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恒压过滤速率方程

恒压过滤速率方程

发布时间:2024-12-10 19:40:55

㈠ 跪求06和08年 中科院 化工原理 试题!!!!

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431386
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342310
2007
一. 单选题(每题2.5 分,共25 分)
1.某流体在内径为D 的水平管中平稳流动,当该流体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
为0.5D 的水平管时,如果流动为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则压降是原来的( )。
A. 4 倍; B. 8 倍; C. 16 倍; D. 32 倍。
2. 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 )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
A. 提高蒸汽速度;
B. 采用过热蒸汽;
C. 降低空气流速;
D. 提高空气流速。
3. 有关多效蒸发器的三种加料类型:并流加料、逆流加料、平流加料,说法错误的是:
( )。
A. 并流加料和平流加料都采用并流换热方式;
B. 在同等进料条件下,逆流加料的蒸发效率高于并流加料;
C. 平流加料更适合于易结晶的物料;
D. 三种加料方式的采用都提高了物料蒸发量,但以牺牲蒸汽的经济性为代价。
4.结晶分离的过程通常采用降温或者浓缩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溶液的( ),从而推
动晶体的析出。
A. 过饱和度; B. 浓度差; C. 粘度差; D. Gibbs 自由能。
5. 双组分溶液萃取分离体系实际上是两个部分互溶的液相,其组分数为3,根据相律,系
统的自由度为3,当两相处于平衡时,组成只占用1 个自由度,因此操作中( )。
A. 只能调整压力;
B. 只能调整温度;
试题名称:化工原理共5 页第1 页
C. 压力和温度都可以调整;
D. 无法确定调整压力还是温度。
6.假设一液滴与一固体球的体积和密度都相同,并且在同一流体中自由沉降,则下列哪种
液滴所受到的曳力小于流体对固体球的曳力: ( )。
A. 刚性小液滴;
B. 有内部环流的球形液滴;
C. 曲折运动的椭球形液滴;
D. 上述3 种液滴受到的曳力作用都大于固体球。
7.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 ,湿球温度为tw ,露点为td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为95%时, 则
( )。
A. t = tw = td ; B. t > tw > td ; C. t < tw < td ; D. t > tw = td
8.如果某固定床中的颗粒装填为紧密排列,假设该固定床内部包括下述几种区域(圆柱状
颗粒与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相等),请问流体最难通过的床层区域是:( )。
A. 壁面附近;
B. 直径均一的球形颗粒区;
C. 乱堆的圆柱状颗粒区;
D. 直径不等的球形颗粒区。
9.下列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
A. 筛板塔; B. 浮阀塔; C. 泡罩塔; D. 舌形喷射塔。
10. 厚度不同的两种材料构成两层平壁,层接触良好,已知壁厚d1>d2,导热系数
λ1<λ2,在稳定传热过程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导热速率q1 > q 2 ;
B. 热阻R1 > R2, ;
C. 温差ΔT1 < ΔT2 ;
D. 2 2 1 1 T R T R Δ = Δ
二. 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1.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及等不正常现象,使塔
无法工作。
试题名称:化工原理共5 页第2 页
2.启动时需要关闭出口阀门的液体输送泵是: 。为改善往复泵流量不均匀的缺点,
常用的两个方法是: 、。
3.用裸露热电偶测量管道内温度为1000K 的高温气体,由于辐射造成的测量误差为10
%,管壁温度为400K,当气体加热到1500K 时,辐射造成的测量误差约为。
4.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一般包括和阶段,其中两干燥阶段的交点对
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
5.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OG ,NOG 。
6. 对流传质理论的主要三个理论是: 、、。
7. 蒸发器的热阻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 、、和。
8. 膜分离发生所需要的驱动力是或,请列举三种典型的膜分离过
程: 、、。
9.表征“三传”的三个类似的定律是:表征动量传递的、表征热量传递的、
表征质量传递的。
10.边界层分离会大大增加机械能的损耗,从流体流动的结构上分析,这是因
为: 。在管路流动中,由于边界层分离导致阻力损失增加的两个典
型的例子是: 、。
三. 简答题(每题4 分,共20 分)
1. 简述化学吸收的主要优点。
2.化工厂有一搅拌反应釜,反应的选择性一直不理想。经研究发现,是因为反应器内的湍
流微观混合效果不好,必须强化混合。要强化微观混合,对搅拌器输出液体量和输出压
头的大小有什么要求?如果该反应釜的搅拌功率已不能再提高了,请问如何改变搅拌桨
的大小和搅拌操作条件?
3.在气体吸附分离或者气体膜分离中,经常碰到一个重要的扩散-努森(Knudsen)扩
散,请叙述努森扩散对含有不同分子量的气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原理。
试题名称:化工原理共5 页第3 页
试题名称:化工原理共5 页第4 页
4. 气固流态化可分为散式流态化和聚式流态化两类,已知经典散式流态化的床层膨胀方
程为: n
t
0 ε =
u
u ,式中的u0 为流体表观速度,ut 为颗粒终端沉降速度, ε 为床层空隙率,
n 为膨胀指数。聚式流态化不满足上述方程。请问:如果以此方程为判据,如何设计一套
实验与数据处理程序,来鉴别某气固流化床为聚式流态化还是散式流态化?
5.对于A+B 的可萃取分离体系,采用一般的多级逆流萃取,可以使最终萃取余相中A 的
含量降至很低,但是仍含有一定量的B,这时如果引入精馏中采用的回流技术以实现A
和B 的高纯分离。请简要叙述回流萃取及其实现高纯分离的原理?
四. 分析计算题(共75 分)
1.(10 分)有一板框过滤机,恒压过滤某悬浮液。过滤时间为2 小时,滤渣完全充满滤框
时的滤液量为20 m3。随后用10%滤液量的洗涤液(物性与滤液相同)洗涤,每次拆装
所需时间为15 分钟。已知该操作过程中的过滤介质当量滤液量Ve=2.5 m3。请问该过
滤机的生产能力是多少(m3/h)?
2. (12 分) 一精馏塔,原料液组成为0.5(摩尔分率),饱和蒸气进料,原料处理量为
100kmol/h,塔顶、塔底产品量各为50kmol/h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 0.833x + 0.15,塔釜用间接蒸汽加热,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试求:
(1)塔顶、塔底产品组成xD 和xw;
(2)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汽量;
(3)蒸馏釜中每小时产生蒸汽量;
(4)若全塔平均挥发度α =3.0,塔顶第一块塔板默弗里效率Emvl = 0.6,求离开塔顶第二块
塔板的气相组成。
3.(12 分) 某非牛顿流体在直管内流动,可以用幂律模型来描述该流体的剪切力τ与剪
切率之间的关系,即
n
r
u K ⎟
d τ ,u 是流体的轴向速度,r 是圆管的径向坐标,K 和n
是常数。请依据管流的剪应力分布,证明该流体在圆管截面上的平均流速是:
= ,式中,L 是管子长度, P Δ 为包含位能和压强能的压力差,R
是圆管半径。
4.(13 分) 在由若干根φ 25×2.5mm,长为3m 的钢管组成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温度为
140℃的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空气走管程。空气的质量流量为3600kg/h,空气的进、
出口温度分别是20℃和60℃,操作条件下的空气比热为1.0 kJ/(kg·℃),空气的对流给
热系数为50 W/(m2·℃),蒸汽冷凝给热系数为8000 W/(m2·℃),假定管壁热阻、垢层热
阻及热损失可忽略不计。试求:
(1)加热空气需要的热量Q 为多少?
(2)以管子外表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K 为多少?
(3)列管换热器至少需要多少根管子?
5.(13 分) 某湿物料10kg,均匀地平铺在面积为0.50m2 的平底浅盘内,并在恒定干燥条
件下进行干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为15%,已知在此条件下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为1%,临
界含水量为6%(均为湿基),并已测出在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为0.394kg/(m2·h),假设降
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与物料的自由含水量(干基)成线性关系。试求:(1)将物料干燥至
含水量为2%(湿基),所需要的总干燥时间为多少小时?(2)现将物料均匀地平铺在
两个与上述尺寸相同的浅盘内,并在同样的空气条件下进行干燥,只需4 小时便可将物
料的水分降至2%(湿基),问物料的临界含水量有何变化?恒速及降速两个干燥阶段的
时间各为多少小时?(可假设一个物料临界含水量c X ′ 值试算)
6.(15 分) 如图所示的双塔流程以纯溶剂S 吸收某组分Z,混合气中的Z 的摩尔含量为
y1,两塔的纯溶剂S 用量相等,且均为最少溶剂使用量的R 倍。在操作范围内,物系的
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两个塔的总传质系数相同,塔直径相同。
试证明:(i) 3 1 2 y y y = ; (ii)两个塔的塔高B A H H = 。
A B
纯溶剂S
混合气
y1
xA
y2
y3
xB

