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医院污水站用什么化学品

医院污水站用什么化学品

发布时间:2025-04-04 07:50:29

⑴ 医疗污水处理标准

法律分析:1、医疗机构病区和非病区的污水,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的污水应分流,不得将固体传染性废物、各种化学废液弃置和倾倒排入下水道。2、传染病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房应设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的粪便排泄物等传染性废物。3、化粪池应按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为24-36h。清掏周期为180-360d。

法律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四条 医疗机构的各种特殊排水应单独收集并进行处理后,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1)低放射性废水应经衰变池处理。(2)洗相室废液应回收银,并对废液进行处理。(3)口腔科含汞废水应进行除汞处理。(4)检验室废水应根据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单独收集,单独处理。(5)含油废水应设置隔油池处理。

⑵ 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

高锰酸钾溶液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氧化剂,如用作制糖精、维生素C、异烟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剂;医药中用作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

在水质净化及废水处理中,作水处理剂,以氧化硫化氢、酚、铁、锰和有机、无机等多种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脱色。还用作漂白剂、吸附剂、着色剂及消毒剂等。

高锰酸钾是一种特别常见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有很广泛的用途。比如漂洗衣服用的漂白剂里面就含有高锰酸钾。

在医院里常常会起到消毒作用的消毒剂也含有高锰酸钾,上化学课上我们还用过高锰酸钾做过科学实验,有人因为误食某种东西中毒后送进医院是进行洗胃的必备品就是高猛酸钾溶液。


(2)医院污水站用什么化学品扩展阅读:

高锰酸钾为氧化剂,用于有机合成、消毒、氧化等。与乙醚、乙醇、硫酸、硫磺、双氧水等接触会发生爆炸;遇甘油立即分解而强烈燃烧。

高锰酸钾溶液使用注意事项

1、配制高锰酸钾水溶液,一定要用清洁水、流动水,绝不能用污水、死水、淘米水等,否则会降低其氧化灭菌功能。

2、高锰酸钾在热水、沸水中易分解失效,故配制水一定要是普通凉水,且随配随用,忌配后久放。

3、称量要精确。浓度过低,起不到氧化灭菌功能;浓度过高,既造成浪费,浸种时又会灼伤种胚,抑制出苗。

4、配制好的水溶液通常只能保存2小时左右,当溶液变成褐紫色时,就失去了消毒作用。最后,遇到特殊情况,如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等停止使用。

5、高锰酸钾只能低浓度外用,切忌高浓度和口服使用,高浓度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皮肤粘膜灼伤或糜烂出血。考虑到个体差异,使用之前最好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6、高锰酸钾有毒,且有一定的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后呈棕黑色。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对组织有刺激性。

⑶ 化学元素分子式

中文名称: 滴滴涕

英文名称: DDT

中文名称2: 1,1,1-三氯-2,2-双(对氯苯基)乙烷

英文名称2: 1,1,1-trichloro-2,2-bis(p-chlorophenyl)ethane

CAS No.: 50-29-3

分子式: C14H9CI5

分子量: 354.48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乳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和气溶胶。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熔点(℃): 107~109

沸点(℃): 260

相对密度(水=1): 1.55(25℃)

饱和蒸气压(kPa): 2.53×10-8(20℃)

闪点(℃): 72~77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二氯乙烷。

主要用途: 用作农用杀虫剂。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四肢感觉异常,共济失调;重者体温升高、心动过速、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滴滴涕是第一个大量使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早在1874年,齐德勒就已发现,用氯笨和三氯乙醛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具有杀虫效力。1936年-1938年,瑞士的缪勒在实验中重复了齐德勒的反应,得到了这种具有杀虫效力的物质,并为之申请了专利。这种物质于1943年正式投入生产,在40年代已为人们广泛使用了。

滴滴涕对害虫有极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于种种害虫都有很好的效果,用途极广。因此在它出现的30年里,一直是重要的杀虫剂。然而,长期使用中,它也暴露了自己的缺点,最严重的是它不易被生物分解,会残留下来,造成环境污染,于是,自1971年之后,许多国家对之实行封禁政策。
一种主要的有机氯杀虫剂,又称二二三。由德国人蔡德勒在1874年合成,1938年瑞士人马勒首次证明其杀虫作用。1943年开始大量生产,首先在瑞士推广使用。二战期间,曾用以防止煤昆虫,使上百万人免于痢疾和伤寒等传染病造成的死亡,马勒也因此获1948年诺贝尔医学奖。由于滴滴涕对害虫有强力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可以用来防止棉铃虫、棉红铃虫等多种农业害虫和蚊、蝇、蚤、虱、臭虫等卫生害虫,效果较好。它是第一个大量使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40-70年代初的三十多年里,滴滴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广泛应用的杀虫剂。后来人们发现其半衰期长达2.5-5年,且脂培性很强,很容易蓄积在动物体脂肪中,造成环境、食品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从70年代初期先后为许多国家禁用于农业,中国也于1983年停止生产农用滴滴涕。

