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过EDI纯水机的电阻率正常15-16,电导率1.0,但我们要求是电导率是0.3
电导率1.0电阻怎么会是15?电导=1/电阻。
而且EDI出水电导这么高,都1.0了,
要么EDI有问题,要么你仪器坏了。
而且制水电导才0.26,经过EDI后电导反而升高了?这太不正常。
2. EDI超纯水设备运行过程中电阻率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EDI模块的出水电阻率低可能原因
1、设备本身线路问题(电源线松动等)
2、运行电压变化
3、水量高于模块最大进水量/低于模块最小进水量
4、进水水质不符合要求
5、模块堵塞或者结垢
3. 如果给水不好会对超纯水设备的EDI装置产生什么影响
给水里的污染物会对除盐组件有负面影响,增加维护量并降低膜组件的寿命。具体影响如下:
污染物对除盐效果的影响
对EDI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包括硬度(钙、镁)、有机物、固体悬浮物、变价金属离子(铁、锰)、氧化剂(氯,臭氧)和二氧化碳(CO2)以及细菌。
设计RO/EDI系统时应在EDI的预处理过程除掉这些污染物。给水中这些污染物的浓度限制见3.2节。在预处理中降低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可以提高EDI性能。其它有关EDI设计策略将在本手册其它部分详述。
氯和臭氧会氧化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膜,引起EDI组件功能减低。氧化还会使TOC含量明显增加,污染离子交换树脂和膜,降低离子迁移速度。另外,氧化作用使得树脂破裂,通过组件的压力损失将增加。铁和其它的变价金属离子可对树脂氧化起催化作用,永久地降低树脂和膜
的性能。
硬度能在反渗透和EDI单元中引起结垢。结垢一般在浓水室膜的表面发生,该处pH值较高。此时,浓水入水和出水间的压力差增加,电流量降低。坎贝尔?组件设计采取了避免结垢的措施。不过,使入水硬度降到最小将会延长清洗周期并且提高EDI系统水的利用率。悬浮物和胶体
会引起膜和树脂的污染和堵塞,树脂间隙的堵塞导致EDI组件的压力损失增加。
有机物被吸引到树脂和膜的表面导致其被污染,使得被污染的膜和树脂迁移离子的效率降低,膜堆电阻将增加。
二氧化碳有两种效果。首先,CO32-和Ca2+、Mg2+形成碳酸盐类结垢,这种垢的形成与给水的离子浓度和pH有关。其次,由于CO2的电荷与pH值有关,而其被RO和EDI的去除都依赖于其电荷,因此它的去除效率是变化的。即使较低的CO2都能显著地降低产品水的电阻率。
以上资料来自深圳市科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仅供参考!
4. 请问一下EDI产水电阻率偏低在呢么调节才能上升
加氢氧化钠,加大EDI电阻,一级泵循环频率不要在低压保护状态运行估计10到24小时
5. 超纯水设备产水电阻率降低是什么原因
对于ro来说抄,产水电阻率越低越好了,但是像一级ro<15的正常5-7左右的,二级<5,正常2-3左右。
要是出现个更低的值,1,排除仪表是否有故障2、温度补偿是否正常,电导率还是和温度有关系的3、探头安装位置会不会有空气聚集(探头和空气接触,那仪表显示的一定很小了)4、我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plc出故障,别的报警,监控也会显示产水电阻率低,但是现场没问题
6. 最近我们电厂几十台EDI模块有一台产水电阻突然很低,其他都是好的。所有参数都正常,有人知道为什么吗
EDI模块的污染主要分为硬度、金属氧化物、有机物和生物污染四种。若发现EDI模块压内差增大、产水,浓容水或极化水流量减小、电压增大或产水水质降低,则预示着EDI模块可能产生了污染,下面小编来讲一下具体故障的分析检测方法。
产水电阻率低原因分析
1、可以分析如下运行情况:各模块的平均电流;各模块的实际电流;淡水室和浓水室的压力;流量过低;运行情况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2、可以分析检测仪表:电极常数;校验;温度补偿;探头接线;仪表接地;取样流经探头的流量太小而导致取样很差。
3、可以分析进水以下参数:电导率;pH;CO2;硅含量;硬度;检查反渗透设备情况;对水质作实验室分析。
产水电导率大于进水电导率原因
1、一个或多个模块电极反向:浓水室反向进入淡水室;立即停止EDI系统运,并检测原因。
2、浓水室压力大于淡水室压力。
3、电流增加,产水水质反而下降原因
离子交换膜损,例如:热损坏;机械损坏。
EDI模块发生故障应及时分析及时检测,避免对EDI的系统造成损坏进而产生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