㈡ 正交试验方法

正交实验设计

当析因设计要求的实验次数太多时,一个非常自然的想法就是从析因设计的水平组合中,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水平组合进行试验。因此就出现了分式析因设计(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s),但是对于试验设计知识较少的实际工作者来说,选择适当的分式析因设计还是比较困难的。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若按L9(3)3正交表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1.正交表

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 。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例如L9(34), (表11),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4×24) (表12),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根据正交表的数据结构看出,正交表是一个n行c列的表,其中第j列由数码1,2,… Sj 组成,这些数码均各出现N/S 次,例如表11中,第二列的数码个数为3,S=3 ,即由1、2、3组成,各数码均出现 次。

正交表具有以下两项性质:

(1)每一列中,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数码“1”与“2”,且任何一列中它们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在三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1”、“2”、“3”,且在任一列的出现数均相等。
(2)任意两列中数字的排列方式齐全而且均衡。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子共有4种:(1,1)、(1,2)、(2,1)、(2,2)。每种对数出现次数相等。在三水平情况下,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共有9种,1.1、1.2、1.3、2.1、2.2、2.3、3.1、3.2、3.3,且每对出现数也均相等。

以上两点充分的体现了正交表的两大优越性,即“均匀分散性,整齐可比”。通俗的说,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另一个因素各水平各碰一次,这就是正交性。