⑷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第5章

消毒技术
5.1 医院污水常用消毒技术
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γ射线)。表5-1对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表5-1 常用消毒方法比较
5.2 液氯消毒系统
液氯消毒是医院污水消毒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氯(Cl2)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具有持续消毒作用。氯消毒具有药剂易得,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不需要庞大的设备等优点。但氯气有毒,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氯气为受压的液化气体,一般用罐瓶、槽车、罐车、驳船等压力容器装运。
液氯消毒系统主要是由贮氯钢瓶、加氯机、水射器、电磁阀、加氯管道及加氯间和液氯贮藏室等组成。
5.2.1 氯瓶
(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小容量的氯瓶。氯瓶一次使用周期应不大于3个月。
(2)单位时间内每个氯瓶的氯气最大排出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容积为40升的氯瓶:750g/h;500kg的氯瓶:3000g/h。
5.2.2 加氯机
医院污水采用液氯消毒时,必须采用真空加氯机,并将投氯管出口淹没在污水中。
氯气向污水中投加是经过加氯机水射器完成,水射器要求自来水有0.2MPa压力,在水射器内形成负压,将氯气吸入并混合,然后将氯水投加至加氯点。
典型的医院污水处理工艺加氯方式有两种:虹吸式定比加氯和提升式自动定比加氯。
(1)当医院污水站内集水管道高于站外公共污水管或水体水位时(通常需要有600mm的高差),可采用虹吸式定比加氯消毒系统。
(2)当污水需要提升才能排出站外,采用提升式自动定比加氯,消毒投加设备与提升泵同步运行,由集水池的水位控制污水泵自动启动,同时控制投药系统同步运行。
5.2.3加氯系统管材
(1)输送氯气的管道应使用紫铜管;输送氯溶液的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阀门采用塑料隔膜阀。
(2)加氯系统的管路应设耐腐蚀的压力表,水射器的给水管上应设普通压力表。
(3)加氯系统的管道应明装,埋地管道应设在管沟内,管道应有一定的支撑和坡度。
5.2.4 加氯间和液氯贮藏室
使用液氯消毒时应设液氯贮藏室和加氯间。
(1)加氯间
医院污水加氯间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医院总体规划、排出口位置、环境卫生要求、风向及维护管理和运输等因素来确定。
加氯间主要放置加氯机等除氯瓶以外的加氯设备。加氯间内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加氯间门向外开,使用防爆灯照明和其他防爆电机电器,设排风扇,换气次数按12次/小时设计。排风扇设在加氯间低处,并考虑室外环境,要远离人员活动场所。加氯间室内电气、管道、地面等应考虑防止氯气腐蚀。
(2) 液氯贮藏室
液氯贮藏室应尽量靠近投加地点。液氯贮藏室必须有吊装设备(使用40kg小瓶可不安装吊装设备)和磅秤。
液氯贮藏室应设可容纳氯瓶的水池,水池应保持一定水位,一旦氯瓶泄漏,应迅速将氯瓶推到水池中。
液氯贮藏室直接通向室外的门要向外开,应设排风设备,通风口设在房间离地400mm处。照明使用防爆灯具,设置安全和氯气报警装置。
5.2.5 适用范围
1、液氯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区内医院及小规模医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远离人口聚居区的规模较大(>1000床)且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氯消毒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当医院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氯消毒。
5.2.6 运行管理
1、严禁无加氯机直接向污水中投加氯气。
2、液氯用槽车和钢瓶包装。氯包装量:瓶装充装重量不得大于1.25kg/L,槽车装充装重量不得大于1.20kg/L。
3、在操作间或加氯间进口处应放置方便使用并有明显标志的工具箱、维修工具、药品及防毒面具等。
4、氯瓶放置在磅秤或氯量显示仪上,小瓶应该竖放、大钢瓶则是卧放并固定,不得使其滚动。
5、并联的氯瓶应设置备用瓶,通过自动或手动切换装置更换新氯瓶。
6、氯瓶和加氯机要避开暖气、阳光和明火。为保证正常供氯,氯瓶间的室内温度应保持中温(15℃)。
7、液氯运输、贮存等按GB11984执行。
5.3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氧化剂、消毒剂以及漂白剂的功能。作为强化氧化剂,它所氧化的产物中无有机氯化物;作为消毒剂,它具有广谱性的消毒效果。
二氧化氯必须现场制备。现场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法和电解法。
1、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是以氯酸钠、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和盐酸等为原料,经反应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氯气体,再经水射器混合形成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投加到被消毒的污水中进入消毒接触池消毒。
2、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是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通过电解产生二氧化氯、氯气、过氧化氢、臭氧的混合气体,用于消毒。混合气体的协同作用,具有广谱的杀菌能力,其消毒效果远强于任何单一的消毒剂。
5.3.1 工程设计
1、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1)二氧化氯消毒系统设计和发生器选型应根据医院污水的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确定,并考虑备用。
(2)因原料为强氧化性或强酸化学品,储存间必须考虑分开安全储放;储存量为10~30天的用量。
(3)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应小于0.4%,其投加量应与污水定比或用余氯量自动控制。
(4)应设计二氧化氯监测报警和通风设备。
2、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1)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设备主要由电解槽、电源、水泵和水射器组成。电解槽使用6V或12V两种直流电源。
