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贵阳六日游线路】环保技术让乡村旅游景点“变脸”
息烽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清洁生活污水
环保技术让乡村旅游景点变脸
金黔在线讯 用管道将每户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通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达标后,或排入河道,或用来灌溉农作物,村寨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改变。这是记者5月21日在息烽县林丰村水岭沟乡村旅游示范点看到的变化。
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把污水投配到人工湿地上,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让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净化,同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被土地上面的植物吸收,从而使污水得到循环利用。
2011年,息烽县在小寨坝镇红岩葡萄沟乡村旅游景点实施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方式,对农户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项目总投资328万元,共建设100立方米/天污水处理设施2座、4立方米/天污水处理设施10座、0.5立方米/天污水处理设施93座、垃圾收集池17座、垃圾桶58个,受益农户1000余户4000余人。
红岩葡萄沟是息烽有名的乡村旅游景点。近年来,景区所在地的红岩、潮水、大寨及周边群众发展水晶葡萄1万余亩,其中挂果面积6000余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但随着人气指数的节节攀升,污水排放、垃圾处理成了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自从建起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后,景区垃圾统一清运,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村寨变得更干净、更整洁了,不仅没有臭味了,连蚊虫也少了。大寨村村民李银军介绍,他家建起污水处理设施后,污水和垃圾不再乱排乱放,环境彻底变了样,农家乐生意更红火了,每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
为了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爽爽乡居的旅游品牌,今年1月,该县又在西山乡水岭沟乡村旅游示范点实施了这一项目,总投资110万元。目前已完成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配套设施建设,进入湿地绿化阶段,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用。
② 恩施景区厕所污水处理设备
恩施景区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的卫生设施也得到了越来越重视,其中厕所是重点关注对象之一。然而,景区厕所所产生的污水也成为了景区环境保护的难点,这就需要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恩施景区厕所污水处理设备可以选择采用生物滤池等处理方式。生物滤池是通过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具有初期投资较低、运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合用于景区厕所的污水处理。该设备可将厕所所排放的污水通过自然降解和生物培养等过程使其净化达标,处理后的水质清澈透明,不但可以保证景区环境的卫生清洁,也可以使景区拥有更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另外,恩施景区厕所污水处理设备还可以选择套得紧密、结构合理、运行效率高的中水回用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在经过生物滤池等初级处理后,将污水做进一步的净化处理,达到完全可以达到园区景观灌溉等附带水源的目的。这种污水处理方式强化了废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是对环保事业的一种崭新方法。在污水处理方面,恩施景区厕所不应仅仅停留于满足景区需求,更应积极思考如何处理好景区所产生的污水,减少环境污染,提升景区健康环保形象。厕所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应选择一种适合自身景区的污水处理设备,为景区的稳定发展、环境保护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③ 四川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9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镇排水行为,保障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防治水污染和城镇内涝灾害,治理和保护水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城镇排水设施的使用、运营、维护及其相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水行政等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实行统筹规划、配套建设。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主管部门(以下称城镇排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使用和保护城镇排水设施的权利和义务,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进行制止和举报。
对在城镇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第二章规划建设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编制城镇排水和城镇污水处理规划,规划内容应当包括降水、中水、再生水及污泥处置综合利用等内容,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备案。
易发生内涝的城镇,还应当编制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并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提高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第七条新建城镇排水设施应当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对原有雨水、污水合流的城镇排水设施,应当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求,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或者雨水收集设施改造。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污水管与雨水管混接。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应当优先安排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并稳定可靠、经济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排水、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批,与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连接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经有管辖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确保排污口的设置符合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防洪规划的要求。第九条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工艺设计纳入招标文件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相关行业注册执业专家进行评审,评审专家应当依法在评审文件上签章,并对评审意见负责。建设单位对评审报告结论负责,实施建设规模和工艺设计的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负责。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更改中标后的建设规模和设计工艺,局部工艺优化调整的,应报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审定。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布鼓励类和淘汰类污水处理工艺指导目录,并定期更新。