2. 交互作用表 每一张正交表后都附有相应的交互作用表,它是专门用来安排交互作用试验。表14就是L8(27)表的交互作用表。

安排交互作用的试验时,是将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当作一个新的因素,占用一列,为交互作用列,从表14中可查出L8(27)正交表中的任何两列的交互作用列。表中带( )的为主因素的列号,它与另一主因素的交互列为第一个列号从左向右,第二个列号顺次由下向上,二者相交的号为二者的交互作用列。例如将A因素排为第(1)列,B因素排为第(2)列,两数字相交为3,则第3列为A×B交互作用列。又如可以看到第4列与第6列的交互列是第2列,等等。

3.正交实验的表头设计 表头设计是正交设计的关键,它承担着将各因素及交互作用合理安排到正交表的各列中的重要任务,因此一个表头设计就是一个设计方案。

表头设计的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列数 根据试验目的,选择处理因素与不可忽略的交互作用,明确其共有多少个数,如果对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尚不太了解,列可多一些,但一般不宜过多。当每个试验号无重复,只有1个试验数据时,可设2个或多个空白列,作为计算误差项之用。
(2)确定各因素的水平数 根据研究目的,一般二水平(有、无)可作因素筛选用;也可适用于试验次数少、分批进行的研究。三水平可观察变化趋势,选择最佳搭配;多水平能以一次满足试验要求。
(3)选定正交表 根据确定的列数&;与水平数(t)选择相应的正交表。例如观察5个因素8个一级交互作用,留两个空白列,且每个因素取2水平,则适宜选L16(215)表。由于同水平的正交表有多个,如L8(27)、L12(211)、L16(215),一般只要表中列数比考虑需要观察的个数稍多一点即可,这样省工省时。
(4)表头安排 应优先考虑交互作用不可忽略的处理因素,按照不可混杂的原则,将它们及交互作用首先在表头排妥,而后再将剩余各因素任意安排在各列上。例如某项目考察4个因素A、B、C、D及A×B交互作用,各因素均为2水平,现选取L8(27)表,由于AB两因素需要观察其交互作用,故将二者优先安排在第1、2列,根据交互作用表查得A×B应排在第3列,于是C排在第4列,由于A×C交互在第5列,B×C交互作用在第6列,虽然未考查A×C与B×C,为避免混杂之嫌,D就排在第7列。

(5)组织实施方案 根据选定正交表中各因素占有列的水平数列,构成实施方案表,按实验号依次进行,共作n次实验,每次实验按表中横行的各水平组合进行。例如L9(34)表,若安排四个因素,第一次实验A、B、C、D四因素均取1水平,第二次实验A因素1水平,B、C、D取2水平,……第九次实验A、B因素取3水平,C因素取2水平,D因素取1水平。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在该行的末尾。因此整个设计过程我们可用一句话归纳为:“因素顺序上列、水平对号入座,实验横着作”。

4.二水平有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

例8 某研究室研究影响某试剂回收率的三个因素,包括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每个因素都为二水平,各因素及其水平见表16。选用L8(27)正交表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见表17。

首先计算Ij 与IIj ,Ij为第j列第1水平各试验结果取值之和,IIj为第j列第2水平各试验结果取值之和。然后进行方差分析。过程为:
求:总离差平方和
各列离差平方和 SSj=
本例各列离均差平方和见表10最底部一行。即各空列SSj之和。即误差平方和
自由度v为各列水平数减1,交互作用项的自由度为相交因素自由度的乘积。
分析结果见表18。

从表18看出,在α=0.05水准上,只有C因素与A×B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A因素影响最小,考虑到交互作用A×B的影响较大,且它们的二水平为优。在C2的情况下, 有B1A2和B1,A1两种组合状况下的回收率最高。考虑到B因素影响较A因素影响大些,而B中选B1为好,故选A2B1。这样最后决定最佳配方为A2B1C2,即80℃,反应时间2.5h,原料配比为1.2:1。

如果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在数据是只需要输入试验因素和实验结果的内容,交互作用界的内容不用输入,然后按照表头定义要分析的模型进行方差分析。