(2)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设备的溶盐装置一般与发生器一体化,但因二氧花氯为混合消毒气体,为了能定比投氯,必须设置溶液箱。
(3)二氧化氯是由水射器带出并溶于水的,所以设备间必须有足够的压力自来水,如水压不够0.2MPa,需加设管道泵。
(4)应注意设备排氢管的设计,及时排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可爆炸气体。
5.3.2 适用范围
1、二氧化氯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区及大规模医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远离人口聚居区、规模较小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由于二氧化氯在空气中和水中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爆炸,因此该法适用于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3、化学法适用于规模>500床的医院污水处理消毒系统。
4、二氧化氯消毒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当医院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二氧化氯消毒。
5.3.3 运行管理
1、二氧化氯活化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
2、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3、投加量根据实际水质水量实验确定。
5.4 次氯酸钠消毒
次氯酸钠消毒是利用商品次氯酸钠溶液或现场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消毒剂,利用其溶解后产生的次氯酸对水中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对污水进行消毒。
1、次氯酸钠发生器
利用电解食盐水(或海水)制取次氯酸钠水溶液。这种发生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电耗低、耗盐量小,生产的次氯酸钠可达10~12% (有效氯含量)。其缺点是在电极表面易形成钙镁等沉积物,需要经常清洗电极。
商品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为10%~12%,次氯酸钠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与氯气相同的特殊气味。
2、漂白粉及漂粉精消毒
漂白粉(Ca(OCL)2)为白色粉末状,具有强烈气味,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而失效,能使大部分有机色彩氧化褪色或漂白。
漂粉精是较纯的次氯酸钙,有效氯含量为65%~70%,是一种较稳定的氯化剂,密封良好时能长期保存(1年左右)。 漂粉精用于医院污水消毒可以直接使用粉剂投加到医院污水中,既可用于干式投加法,也可以将漂粉精溶解在水里,制成溶液投加到污水中,称湿式投加。还有一种方法是漂粉精制成片剂用消毒机投加。
5.4.1 工程设计
1、配套建筑物及设备
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的污水处理站应根据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型号及其附属设备要求进行布置。一般要求需要有专用的盐液制备间和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间。盐液制备间与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间宜分为两个房间。
2、主要工艺参数
(1)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处理级别计算投氯量,按投氯量选择次氯酸钠发生器型号及台数,然后计算用盐量、贮盐量。
(2)污水量按最高日污水量计算,盐水池按12~24h设计。
(3)次氯酸钠溶液贮槽按8~16h设计。
3、次氯酸钠的投配
次氯酸钠发生器所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贮存在贮槽内,可采用虹吸式自动投加或与污水泵连动投加,将溶液通过投加管、电磁阀、流量计将溶液投加到污水池或污水管中。
4、漂精粉的投加
(1)漂精粉的湿式投加系统需设置溶药槽和投配槽。
(2)溶药槽和投配槽一般用塑料制成,溶药槽需设有搅拌器,一般设置2个,投配槽可设1个,沉渣排入下水道,溶药槽和投配槽大小按处理污水量和投药量计算确定。
5.4.2 适用范围
1、次氯酸钠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区内及大规模医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远离人口聚居区、规模较小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漂粉精、漂白粉适用于规模<300床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污水处理消毒系统。
3、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适用于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污水处理消毒系统。
4、二氧化氯消毒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当医院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氯消毒。
5.4.3 运行管理
1、次氯酸钠溶液贮槽应防腐蚀,可用聚氯乙烯板或玻璃钢制作。
2、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时,必须注意保存条件,经常分析化验其有效氯含量,以便掌握有效氯的衰减情况,确定每次的最佳送货量和送货周期,减少氯的损失。
3、商品次氯酸钠应在21℃左右避光贮存。
4、漂白粉应贮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中,防止日晒雨淋,应远离火种和热源,不可与有机物、酸类及还原剂共存。
5、漂粉精放入溶药槽,加水配制成有效氯含量为1%~5%的溶液,静止澄清,使用上清液投加。每日配制1~2次。
5.5 氯消毒接触池
1、医院污水消毒按运行方式可分为连续消毒和间歇消毒两种方式。
2、接触消毒池的容积应满足接触时间和污泥沉积的要求。传染病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5小时,综合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0小时。
