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市每天产生的大量污水如何处理排污深隧或许是不错选择
城市每天产生的大量污水如何处理?排污深隧或许是不错选择
中国许多城市正在兴建的污水深隧项目正是这样的工程,以目前规模最大的武汉深隧工程为例带大家了解下。中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处理需求的增速也远高于全球水平。污水处理厂用地与城市格局之间的矛盾、与环境保护要求的矛盾、厂区升级、扩建需求与用地限制等问题,促使城市污水深隧系统成为了不错的选择。
武汉的深隧工程将现有的三个污水处理厂和一个规划中的污水处理厂整体搬迁,新址选在城市下游的化工区备用地内,体量将特别庞大,仅一期污水处理规模就达到80万吨/日。建成后,这一工程将为武汉市130平方公里范围内近200万人提供服务。远期还将考虑其他地区污水及雨水处理需求,规模达到150万吨/日,位居全国前列。
污水处理厂的问题解决了,但如何将以前污水处理厂的水从城区输送到新建厂区?建设者们选择了地下深层隧道传输的方式。武汉污水深隧工程中隧道埋深达到30-50米,这有几方面的优势:对地面及地下管线影响小、能预留地下空间资源、长期使用安全性更高。同时,针对下穿铁路、穿越湖泊及溶洞等问题,建设者们采取了多种解决方案,确保了污水有行走的通道。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怎么从地表来到地下几十米深的隧道?设计师采用板折消能的方式,通过每层折板间跌水消能,使水流在过程中消耗掉动能和重力势能,能“安静”的流走。污水到达隧道末端,需要提升到位于地面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选择压力流方式,末端泵站扬程相对较低,通风除臭相对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攻克重重困难后,整个工程要在一百年的运营期内做到少维护甚至免维护。建设者们设置了污水预处理站,对进入深隧系统大于0.2毫米的无机颗粒进行拦截,并通过智能感知系统对整个系统内的水位、流量、流速、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深隧系统内仅靠水流流速就可以将未能及时过滤的颗粒物带走。此外,为防止隧道内的气体超标,工程师们在隧道沿线设置了数个竖井用于通风,并在井底设置了气体分析仪进行检测。防水方面,选择了双层衬砌结构,确保隧道内外的水互不干扰。
目前,武汉污水深隧工程已经建设起来,预计将于2019年建成并发挥其功能。随着各地深隧系统的建设,城市内污水处理设施将不再随处可见,城市环境将得到改善,城市内涝风险也将降低。
㈡ 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的背后,竟然藏着几座“大有来头”的污水厂!
广东省,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在环保领域的成就同样瞩目,特别是在污水处理方面,多项数据位居全国之首。据统计,2022年,广东省污水处理量和排污工业企业数量均荣登榜首,污水处理厂数量也位列前茅。
布吉污水处理厂,作为国内首座全地埋式设计与建设的污水处理厂,位于深圳市,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厂采用HYBAS工艺,实现了高效节能,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对当地环境贡献巨大。猎德污水处理厂则以120万吨/日的处理能力,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最大规模污水处理厂,其处理水质稳定,甚至部分指标优于地表水Ⅱ类。
宝安江碧环保科技创新产业园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更是亚洲首例大规模立体式废水处理厂,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先进工艺,能处理多种工业废水,出水水质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这些污水处理厂不仅处理了大量的污水,还展示了广东省在环保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体现了其在环保事业中的深厚积累和卓越贡献。
㈢ 全国顶尖的污水处理工程让你了解中国市政设计院有多厉害!
建设是国家繁荣的重要方向,中国市政设计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到城市内的区域规划、修路建桥、垃圾处理和管线铺设,都离不开设计院的精心设计与规划。本文将为您揭秘中国八大市政设计院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的污水处理项目,让您一窥中国市政设计院的卓越实力。
北京市政总院成立于1955年,历经多次重组与合并,现已成为一家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强的现代化咨询设计集团。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业务范围涵盖了从城市道路系统到中水系统等多个领域。其代表性的水处理项目包括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等。
华北市政总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的城市燃气和给排水设计院之一。2008年获得工程设计甲级综合资质证书,成为承接各行业、层次建筑工程设计业务的大型综合性设计研究机构。其代表项目包括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等。
上海市政总院成立于1954年,2008年获得首批国家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从事规划、工程设计咨询、工程建设等业务,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行前列。代表项目如上海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扩建等。
中南市政总院成立于1954年,是大型综合性工程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设计项目涵盖了供水、排水、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工程。其代表项目包括广东南海第二水厂等。
西南市政总院成立于1956年,是市政、建筑、园林等行业的甲级勘察、设计、咨询单位。代表项目如山西大同市黄河给水工程净水厂工程等。
东北市政总院成立于1961年,拥有市政行业、建筑行业、水利行业等甲级设计资质,主要业务包括市政工程、建筑项目等。代表项目如鞍山南部污水厂等。
西北市政总院成立于1959年,是大型设计集团,提供给水、排水、燃气等工程设计业务。代表项目如白银地区饮用水深度净化工程等。
天津市政总院,始建于1949年,是国内专业最齐全的市政设计单位之一,提供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大型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设计。代表项目如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等。
以上八家市政设计院的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涉及全国各地,涵盖不同城市、不同规模和不同技术要求。这些项目展示了中国市政设计院在水处理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市政设计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卓越表现,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㈣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与环境保护部联合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利用的能力和效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以及实施保障措施,为各地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政府投资提供了指导性依据。
该《规划》的适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县城及建制镇,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被视为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保工程,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处理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日,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超过77.5%,并且设施建设和COD减排贡献显著,占全国新增削减总量的70%以上。然而,仍存在污水配套管网建设不足、设施发展不均衡、部分设施无法满足环保新标准等问题,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再利用及资金和运营监管等方面也存在短板。
为了在“十一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应抓住资金投入增加、激励机制完善、技术装备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等机遇,精心规划和科学组织,加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为加快建设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2〕24号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该《规划》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保障措施,规划实施5部分。《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加大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强化设施运营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