滤芯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精密过滤器内装线绕蜂房式滤芯或熔喷滤芯,用于饮用水、生活用水、电子、印染、纺织、环保等行业的生产用水过滤、酒精过滤、药业过滤、酸碱过滤、反渗透RO膜前保安过滤,通量大、耗材成本低、外表抛光或亚光,内表面酸洗钝化处理。进出口、排污管道配自动控制阀、控制器、可自动反冲冼。
二、主要技术参数: 1、 工作压力:0.05MPa-0.6MPa 2、 工作温度:5℃-40℃(特殊温度可定做) 3、 滤芯接口:平压式、插入式 4、 过滤精度:3μm-100μm 5、滤芯数量:1芯-180芯 6、 滤芯长度:10”-50”
7、 单台流量:0.1 m³/h -300 m³/h 8、 筒体材质:304、316L、Q235衬胶
三、精密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精密过滤器是采用成型的滤材,原液通过滤材,滤渣留在滤材壁上,滤液透过滤材流出,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 成型的滤材有:滤布、滤网、滤片、烧结滤管、线绕滤芯、熔喷滤芯、微孔滤芯及多功能滤芯。因滤材的不同,过滤孔径也不相同。精密过滤是介于砂滤(粗滤)与超滤之间的一种过滤,过滤孔径一般在0.1-120μm范围。同种形式的滤材,按外形尺寸又分为不同的规格。线绕滤芯(又称蜂房滤芯)有两种:一种是聚丙烯纤维-聚丙稀骨架滤芯,最高使用温度60℃;另一种是脱脂棉纤维-不锈钢骨架滤芯,最高使用温度120℃。 四、精密过滤器特征 1.材质及结构 圆柱形壳体,304、316L不锈钢,可选炭钢及树脂壳体;配以单支或多支滤芯。 2、规 格 滤芯数量:单支或多支滤芯。 滤芯长度:单节、二节、三节、四节(每10″为一节); 滤芯安装形式:国际通用平压式、卡入式和插入式;
筒体与底座联接方式:快开型、法兰型; 介质进、出口连接方式:快开型、螺纹型、和法兰型; 可过滤介质:液体、气体。 3.性能特点 (1)过滤精度高,滤芯孔径均匀; (2)过滤阻力小,通量大、截污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3)滤芯材料洁净度高,对过滤介质无污染; (4)耐酸、碱等化学溶剂; (5)强度大,耐高温,滤芯不易变形; (6)价格低廉,运行费用低,易于清洗,滤芯可更换。 五、精密过滤器的作用 精密过滤器常设置在压力过滤器之后,用于去除液体中细小微粒,以满足后续工序对进水的要求。有时也设置在全套水处理系统未端,来防止细小微粒进入成品水常用的滤芯有以下几种规格:0.1、 0.2、 0.5、 0.8 、1、 2 、3、 5 、10 、20、 30 、50 、75 、100、120μm,精密过滤器常作为电渗析、离子交换、反渗透、超滤等装置的保安过滤器使用。

㈣ 高分悬赏~天津大学制药工程考研细节~给点建议~

初试:考数二,专业课有三种选择:
081720★制药工程
_ 01070817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28制药工艺学
_ 02070817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26化工原理
_ 03070817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27生物化学
复试:制药分离工程
$$$$$$$$$$$$$$$$$$$$$$$$$$$$$$$$$$$$$$$$$$$$$$$$$$$$$$$$$$$$$$$$$$$$$
参考这两个官方网址:
http://gs.tju.e.cn/yzbpage/ssdg.aspx
http://gs.tju.e.cn/yzbpage/files/2009/ss/sszyml.htm
$$$$$$$$$$$$$$$$$$$$$$$$$$$$$$$$$$$$$$$$$$$$$$$$$$$$$$$$$$$$$$$$$$$$$
三门专业课考纲如下:

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828 课程名称:制药工艺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全面掌握制药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习代表性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等,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工艺过程中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生物制药 (50%)
掌握生物制药的主要原理与工艺技术,包括微生物发酵制药、基因工程制药、动物细胞培养制药等。
(1)微生物发酵制药(30%):掌握制药微生物的特性和发酵药物的种类、发酵原理、工艺条件和过程的优化控制等。熟悉抗生素类、氨基酸、维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发酵制造工艺。
(2)基因工程制药(10%):掌握基因工程制药宿主生物的种类及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药物的种类与生产工艺过程等。熟悉基因工程微生物生产干扰素、生长素等的工艺。
(3)动物细胞工程制药(10%):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与技术、制药工艺和控制。熟悉动物细胞表达红细胞生成素、单克隆抗体等的生产工艺。
2. 化学制药 (25%)
掌握化学制药的原理与工艺过程,包括工艺路线设计、合成工艺研究、手性技术及其典型化学药物的生产工艺。
(1)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方法与选择原则(5%):掌握类型反应法、分子对称法、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和拆分法等设计方法,并能根据反应类型、合成步骤、收率、原辅材料的来源等评价和选择工艺路线。
(2)合成工艺研究(10%):掌握药物合成路线的工序和化学反应单元的工艺技术,包括配料比、溶剂、催化与相转移催化、反应温度、压力及反应控制等。
(3)手性制药技术(5%):掌握手性药物制备的化学和酶法原理。
(4)典型化学药物:掌握紫杉醇、氯霉素、可的松等工艺原理与过程(5%)。
3、制药共性技术(25%)
(1)制药工艺计算(10%):掌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与工艺的经济性评价。
(2)反应器及其设计(5%):掌握反应器类型与结构特点、发酵罐、搅拌斧、其他新型反应器的设计与过程分析。
(3)中试放大(5%):掌握放大的基本方法和放大研究、生产工艺规程的制定。
(4)三废处理工艺(5%):掌握制药企业污染种类及其三废处理原理与工艺。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专业缩写术语的中英文对译14%;名词解释12%;选择题12%;填空题12%;简答题20%;论述题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
$$$$$$$$$$$$$$$$$$$$$$$$$$$$$$$$$$$$$$$$$$$$$$$$$$$$$$$$$$$$$$$$$$$$$
天津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说明
课程编号: 826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含实验或化工传递)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1)化工原理课程,(2)化工原理实验,(3)化工传递。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125分)
1.流体流动(20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粘性及粘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10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2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20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16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15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8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9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15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25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
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25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与简化。
2.微分衡算方程的应用
能够采用微分衡算方程,对简单的一维稳态流体流动问题、导热问题及分子传质问题进行求解。
注:(二)和(三)部分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情况选择之一进行解答。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化工原理课程部分的题型包括概念题及应用题。概念题分为填空题和选择题两类,概念题约占25%;应用题包括计算题及过程分析题,一般5~6题,约占60%。化工原理实验部分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及实验设计题;化工传递部分的题型为推导(或推导与计算相结合)题。化工原理实验(或化工传递)部分约占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
$$$$$$$$$$$$$$$$$$$$$$$$$$$$$$$$$$$$$$$$$$$$$$$$$$$$$$$$$$$$$$$$$$$$$$
天津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 827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并灵活运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考生熟知理论内容并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不在试题上答卷。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一)生物化学理论课考试范围 (90%)
1. 蛋白质化学 (14%)
(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3)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一级、二级及高级结构的特点及与功能的关系)
(4) 氨基酸顺序测定的一般步骤
(5)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的方法和纯度鉴定
2. 核酸化学 (10%)
(1) 核酸的组成及分类
(2) 核苷酸的结构
(3) DNA和RNA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特点
(4)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5)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3. 糖类结构与功能 (2%)
(1)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2) 糖的缀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4. 脂类与生物膜 (5%)
(1) 生物体内的脂类所包括的类型,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
(2)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5. 酶学 (10%)
(1) 酶促反应的特点
(2) 酶的作用机理
(3)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出)
(4) 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
6. 维生素 (3%)
(1) 维生素的分类
(2) 与辅酶有关的维生素同辅酶的关系及其作用
7. 激素(3%)
(1) 激素的分类
(2) 激素与蛋白质、脂类和固醇的关系
8.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10%)
(1) 无氧酵解、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代谢过程中能量产生与消耗
(2) 糖元的异生作用及其主要途径
9. 生物氧化 (3%)
(1) 生物体中(有线粒体)典型的呼吸链及其组成
(2) 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及其产生ATP的位置
10. 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5%)
(1) 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酸的*-氧化过程
(2)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1. 核酸的代谢与合成 (10%)
(1)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2) DNA 的半保留复制及意义,DNA的复制过程和特点
(3) RNA 的转录过程, 各种RNA转录后的成熟过程
(4) DNA重组技术中的有关概念及名词
12. 蛋白质的代谢与合成 (10%)
(1) 蛋白质的分解产物CO2、胺、氨及*-酮戊二酸的去向
(2) 蛋白质的合成体系及其作用机理
(3)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3.代谢调空(5%)
(1)酶的调节、激素的调节、反义核酸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
(2)以上四种调节之间的关系
(二)生物化学实验课考试范围 (10%)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中所有实验的原理
内容包括:还原糖的测定,氨基酸的纸层析,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膜电泳,酪蛋白的制备,菜花中核酸的提取及特性鉴定,酶的特性及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
2. 常用试剂的配制及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 试卷题型及比例
《生物化学》试卷含生物化学实验部分(占10%)。试卷有概念及问答题。概念题分为填空、选择及判断题三类,约占20~30%;名词解释约占10%;问答题一般有6~7题(包括很简单的计算内容),占50~60%。概念题及问答题涉及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各章的内容。
四、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分)。

㈤ 请问有食品专业化工原理的大纲吗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试题主要测试考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包括设计型与操作型命题。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试题所覆盖的单元操作包括:
1. 流体流动: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流动基本方程,流体流动现象,流动阻力,流量测量及管路计算;10~25%
2. 流体输送机械:离心泵,其它类型液体输送机械,离心式风机的性能与选择;10~15%
3. 机械分离:沉降速度;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的原理与设备,颗粒及固定床床层的特性;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过滤速率方程及其在恒压恒速条件下的应用;过滤设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10~15%
4. 传热:热传导,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对流传热系数, 热辐射, 换热器(加热与冷却方法,常用换热器,传热的强化与削弱);10~25%
5. 蒸发:蒸发设备,单效蒸发,多效蒸发;1~5%
6. 蒸馏:二元物系的汽液平衡,蒸馏方式,二元物系精馏的计算,其它蒸馏方式及板式塔;10~25%
7. 吸收: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解吸)塔的计算,其它类型吸收(概念),填料塔;10~25%
8. 萃取:萃取的基本概念,萃取操作的流程和计算,萃取设备;5~10%
9. 干燥: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器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干燥器。10~2.5%
三、 试题类型及比例(需用计算器)
1.填空、判断题及选择题:20~30%
2.计算题:70~80%
四、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 主要参考教材
1.《化工原理》(上、下册),夏清 陈常贵等,天津大学出版社。
2.《化工原理》(上、下册),陈敏恒 丛德滋 方图南 齐鸣斋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3.《食品工程原理》,冯骉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这个是去年的大纲,,,,,今年的不知道哦,不过也快出来了吧

㈥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考研化工 化工原理用哪个版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原理 参考书目:
1、《石油加工单元过程原理》,沈复、李阳初编,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年
2、《化工原理》,谭天恩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
3、《化工原理》,姚玉英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化工原理
一、 考试要求:
1) 闭卷考试,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或参考资料入场。
2) 需要携带计算器、尺子等文具。
二、考试内容:
绪论 0—1 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 0—2 单位与单位换算 0—3 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过程平衡关系及过程速率
熟练掌握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基本原理、单位换算;了解其他相关内容。