3、连续式消毒的接触池有效容积为污水部分容积和污泥部分容积之和。
4、间歇式消毒时,接触池的总有效容积应根据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确定,一般宜为调节池容积的1/2。
5、接触消毒池一般分为两格,每格容积为总容积的一半。池内应设导流墙(板),避免短流。导流墙(板)的净距应根据水量和维修空间要求确定,一般为600~700mm。接触池的长度和宽度比不宜小于20:1。接触池出口处应设取样口。
6、设计时应按设计选定的处理工艺流程的实际运行情况,按最不利情况进行组合,校核实际接触时间,以满足设计要求。
5.6 氯消毒设计要点
当污水采用氯消毒工艺时,其设计加氯量可按下列数据确定:
1、液氯消毒系统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有关章节进行设计。
2、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出水的设计加氯量以有效氯计,一般为30-50mg/L。
3、二级处理出水的设计参考加氯量一般为10-15 mg(有效氯)/L。
4、当污水采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其设计投加量应根据具体水质确定。
5、加药设备至少为2套,1用1备。
6、氯投加量为参考值,运行中应根据余氯量和实际水质水量实验确定投加量。
5.7 臭氧消毒
臭氧,分子式为O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是国际公认的绿色环保型杀菌消毒剂。臭氧在水中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羟基(OH)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单原子氧(O)具有强氧化能力,对各种病毒、细菌均有很强的杀灭能力。
臭氧消毒具有反应快、投量少;适应能力强,在pH5.6~9.8、水温0~37℃范围内,臭氧消毒性能稳定;无二次污染;能改善水的物理和感官性质,有脱色和去嗅去味作用。但缺点是无持续消毒功能、只能现场生产使用、臭氧消毒法设备费用较高、耗电较大。
臭氧制备法有电晕放电法、紫外线法、化学法和辐射法等,工程一般采用电晕放电法。
5.7.1 工程设计
1、医院污水臭氧处理站应设置空压机房、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操作间。空压机房安放空压机,空压机应防震和防止噪声。臭氧发生器间应留有设备检修空间。臭氧接触塔在寒冷地区应设在室内,尾气处理后设排气管排出室外。
2、医院污水消毒的主要工艺参数如表5-2所示。
表5-2医院污水臭氧消毒的主要工艺参数
3、在选择臭氧发生器时,要根据污水水质及处理工艺确定臭氧投加量,再根据臭氧投加量和单位时间处理水量确定臭氧使用量,按每小时使用臭氧量选择臭氧发生器台数及型号。
4、臭氧与污水接触方式一般采用鼓泡法,气泡分散越小,臭氧利用率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因此要选择气水混合效果好的臭氧进气装置。
5、臭氧系统设备管道应做防腐处理与密封。
6、臭氧设备间应设置通风设备,通风机应安装在靠近地面处。
7、在工艺末端必须设置尾气处理或尾气回收装置,反应后排出的臭氧尾气必须经过分解破坏或回收利用,达到排放标准。
5.7.2 适用范围
1、采用二级处理的医院污水最好采用臭氧消毒,这样可以减少臭氧的投加量,降低设备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2、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适用于管理水平较高的传染病医院及综合医院污水处理。
5.7.3 运行管理
1、臭氧对人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允许浓度为0.2mg/m3。
2、臭氧为强氧化剂,浓度越高对接触物品损害越重,使用时应注意。
3、在使用时应控制影响臭氧杀菌作用的因素,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pH、水的浑浊度、水的色度等。
4、在产臭氧过程中,避免放电电极潮湿而造成断路。
5、臭氧的产量受电压、进气量和进气压力的影响。
6、臭氧的投加量和剩余臭氧量在消毒中起着重要作用,使用时应注意控制。
5.8 紫外线消毒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高功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C波段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光照射流水,使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辐射后,其细胞组织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从而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以及其它致病体,达到消毒杀菌和净化的目的。紫外线杀菌速度快,效果好,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属于国际上新一代的消毒技术。但要求水中悬浮物浓度较低,以保证良好的透光性。
5.8.1 工程设计
1、采用紫外线消毒时要求被处理的水中悬浮物浓度<10mg/L,在此条件下推荐的照射强度为25-30μW/cm2,照射时间>10s。
2、紫外线消毒系统可采用明渠型或封闭型。相对而言,明渠型比封闭型更容易监测和维护,对水流阻力也小。
3、紫外系统内还应包括清洗设施。医院污水应采用设置自动清洗装置。
4、紫外系统用于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排放的气体消毒时,采用循环式紫外空气消毒装置。
5、紫外灯管应专业回收。
5.8.2 适用范围
1、出水悬浮物浓度小于10mg/L的污水处理系统可采用紫外消毒方式;
2、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如排入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水域时,可采用紫外消毒方式;
5.8.3 运行管理
1、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并注意眼睛的防护,以免引起损伤。
2、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进行测定。
3、使用的紫外线灯,新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紫外线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70 uw/cm2,凡低于70 u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
5、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⑸ 医院污水消毒用次氯酸效果怎样

