的庄稼都成活不了,自家井里打出来的水,连牲口都不愿意喝。当时种菜什么的都种不成,都死了,根烂了。市疾控中心、区环保局都来取过水样,但不知道结果是啥情况。
云南曲靖陆良县
2007年5月到2011年7月期间,陆良县卫生局曾经多次组织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局、小百户镇卫生院的有关工作人员,对小百户镇兴隆村委会居民健康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2010年—2011年期间,共体检65岁以上老年人132人、孕产妇系统管理29人、儿童体检234人、健康信息采集3724人(含外地人员)。全村3563人中,高血压208人、Ⅱ型糖尿病28人、重性精神病8人。
陆良县新闻办负责人证实,从2002年起至2010年的9年间,兴隆村居民经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疾病的病例为14人,其中11人已经死亡。
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兴隆村委会死亡登记人口86人,其中男50人,女36人。死亡率为:2008年6.50‰,2009年9.28‰,2010年8.42‰。而小百户镇小百户村委会(镇政府所在地)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上报死亡人数为28人、30人、33人,死亡率分别为8.5‰、9.2‰、10.3‰。
江苏省兴化戴南镇史堡村
据不完全统计,在的兴化戴南镇,过去的两三年里,已有六七十人患上了癌症,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已经不幸去世。村民们曾误以为是风水作怪,史堡村村民癌症高发现象,村西的堡西庄老人将其归咎于“风水的破坏”。
几十家重金属企业包围史堡村是主因
在调查包围史堡村的那些重金属企业时,发现一些小的废旧金属企业主,直接将收购回来的废旧金属堆放在史堡村的街巷中,而一些村民明知西塘口河水质受到污染,依旧在水中洗菜、淘米、洗衣服。何某(化名)同样是当地一家废旧不锈钢作坊业主,提到史堡村村民癌症高发一事,他毫不忌讳地称,他和其他数十名企业主,对史堡村环境污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扬州市大仪镇杭集村
杭集村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大仪镇,有932户、3058人。近年癌症患者特别多,主要病种是食道癌、肝癌,全村大约有20多人。据调查称是有居民家的井水,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数超标。
镇江市丹徒区
(高桥镇高桥村、黄墟镇土门村等)
因水系污染,仅在区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从1997年起呈显著上升趋势,71%是来自本区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乡镇。
河南省沈丘县黄孟营村
地域:黄孟营村位于河南省沈丘县,有726户、2471人。
环境:河南省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就坐落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畔,因严重的水污染,使黄孟营村民遭到灭顶之灾。大约从十几年前开始,这个美丽的村庄逐渐被由于水污染而诱发种种疾病的阴影所笼罩。黄孟营村全村有2400多人,80%的青壮年常年患肠炎,大多数育龄夫妇丧失生育能力,人口出现负增长;畸形儿,痴呆儿屡见不鲜,十多年来没有送出一个合格兵;一家有两个以上癌症病人的家庭就有20多个,有两户人家因患癌症病死成绝户,该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癌症村”。黄孟营村还有许多残疾及其它疑难病症患者,仅失明、聋哑、四肢残疾的就有41人。受到污染的沙颍河,水面漂浮着白色泡沫,水呈黑色,臭味令人窒息,学生上课必须戴口罩,打了十几米深的水井,闻着有怪味,喝着有苦味,两岸居民的饮用水极为困难。
沙颍河水中主要污染物是硫化氢和二恶英。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窒息性气体,二恶英则具有极强的致癌、致死作用。水污染是导致黄孟营村癌症流行的根本原因。水质监测表明,沙颍河水质为劣五类水,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既不能用于工业,也不能用于农业灌溉,更不能作为公共饮用水的水源。在淮河流域,一首广泛流传的歌谣,唱出了淮河儿女心中的锥心刺痛:“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败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生癌……”。这是何等悲凉的绝唱!
