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生物过滤法处理气态污染物
生物过滤法是研究较早且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含污染物的气体首先进入增湿器进行润湿,然后进入生物滤池。当润湿的废气通过有机无机混合填料层时,被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吸附、吸收,在生物细胞内分解为CO2、H2O、S、SO2、SO3、 NO等无害小分子物质。该法可以去除大多数自然生成的恶臭物质,如氨、硫化氢甲基硫醇、二甲基硫化物和二甲基二硫化物等。
生物洗涤法是一个悬浮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对恶臭气体的去除过程分为吸收和生物降解反应两个过程。洗涤器里的喷淋装置将循环液逆着气流喷洒,使废气中的污染物与填料表面的水接触,因而被水吸收而转入液相,从而实现质量传递过程。吸收了废气组分的洗涤液,流入活性污泥池中,通入空气充氧后再生,被吸收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微生物氧化作用,被活性污泥悬浮液从液相中除去。
净化原理:
第一阶段 污染物质的溶解过程:污染物.与水或固相表面的水膜接触,污染物溶于水,成为液相中的分子或离子,即污染物质由气相转移到液相,相平衡过程遵循亨利定律;
第二阶段 污染物质的生物吸附吸收过程:水溶液中的污染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污染成分从水中转移至微生物体内。作为吸收剂的水被再生复原,继而再用以溶解新的臭气诚分。被吸附的疏水性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胞外酶对不溶性和胶体状有机物的溶解作用后,才能相继地被微生物摄入体内。如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在微生物细胞外酶(水解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小分子后再进入细胞体内;
第三阶段 污染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污染成分作为微生物生活活动的能源或养分被分解和利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去除。具体转化过程如下:
天得一生物净化技术分析图
应用范围:中低浓度的VOCs,适用于恶臭类,醇类,酯类等VOCs;不适合具有生物毒性的VOCs,或成分特别复杂的VOC;
优点: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
缺点:降解速度慢,占地面积广,运行操作条件不易控制。
㈡ 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里的薄膜过滤法如何计数啊
一次两毫升水。把过滤完成的薄膜正面贴在R2A平板上,18小时后计数,每天数一次,可以用软件数,也可以人工数,用记号笔在碟子上打点。细菌三天,霉菌五天。
㈢ 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用膜过滤法时,是把滤膜上有菌液的那面贴到培养基上,还把反面贴到培养基
微生物限度的方法有多种。如果是用膜过滤法的话,就你提到的问题,可以查询2010版的《中国药典》附录,里面有提到。应该是把滤膜接触到供试液的那面贴于培养基上。
㈣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薄膜过滤法怎么做
准备工作:
1.
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入滤杯中,包好滤杯,连同量筒、培养回基、平皿、取膜器、三角烧瓶等答一起121℃灭菌30min。
2.
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
3.
过滤结束后取下滤膜平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2℃倒置培养5天。
4.
菌落计数(平皿上长几个菌结果就报几个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