医院污水的消毒效果至关重要,而次氯酸作为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效果尤为显著。次氯酸属于氯系消毒剂中的佼佼者,其消毒能力远超同类产品。

推荐使用DCW次氯酸,这是一种由DCW次氯酸发生器通过盐和水电解生成的高浓度次氯酸,最高浓度可达800ppm。这种次氯酸因其高效的消毒性能而备受青睐。

DCW次氯酸的生产过程非常环保,仅需盐和水作为原材料,无需添加任何化学品。因此,这种次氯酸不仅无毒,而且在杀菌后可以分解成盐和水,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物。其环保特性使得它成为医院污水消毒的理想选择。

与传统消毒剂相比,DCW次氯酸具有更多优势。它能够迅速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微生物,有效防止污水中的病原体传播。同时,由于其分解产物为无害的盐和水,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健康。

综上所述,DCW次氯酸因其卓越的消毒效果和环保特性,成为医院污水消毒的理想选择。选择这种高效的次氯酸,不仅能有效保障医院污水的安全处理,还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⑹ 医院里的废水怎么处理

1. 医院废水处理的重要性
医院废水中含有多种致病菌,如果直接排放到地下水或河流中,将会引起水质污染。因此,医院废水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确保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
2. 医院污水处理化学品
医院污水处理常用的化学品包括二氧化氯消毒粉,它有10%和48%两种含量可供选择。在处理污水时,需要将粉剂的AB剂分别溶解后,倒入污水处理系统中,以杀灭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
3. 活性氧消毒粉的应用
另一种用于医院污水处理的化学品是活性氧消毒粉,也称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这种消毒粉的主要成分包括单过硫酸氢钾复盐、柠檬酸、氯化钠,其中单过硫酸氢钾的含量为18%-25%,氯化钠含量为5%-6%,活性氧含量为13%±1.3%。它能有效杀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致病性酵母菌等医院常见的细菌和细菌芽孢。

⑺ 什么是臭氧分解催化剂

臭氧分解催化剂是一种环境净化领域的重要催化剂,亦称臭氧去除剂、臭氧消除剂或臭氧氧化催化剂。以下是关于臭氧分解催化剂的详细解释:

阅读全文

与医院污水站用什么化学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气净化器最高可达多少米 浏览:730
pc和tac和树脂镜片区别 浏览:204
养殖废水处理一吨多少钱 浏览:263
液压先导滤芯有什么危害 浏览:3
金华磷化污水处理多少钱 浏览:970
污水处理厂排污许可证核发规范 浏览:555
绝望之旅蒸馏器 浏览:181
核岛福电站为什么还会产生废水 浏览:748
反渗透法要用到什么仪器 浏览:746
如何分辨净水器进水管和废水管 浏览:219
海王星空气滤芯的管子怎么接 浏览:134
蒸馏水可以每天喝吗 浏览:590
威乐污水提升器济南营销点 浏览:16
喝上除垢水怎么办 浏览:861
挂耳式净水器如何更换滤芯 浏览:931
环境影响报告书废水 浏览:189
净水器免费换滤芯哪个好 浏览:473
净水机如何排污水 浏览:346
旅游景点污水处理设备哪里有 浏览:954
树脂镜片耐温多少 浏览: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