病种:食道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
后果:村民癌症的患病率明显偏高,癌症死亡也一年比一年多。14年间,村里死于癌症105人,占死亡总人数的51.5%,死亡年龄大多为5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1岁。
浚县北老观嘴村
地域:位于河南省浚县,有1274人。
环境:该村位于卫河沿岸,卫河上游的造纸企业曾达新乡市142家、焦作市60多家、滑县17家,绝大多数都是小企业,有的排放工业废水不达标,有的根本没有排污净化设备,其污水导致卫河严重污染。这些企业造成的污染负荷,占当地80%以上。流经北老观嘴村的卫河水黑中透红,表面漂浮着一层白沫,距离100米就能闻到一股怪味,还混合着腥臭,天热时整个村里都是腥臭味。村民家的井水浑浊不堪,还漂浮着黑、黄色颗粒,腥臭味扑鼻。
病种:食道癌、胃癌、淋巴癌、肺癌、肝癌、子宫癌、肠癌。
后果:10年间,有112人死于癌症,占全村死亡人数的90%。癌症死亡中,50岁以下者超过50%。由于长期用污水浇地,土地碱性增加、板结,粮食产量下降;村民养的猪只能长到50多公斤,多数还患烂蹄病。
西平县吕店乡
地域:位于河南省西平县,沿洪河有八个“癌症村”。
环境:被污染为劣5类水质的洪河流经吕店乡,其河水被污染成黑色的上游约4公里处是舞钢市造纸企业海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污染成黄色的上游约1.5公里处是舞阳县华裕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而舞阳县三里河造纸厂也向河里排污。村民家30米深的井水还有腥臭味,烧成开水时浮着肥皂泡样的白沫,过滤后再烧开才能喝。这里的饮用水亚硝酸盐氮超标倍数都在54.5倍以上!
病种:喉癌、肺癌、肝癌、胃癌等。
后果:10年间,八个村共死亡1838人,年平均死亡率达9.7%。,远高于全国死亡率;而且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死亡率高达12.2%。。死亡者年龄集中在45~70岁之间。沿河村民用河水灌溉农田,造成烟叶、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大面积枯死,每年该乡因水污染受害农作物达5万余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
长垣县常村镇前孙东村
严重的水体污染导致5年内数十人死于癌症,河中鱼虾绝迹,河水无法灌溉农田。
江西省景德镇乐安河沿岸八乡镇
地域: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安河流经该市的8个乡镇。
环境:河水中有20多种有害污染物严重超标,沿岸8个乡镇的数十万亩良田荒芜,并出现了10多个“癌症村”。沿岸居民饮用水检测,铁、锰、碳氨浓度超标值分别为7.4倍、18.8倍和3.8倍。
病种:食道癌、肝癌。
后果:名口镇戴村受灾程度最严重,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死于食道癌、肝癌的人有4~5个,大多是年轻人。
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
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
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
村子附近的6个石灰窑常年外喷灰粉末、煤烟,导致关山桥村100多亩粮田减产,即使在下雨天,菜叶上也一层白灰。近年60余户的小组有10多人死于癌症。
余干县新生乡柏叶房村
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夺去45条生命,另有20多人因此痴呆变残,是全国有名的“癌症村”。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广门桥村
地域: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有370户、约1400人。
环境:市县卫生部门认为,原因是水源污染和食物农药超标。
病种:胃癌、食道癌、口腔癌。
后果:13年间,有近40人患癌症,年平均3人以上死于癌症,得癌症的人90%都是50岁以上者。
简阳市简城镇民旺村
因化工厂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大量流入沱江,导致水中亚硝氨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排放的30倍,原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近年每年平均有5人死于癌症。
湖北省襄樊市朱集镇翟湾村
受白河水污染影响,十年因患癌症死亡的村民近百人,并有多户是夫妻相继患癌死亡。特别是近3年来,翟湾村癌症死亡率高达十万分之四百左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环保部门监测,发现村民井水中含有六价铬、苯和甲苯等致癌性物质。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陈焕朝认为,翟湾村癌症发病率高与村民长期饮用污染水源有直接关系。
通山县通羊镇衢潭村