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一节 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
1—1 流体的静压强
1—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第三节 流体动力学
1—4 概述
1—5 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
1—6 总能量衡算
1—7 机械能衡算——柏努利方程
第四节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1—8 流体流动型态
1—9 边界层概念
1—10 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及其计算
第五节 管路计算
1—11 简单管路计算
1—12 复杂管路计算
1—13 可压缩流体在管内的流动及计算
第六节 流量测量
1—14 孔板流量计
1—15 文丘里流量计
1—16 转子流量计
1—17 测速管
熟练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流体流动状态、阻力计算和简单管路计算;
了解不稳定流动的基本计算、可压缩流体在管内的流动及基本计算、边界层基本概念及应用、复杂管路特性、流量测量。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一节 液体输送机械 2—1 离心泵的操作原理、构造与类型 2—2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2—3 离心泵的理论压头与实际压头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2—5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2—6 离心泵的工作点 2—7 离心泵的选用、安装和操作
2—8 往复泵 2—9 其它类型的泵 第二节 气体输送机械 2—10 通风机
2—11 鼓风机
2—12 压缩机
2—13 真空泵
熟练掌握离心泵操作原理、构造与类型、主要性能参数、理论压头与实际压头、特性曲线及影响因素、离心泵的安装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离心泵的选用、安装和操作。
了解往复泵及其它类型的泵的相关知识,气体输送设备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计算。

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第一节 颗粒与颗粒床层的特性
第二节 沉降
3—1 重力沉降及设备

3—2 离心沉降及设备 第三节 过滤 3—3 过滤的基本概念 3—4 过滤基本方程 3—5 过滤设备及其操作
3—6 过滤计算
第四节 离心分离
3—7离心分离的一般概念
3—8影响离心分离的主要因素
3—9离心机的结构、操作与计算
熟练掌握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和恒压过滤(包括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基本原理及计算;了解离心分离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固体流态化和气力输送
第一节 固体流态化
4—1流化床基本概念及现象
4—2流化床的主要特性
4—3流化床的操作
4—4气力输送
熟练掌握固体流态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气力输送过程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传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导热 5—1导热速率方程
5—2导热系数
5—3平壁的稳定导热
5—4圆筒壁的稳定导热
5—5球形壁的导热
5—6不稳定导热简介
第三节 对流传热
5—7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牛顿冷却定律
5—8影响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因素
5—9 因次分析的应用
5—10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准数关联式
第四节 沸腾与冷凝给热

第五节 两流体间传热计算 5—11 热量衡算方程 5—12 传热速率方程
5—13总传热系数
5—14 平均温度差
5—15传热单元计算
5—16 综合传热及设备热损失的计算
熟练掌握导热和对流两种传热方式的基本概念及计算、两流体间传热计算的对数平均温差法。了解不稳定传热的基本概念及计算、传热单元数法的基本计算原理和设备热损失。
第六章 换热器
第一节 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第二节 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换热器标准系列
第四节 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及校核计算
第五节 传热过程的强化及新型换热器简介
熟练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传热过程的强化方法;了解常见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及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及校核。
第七章 辐射传热及管式加热炉

第一节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黑体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7—1 普朗克定律
7—2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7—3 兰贝特定律
第三节 固体的热辐射
第四节 气体的热辐射
第五节 辐射换热
7—4角系数
7—5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7—6气体与包壳间的辐射换热
第六节 管式加热炉概述
第七节 燃料的燃烧
7—7 燃料的种类、组成及发热值
7—8 理论空气用量及过剩空气系数
7—9 全炉热效率
熟练掌握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角系数和有效辐射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计算、黑表面及灰表面的辐射换热计算。
了解加热炉基本炉型、加热炉主要技术指标、管式加热炉基本结构、炉用燃料的分类、管式加热炉主要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质
8—1 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
8—2 双组分混合物中的一维稳定分子扩散
8—3 扩散系数
8—4 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
掌握分子扩散的基本概念及一维稳定分子扩散的计算。
第九章 吸收
第一节 概述
9—1 吸收过程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9—2 吸收剂的选择
第二节 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9—3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9—4亨利定律
第三节 吸收过程的机理及传质速率
9—5 吸收过程的机理
9—6 传质速率方程式
第四节 吸收塔的计算
9—7 全塔物料平衡和操作线方程式
9—8 最小液气比及液气比的选择
9—9 填料塔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9—10理论板数的计算
9—11 解吸过程
第五节 传质系数和传质理论
第六节 其他条件下的吸收过程