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排放标准、工艺设计应当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建设规模应当根据常住人口、实际污水排放量等因素科学论证确定;排放标准根据当地污水水质、水量、收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确定;工艺设计应优先选用成熟先进、低成本、低能耗的技术方案,政府投资类项目应当优先在鼓励类指导目录中选择。
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工艺专项验收应当纳入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第十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已覆盖的区域内,不得新建化粪池及相关活性污泥截污池、塘,原有已失去功能作用的化粪池,应当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拆除。
未被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的居民聚居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度假区、机场、铁路车站等排放生活污水的区域和经济开发区、独立工矿区等排放污水、废水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标准建立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确保其排放的污水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
④ 大理洱海被倾倒污水!官方是如何回应此事的
洱海作为大理的一张旅游名片,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到洱海游玩,也为大理当地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污染,大理洱海被倾倒污水在网上引起热议,大理生态环境局也对此作出了回应,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大理分局接到巡查人员报告,有人向洱海倾倒污水,当地分局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才会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对于随意破坏环境的人员,发现之后要及时举报,而且洱海也为当地提供了生活用水,正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洱海的水质也变得越来越好。
⑤ 移动厕所粪便怎么处理
移动厕所的粪便主要通过设置于厕所底部的污水箱进行处理,并定期抽吸以避免满溢。以下是具体处理方式:
污水箱设置:移动厕所底部配备有专门的污水箱,用于收集和储存粪便和污水。
定期抽吸:当移动厕所使用到一定人数或污水箱达到一定容量时,需要及时进行抽吸作业,以防止污水箱满溢,影响厕所的正常使用和周围环境。
处理方式:抽吸出的粪便和污水一般会被运送到专业的污水处理中心或粪便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环保和卫生的标准。
适用场景:移动厕所因其可移动性和灵活性,适用于火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别墅区、新建小区、大型工地、广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及繁华商业街等多种场景。
综上所述,移动厕所的粪便处理是一个系统而规范的过程,确保了厕所的卫生、环保和高效使用。
⑥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管理若干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旅游景区景点环境管理工作,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环境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建设部、林业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法[1995]462号)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点文物古迹所在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应对景区环境质量负责,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第四条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应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环境管理工作人员,较大的旅游景区景点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五条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将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拨出资金用于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保护。旅游景区景点也应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国外有关机构的捐助,并将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环境保护,用于环境保护资金不得低于景区门票收入10%,环保投入比例随着旅游区收入增长逐步提高。
第六条 实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度。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制订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有专项环境保护内容,或制订专项环境保护规划,进行环境功能区划分,明确环境保护目标。不允许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以及其他需要绝对保护的区域开发旅游活动。规划应报县以上政府批准实施。
第七条 县以上环保、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对辖区内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参与规划的论证审查。
第八条 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设施和防止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和审批。
第九条 旅游景区景点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设施和对生态环境有害的项目。建设其他设施和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对现有的上述项目或设施,其污染物排入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必须限期治理或依法关闭、搬迁。
⑦ 旅游景区生活污水处理一般怎么做的啊
目前,各大景区的垃圾主要来自餐厅与酒店的生活用水。随着季节的变化,客流总量波动较大,垃圾总量也随着客流量变化而变化。另外由于个饭店、酒店受地形因素影响,污水处理的特点不尽相同,非常不利于提高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
此外,由于风景区远离城市,旅游景点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难以与城市的处理系统衔接。过去,景区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多年来一直直接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没有充分考虑景区的特殊自然条件和水质、水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当下,我国分散污水吹了技术不断创新,逐步开始想天然生物处理方向发展。景区可逐步尝试生态治理,采用各种小型地下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沼泽处理系统等性价比高、出水稳的景区污水处理方式,借助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逐步减少对智能硬件的依赖。在保证水质的同时,减轻污水处理的负担。
景区的秀丽风光是我们美好山川的瑰宝,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以保护。虽然现阶段我国在污水的实际处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优化空间还有很高。在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景区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高峰等因素的特性,采取真正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污水的处理效果,真正保护景区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