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处理中的二级处理指的是什么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第2.1.28定义
“二级处理(secondary treatment):污水一级处理后,再用生物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过程。”
更详细一点描述如下:
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即BOD5物质),以及能使湖泊、水库等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污染物。
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处理后污水的BOD5一般可降至20~30mg/L。在一般情况下,城镇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质即可达到排放标准。
而城镇污水处理的级别,按处理程度划分一般分为三级。
一级处理:主要任务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多采用污水物理处理法中的各种处理单位,如格栅、沉砂池、沉淀池,BOD5去除率只有30%左右。
二级处理:(除上述已描述内容外)由于通常多采用生物处理作为主体工艺,故人们常把生物处理与二级处理看做同义词,我国多采用活性污泥法。
三级处理: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质,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以及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营养性无机物。三级处理后BOD5可降至5mg/L。同时去除大部分氮、磷。
2. 污水处理中的二级处理指的是什么
维拓环境
十万伏特团队为你解答。
城市污水处理的三个级别中的第二级。污水专经过一级处理后,属进行二级处理,以除去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相当长时间以来,把生物处理作为污水二级处理的主体工艺,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二级处理通常作为生物处理的同义语使用。
3. 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是什么意思
城市污水处理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步骤。其中,一级处理是物理处理阶段,主要目标是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和不溶物,如悬浮物和漂浮物,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施实现初步净化。
二级处理则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同时脱除氮和磷,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风险,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
深度处理,即三级处理,是对二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包括过滤、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步骤,确保水质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这一阶段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残留的有机物、悬浮物以及微生物,确保水质达到安全排放要求。
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共同作用下,城市污水可以被有效净化,为环境和居民健康提供保障。每个阶段的处理方法和技术选择,都基于对水质污染成分和处理目标的深入分析,以确保最终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在一级处理过程中,通过物理手段如格栅、沉砂池等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有效减少后续处理设施的负担。二级处理则依赖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
深度处理是三级处理,这一阶段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一步净化水质,确保排放标准的达成。通过过滤、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手段,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悬浮物和细菌,保障水体的清洁度。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分别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和处理目标,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共同实现污水的高效净化,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4. 城市污水处理级别有哪些并说明每一级别的用途和主要采用的技术。
【答案】:城市污水处理通常经过三个级别,具体如下:
1. 一级处理:这一级别的处理旨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部分油脂。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如格栅过滤、沉砂池等,以沉淀和分离出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油脂。
2. 二级处理:在二级处理中,主要目标是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这一级别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以及化学处理法,如好氧消化和化学氧化。
3. 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更加精细,旨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以及进行杀菌消毒。这通常涉及到多种技术的组合使用,包括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物理方法,以及化学沉淀和生物脱氮等化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