熟练掌握吸收过程基本原理、双膜理论、单组分低浓度等温物理吸收的基本概念及计算,特别是吸收剂用量及填料层高度的确定。了解其他传质理论模型、吸收过程所需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及解吸过程基本计算。
第十章 蒸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二元理想溶液相平衡
10—1 混合物的泡点和露点
10—2 低压下的汽液相平衡
10—3 高压下汽液相平衡
10—4 恒压相平衡图
10—5 以相对挥发度表示的相平衡关系
第三节 二元非理想溶液的相平衡
第四节 精馏原理
10—6 汽化与冷凝
10—7 精馏过程
第五节 二元连续精馏塔的计算与分析
10—8 工艺计算任务 10—9 全塔物料平衡 10—10 理论板数的计算
10—11 实际塔板数与精馏塔的效率
10—12 精馏塔的热平衡
10—13 精馏塔的操作因素分析
10—14 二元精馏过程的几种特殊情况
10—15 理论板数的简捷算法
第六节 其他蒸馏方式
第七节 多元精馏
10—16 流程方案的选择
10—17 全塔物料衡算(清晰分割)
熟练掌握蒸馏的基本原理、二元连续精馏过程的基本计算(特别是理论塔板数的计算)、操作因素分析、多元蒸馏过程流程方案选择。了解间歇蒸馏方式、精馏热量衡算。
第十一章 萃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萃取的基本原理
11—1 液—液相平衡
11—2 三角形相图
11—3 萃取剂的选择
第三节 萃取过程的计算
11—4 单级萃取过程
11—5 多级错流过程
11—6 多级逆流过程
熟练掌握萃取过程的基本原理、相平衡关系及影响因素、萃取过程计算(单级、多级逆流和多级错流)
第十二章 汽液传质设备
第一节 板式塔
12—1 塔板的结构及类型
12—2 塔板的工作情况
12—3 塔径和塔高的决定
12—4 塔板的初步设计
12—5 塔板水力学计算
第二节 填料塔
12—6 填料塔的结构
12—7 填料种类与特性
12—8 填料塔的水力特性
12—9 填料塔塔径及填料层高度的决定
12—10 填料层压力降
12—12 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
熟练掌握板式塔及填料塔的基本结构、构件的形式及作用,塔板水力学校核的项目及塔板负荷性能图;填料的分类、填料水力学特性。
三、 试卷结构:
a)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b) 题型结构
a:选择与填空(25-35分)
b:分析简答题(25-35分)
c:计 算 题(80-100分)