2010年8月30日,如下网站发布如下新闻:湖北通山16年37人死于癌症 疑与垃圾场污染有关。请用网络搜索。实际情况更严重:湖北省通山县通羊镇衢潭村有1600人左右,2000年至今,10年有37名村民死于癌症。近一年时间里,又有4个村民被查出患上癌症。村子附近没有化工厂,而从垃圾场流出的黑水顺着山间的小沟流到村里。现在县政府的态度很强硬,因为多年前,村委会和县政府等有关部门签订了合同,在没有任何处理设施的情况下,把垃圾倾倒在衢潭村附件的凉亭岭,每年有关部门补偿给村委会一定的费用,但是村民从来都不知道有这样的合同的存在,也不知道钱到哪里去了。前任村支书,也是死于癌症,现在的村干部都住在县城,而不是村庄里面,工作日的白天就到村里来上班,下班后就回到县城的住处。
山东省肥城市肖家店村
地域:位于山东省肥城市,1000~2000人。
环境:流经肖家店村的大汶河,上游的一些县市集中了造纸、印染、化工、机械、冶金、采掘、钢铁、电力、酿酒、食品加工、纺织、农药和煤炭等企业;肖家店村所在的肥城市也是重点发展采煤、炼焦、造纸和酿酒等企业。而这些企业向大汶河排污,造成河水严重污染,许多河段水质常年是污染最严重的劣5类,其中,强致癌物亚硝酸盐严重超标,锰超标57倍。土壤、蔬菜受到剧毒元素的污染,其中,小麦铬含量超标1.7倍,白菜铅超标2倍,菠菜镉含量超标9倍、铬含量超标12倍,莴笋叶镉含量超标2倍、铬含量超标4倍。
病种:胃癌、食道癌、肝癌。
后果:4年间,因癌症死亡56人。
宁阳县华丰镇前吕村
还有那么一个地方,他就在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前吕村。在那个县里有化工厂、农药厂、化肥厂,那的人们癌症的患病率非常非常高。就在前吕这样一个两千多口人的小村庄里这几年包括已经去世的有上百号人。这样的数字竟然不能够引起各个部门的重视,真不知道还有没有为那些穷苦大众做主的人了````````````````
莱州市
莱州市海沧一村、海沧二村、海沧三村、李家村等村癌症发病率在正常水平数倍以上,近几年收治这几个村的癌症患者明显增多,是典型的“癌症村”。
2009年5月,山东省莱州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这是我国第十个、山东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长寿之乡。如今日益严重的化工污染使当地部分村庄成为“癌症村”,众多癌症患者用生命警示着莱州湾南岸生态环境的恶化。面对采访,排污企业董事长却称村民是“大惊小怪,说话不负责任”。
邹平县九户镇
山东邹平一边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一边是毒气笼罩的癌症村,癌症死亡名单和水污染现状触目惊心。当地空气中飘着刺鼻的酸臭和辛辣味,癌症死亡名单流出,工厂排放的污水毒气已经达到当地村民忍耐的极限,村民激愤表示,如果有炸药的话会抱着炸药炸掉开元化工。
事实上,九户镇利民村的现状并不是个例。山东省环保厅介绍,有14家存在利用无防渗漏措施或防渗漏措施不完善的沟渠、坑塘贮存、排放废水等环境违法问题。
这14家企业包括: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沈家小化工厂、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康家小化工厂、潍坊市高密市宋述信小电镀厂、潍坊市高密市金祥针织厂、潍坊市高密市华盛针织厂、聊城市茌平县信发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等。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打拉亥
经医院确诊,癌症死亡率为70.9%。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区地下水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总硬度、氯化物依次超标3.8、9.9、4.9、0.8倍,属于劣五类水。调查发现,癌症源于包头钢铁放射性毒水污染。尾矿坝水泄漏,还令周围村子土地种不出庄稼。10余年间77人死于癌症。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增丰村
上海市金山区,沪杭公路,漕泾镇,增丰村1组地段。

自2003年起,海滩边建了一个大型的露天垃圾场,毫无垃圾处理措施,完全裸露。 附近居民最近的距离垃圾场直线距离500米,即使远在几公里之外的村民,每天都会闻到阵阵臭气。
自2006年至2008年底,增丰村1组,2组,13组,15组。在短短的3年时间中,患癌症病死者达到30余名。这在增丰村建村至今,是从未有过的。
目前垃圾堆场对村民的补偿是7月8月9月每人每天3元,其余时间2元每天,一年不足900的补偿。
村民一致认为:钱的补偿,是绝对不能改变垃圾污染,臭气熏天,地下水污染,对村民造成的身心侵害。
2007年底,村民曾经集体阻拦垃圾场倾倒,在得到区信访办陆主任拍胸脯保证08年10月垃圾场搬迁的情况下,没有继续阻拦。但是现在已经09年3月,眼看又是半年过去,但是事情还没解决。
另外上海松江地区的环境污染与当地的塑料加工企业有很大关系。具体解决办法,不是很清楚。
广东省翁源县上坝村
地域:位于广东省翁源县,有3265人。
环境:自从大宝山矿开采以来,大量含有镉、铅、铬等多种重金属的洗矿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被排到流经上坝村的横石河中;因没有有效处理,矿坑表土完全氧化后每吨产生207千克浓硫酸加上大量重金属随土流失,污染了水体。横石河1.5公里河道未发现生物,直到下游50公里水中生态系统仍未能恢复。
病种:食道癌、胃癌、肝癌。