㈦ 实验测定过滤速率常数时应测哪些数据如何整理所测数据得到过滤常数

一、实验目的 ⒈ 掌握恒压过滤常数 、 、 的测定方法,加深对 、 、 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⒉ 学习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和物料常数 的测定方法. ⒊ 学习 一类关系的实验确定方法. ⒋ 学习用正交试验法来安排实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小实验工作量的目的. ⒌ 学习对正交试验法的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析出每个因素重要性的大小,指出试验指标随各因素变化的趋势,了解适宜操作条件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 设定试验指标、因素和水平.因课时限制,必须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正交表.故统一规定试验指标为恒压过滤常数 ,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条件可以设定的因素及其水平如表3-1所示,其中除滤浆浓度可以选二水平或四水平外,其余因素的水平必须按表3-1选取.并假定各因素之间无交互作用. ⒉ 统一选择正交表,按所选正交表的表头设计,填入与各因素水平对应的数据,使它变成直观的“实验方案”表格. ⒊ 分小组进行实验,测定每个实验条件下的过滤常数 、 、 . ⒋ 对试验指标 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指出各个因素重要性的大小;讨论 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以提高过滤速度为目标,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 三、实验原理 ⒈ 恒压过滤常数 、 、 的测定方法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进行液—固系统的分离过程,过滤介质通常采用带有许多毛细孔的物质如帆布、毛毯、多孔陶瓷等.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液体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表面上,从而使液固两相分离. 在过滤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不断地被截留在介质表面上,滤饼厚度增加,液体流过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道加长,而使流体流动阻力增加.故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逐渐下降.随着过滤进行,若得到相同的滤液量,则过滤时间增加. 恒压过滤方程(3-1)式中: —单位过滤面积获得的滤液体积,m3 / m2; —单位过滤面积上的虚拟滤液体积,m3 / m2; —实际过滤时间,s; —虚拟过滤时间,s; —过滤常数,m2/s. 将式(3-1)进行微分可得:(3-2)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式,于普通坐标上标绘 的关系,可得直线.其斜率为 ,截距为 ,从而求出 、 .至于 可由下式求出:(3-3)当各数据点的时间间隔不大时, 可用增量之比 来代替. 在本实验装置中,若在计量瓶中收集的滤液量达到100ml时作为恒压过滤时间的零点. 那么,在此之前从真空吸滤器出口到计量瓶之间的管线中已有的滤液再加上计量瓶中100ml滤液,这两部分滤液可视为常量(用 表示),这些滤液对应的滤饼视为过滤介质以外的另一层过滤介质.在整理数据时,应考虑进去,则方程式(3-2)变为: (各套 为200ml)过滤常数的定义式:(3-4) 两边取对数 (3-5) 因 ,故 与 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标绘时应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由此可得滤饼的压缩性指数 ,然后代入式(3-4)求物料特性常数 . ⒉ 正交试验法原理,参阅《化工基础实验》第3章. 四、实验装置 ⒈ 本实验共有八套装置,设备流程如图3-1所示,滤浆槽内放有已配制有一定浓度的硅藻土~水悬浮液.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滤浆浓度均匀(但不要使流体旋涡太大,使空气被混入液体的现象),用真空泵使系统产生真空,作为过滤推动力.滤液在计量瓶内计量. ⒉ 滤浆升温靠电热,用调压变压器即时调节电热器的加热电压来控温.每个滤浆内有电热器两个. ⒊ 滤浆浓度的水平分别指存放在滤浆槽内浓度不同的滤浆. ⒋ 过滤介质的水平1、2分别指真空吸滤器(玻璃漏斗)G2、G3(G2、G3是玻璃漏斗的型号,出厂时标注在漏斗上).真空吸滤器的过滤面积为0.00385m2.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2 3 1 图3-1 正交试验法在过滤研究实验中的应用的流程图 1—搅拌装置;2—温度显示仪;3—真空吸滤器;4—电热棒;5—调节阀;6—滤液计量瓶;7—放液阀; 8—放液阀;9—真空表;10—进气阀;11—缓冲罐;12—调节阀;13—真空泵;14—滤浆槽五、实验方法 ⒈ 每个小组完成正交表中两个试验号的试验,每个大组负责完成一个正交表的全部试验. ⒉ 同一滤浆槽内,先做低温,后做高温.两个滤浆槽内同一水平的温度应相等. ⒊ 每组先把低温下的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回归过滤常数.当回归相关系数大于0.95时,该组实验合格,否则重新实验.使用同一滤浆槽的两组实验均合格后,才能升温. ⒋ 每一大组用同一台计算机汇总并整理全部实验数据,每个小组打印一份结果. ⒌ 每个实验的操作步骤: ⑴ 开动电动搅拌器将滤浆槽内硅藻土料浆搅拌均匀.将真空吸滤器按图示安装好,放入滤浆槽中,注意滤浆要浸没吸滤器. ⑵ 打开进气阀,关闭调节阀5.然后接通真空泵电闸. ⑶ 调节进气阀10,使真空表读数恒定于指定值,然后打开调节阀5,进行抽滤,待计量瓶中收集的滤液量达到100ml时,按表计时,作为恒压过滤零点.记录滤液每增加100ml所用的时间.当计量瓶读数为800ml时停表并立即关闭调节阀5. ⑷ 打开进气阀10和8,待真空表读数降到零时,停真空泵.打开调节阀5,利用系统内大气压把吸附在吸滤器上滤饼卸到槽内.放出计量瓶内滤液,并倒回滤浆槽内.卸下吸滤器清洗待用. ⒍ 结束实验后,切断真空泵、电动搅拌器电源,清洗真空吸滤器并使设备复原. 六、注意事项 ⒈ 每次实验前都必须认真核对将做的实验是否符合正交表中因素和水平的规定. ⒉ 每个人实验的好坏,都会对整个大组的实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每个人都应认真实验,切不可粗心大意! ⒊ 放置真空吸滤器时,一定要把它浸没在滤浆中,并且要垂直放置,防止气体吸入,破坏物料连续进入系统和避免在器内形成滤饼厚度不均匀的现象. ⒋ 开关玻璃旋塞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许向外拔,以免损坏. ⒌ 每次实验后应该把吸滤器清洗干净. ⒍ 加热滤浆时加热电压不能超过220V.当滤浆温度快升到温度的水平2所规定温度时,加热电压应迅速降到40~50V.然后再酌情调节电压进行升温或保温. 七、报告内容 ⒈ 列出全部过滤操作的原始数据,表格由各组统一设计. ⒉ 用最小二乘法或作图法求解正交表中一个试验的 、 、 . ⒊ 把计算机输出的恒压过滤常数 、 、 填入实验结果表中. ⒋ 对试验指标K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并写出表中某列值的计算举例. ⒌ 画出表示K随各因素水平变化趋势的线图,并做理论分析. ⒍ 由本次正交试验可得出的结论. ⒎ 回答下列思考题 ⑴ 为什么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得把滤饼和滤液倒回滤浆槽内? ⑵ 本实验装置真空表的读数是否真正反映实际过滤推动力?为什么? 表3-1 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因素水平压强差△P(Mpa)过滤温度t℃ 滤浆浓度C 过滤介质M 1 0.03 室温: ℃ 5% G2 2 0.04 室温+10℃ 10% G3 3 0.05 15% 4 0.06 20%

阅读全文

与恒压过滤速率方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废水站压滤机工作原理 浏览:963
安吉尔开机报警一直排废水 浏览:880
厂里污水处理工怎么样 浏览:156
工业废水快速测定用什么仪器好用 浏览:34
树脂镜片与pvc的区别 浏览:892
饮水机反渗透膜外套 浏览:33
烟嘴过滤器工厂 浏览:204
零冷水如何避开净水器 浏览:461
水处理的管理制度 浏览:309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浏览:773
柠檬酸水管除垢剂 浏览:776
新余纯水设备怎么样 浏览:363
北京环氧树脂防腐钢管 浏览:484
生态过滤生活污水有哪些工程措施 浏览:629
饮水机买多少升的好 浏览:394
政协提案关于农村污水处理 浏览:153
纯水制备反渗透工艺产水率 浏览:76
家中实验后废水往哪倒 浏览:707
3m纳米树脂补牙多少价格合理 浏览:269
米酒发酵多少天可以蒸馏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