后果:村民每天通过饮食,仅镉的摄入量就达178微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3.6倍。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全村共有210人死于癌症,而癌症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多。
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刘快庄村与西堤头村
地域:位于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环境:两村周围的化学制剂、染料中间体、油漆涂料、农药兽药、香精香料等各类化工厂超过90家。这些化工厂昼夜生产,制造着黑烟、污水、臭气、噪声,尤其是把有毒有害的化工废水直接从厂里转移到村边河中、把排污暗管埋到菜地里,使大片菜地两旁,原本用于灌溉的蓄水渠也全部充满了红、黑和黄色的化工废渣。当地水源挥发酚、氟化物、细菌总数等四项指标不合格,其中挥发酚、氟化物都是有毒物质;化工厂大气排放臭气浓度随机抽查为全部超过国家标准12倍。
病种:肺癌、胃癌等。
后果:在被调查的190位村民中,148人常年头疼、恶心,39人经常患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几年间,两村已有200多人死于癌症,绝大部分是肺癌。化工厂高密度排放的废水、废气,导致地上寸草不生,空中弥漫粉尘和恶臭,村民种的萝卜、大白菜和水果等因为污染没人买。
重庆市合川龙市镇飞龙村
地域:位于重庆市合川龙市镇,第六、七两个村民小组约500人。
环境:情况不明。
病种:肝癌、食道癌、直肠癌、肺癌和白血病。
后果:自2001年起癌症病人突然增多。此后3年中,查出癌症病人17人,14人死亡。
河北省
地域:涉县位于河北省,包括固新、神头、井店等镇,有约两万人。
环境:20世纪80年代,涉县的村镇办了众多烧碱厂、粉灰厂、造纸厂。90年代,当地政府对这些有污染的小工厂全部进行了搬迁和关闭,但癌症发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
病种:食道癌、胃癌、贲门癌
后果:每年约有1千人做食道癌等恶性肿瘤手术;每年死亡人数中,至少有50%~60%是食道癌和胃癌病人。全国食道癌死亡率为10.02/10万,该县达244/10万,个别村镇达1004/10万。
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乡
地域: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全乡有16个靠近奎河的行政村。
环境:奎河流经杨庄乡,是淮河支流,河面翻滚着白色泡沫,发出阵阵刺鼻的臭味。村民家的新井,水抽上来就有味道。过去,村里人都在奎河里洗澡、游泳,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就再没人去了;原来河里有鱼、水草,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这里原有两万亩稻田,但因污染稻米卖不出去,如今农民只能改种玉米和豆子。
病种:肝癌、肺癌。
后果:在千余人的村子里,平均每年因癌症死亡10人左右。
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刘庄
著名的“癌症村”。近年有66人死于癌症,当地的水“黄得像牛尿”,被称为“致命水”。
陕西省华县瓜坡镇龙岭村
地域:位于陕西省华县瓜坡镇,有30户、154人。
环境:龙岭村西北方4公里远是陕西化肥厂和复合化肥厂,西北风将工厂散播的污染物质吹到龙岭村。当地生产的的面粉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1.6倍属重污染、铬超出国家标准2.98倍属严重污染;芹菜中镉、铅、汞、砷、铬都超标,其中汞高出国家标准16倍、铅高出国家标准83.5倍属特级污染;中药柴胡中镉、铅、汞、砷、铬都超标,其中铅高出国家标准91.5倍;豆角叶中铅高出国家标准191倍;核桃中铬高出国家标准2.9倍;油菜籽中铅高出国家标准75倍。全村耕植地、非耕植地以及室内用地,都受到了铅、铬、砷、铜、锌、镍污染。
病种:食道癌。
后果:检测所有村民头发,均受到铅、砷、锰、磷严重污染。全村36人死于癌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1%。

❹ 环境污染因子的选择及确定

套套,

阅读全文

与陕西废水氨氮超标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陶瓷ro反渗透膜什么意思 浏览:327
一个农村的污水排放量 浏览:567
供水员工心得水处理 浏览:153
acs550变频器转矩提升 浏览:236
睿御空气滤芯多少公里换 浏览:569
海尔燃气热水器除垢方法 浏览:826
Ro反渗透膜的孔有多小 浏览:159
纯水瓶是什么意思 浏览:610
中空纤维超滤膜封胶味 浏览:765
春雨除垢机 浏览:191
地铁2033怎么换过滤器 浏览:539
树脂植物标本会褪色吗 浏览:780
什么滤水器不用换滤芯 浏览:719
纯净水自助售水机如何操作 浏览:833
纯净水里面为什么有细菌 浏览:632
安吉尔净水机滤芯灯怎么复位蓝色 浏览:134
新乡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浏览:20
安吉尔净水器水压小怎么回事 浏览:916
预氧化水处理 浏览:32
污水泵100wl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