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原理
<strong>建议用间接碘量法滴定。</strong><br>在一定的条件下用碘离子来还原,定量析出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液来滴定析出的碘。关键还要看水中的氧化性物质是不是电位比E:I2/I-高,若不高于碘则需要先置换滴定。灵敏度很高,5X10-6mol/.L的碘溶液就看得出来了,加入乙醇可降低其灵敏度。
2. 具有氧化性的化学物质有哪些
1、单质:氟气、氯气、氧气、臭氧、溴水、碘。
2、离子:金属离子:银离子、铜离子、铁离子;部分非金属阴离子:Br-,I-。
3、化合物:浓硝酸、浓硫酸、双氧水、高锰酸钾、次氯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
其他: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和盐类,一些氧化性物质的分子中含有过氧基(-O-O-)或高价态元素(N5+、Mn7+等),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氧化性很强,是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例如过氧化钠、高氯酸钠、硝酸钾、高锰酸钾等。
例如亚硝酸钠、亚氯酸钠、连二硫酸钠,重铬酸钠、氧化银等。
(2)纯水中可氧化物质扩展阅读
性质:
第一是受热、被撞分解性。
多数氧化性物质的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
第二是可燃性。
氧化性物质绝大多数是不燃的,但也有少数具有可燃性。主要是有机硝酸盐类,如硝酸胍、硝酸脲等,另外,还有过氧化氢尿素、高氯酸醋酐溶液,二氯或三氯异氰尿素、四硝基甲烷等。这些物质着火不需要外界的可燃物参与即可燃烧。
第三是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有些氧化性物质与可燃液体接触能引起燃烧。如高锰酸钾与甘油或乙二醇接触,过氧化钠与甲醇或醋酸接触,都能起火。
第四是与酸作用分解性。
氧化性物质遇酸后,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剧烈的,甚至引起爆炸。如高锰酸钾与硫酸,氯酸钾与硝酸接触都十分危险。
第五是与水作用分解性。
有些氧化性物质,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原子氧,致使可燃物质爆燃。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吸水后,不仅能放出氧,还能放出大量的氯。高锰酸钾吸水后形成的液体,接触纸张、棉布等有机物,能立即引起燃烧。
第六是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
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相互之间接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高热而引起着火或爆炸。如漂白粉、亚硝酸盐、亚氯酸盐、次氯酸盐等弱氧化剂,当遇到氯酸盐、硝酸盐等强氧化剂时,会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着火或爆炸。
第七是腐蚀毒害性。
不少氧化性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能毒害人体,烧伤皮肤。
3. 纯水是剧毒,这是真的吗
纯水是有剧毒的,这确实是真的。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水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水,不管是纯净水、矿泉水还是自来水,都是不那么纯粹的。这些水中多多少少都含有一些杂质,矿泉水中是含有矿物质的,纯净水中也有一些杂质,自来水中还有重金属的物质。
因此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虽然纯水在理论上是绝对干净的,但是反而喝这样的水对身体是不好的,于是就有了纯水是剧毒的概念。喝了纯水对身体会造成损伤,因此并不建议喝纯水。平时经常喝得白开水或者矿泉水,其实都刻意的添加了电解质的成分,这样反而对身体是有益处的,水并不是越纯越好。
4. 蒸馏水可氧化物质含量怎么计算,规范里没有
现在这个可氧化物的测定有结果了吗?我也在找这个
5. 水的成分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1.稳定性:在2000℃以上才开始分解。
水的电离:纯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2O=可逆=H+ +OH- 或 H2O+H2O=可逆=H3O+ +OH-
注:“H3O+”为水合氢离子,为了简便,常常简写成H+,纯水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0^-7mol/L
2.水的氧化性:水跟较活泼金属或碳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氢被还原成氢气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3Fe+4H2O(水蒸气)=Fe3O4+4H2↑
C+H2O=CO↑+H2↑(高温)
3.水的还原性:
最活泼的非金属氟可将水中负二价氧,氧化成氧气,水表现还原性 2F2+2H2O=4HF+O2↑
4.水的电解:
水在电流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工业上用此法制纯氢和纯氧 2H2O=2H2↑+O2↑
5.水化反应:
水可跟活泼金属的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饱和烃发生水化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SO3+H2O=H2SO4
P2O5+3H2O=2H3PO4
CH2=CH2+H2O←→C2H5OH
6.水解反应
盐的水解 氮化物水解:Mg3N2+6H2O(加热)=3Mg(OH)2↓+2NH3↑
NaAIO2+HCI+H2O=AI(OH)3↓+NaCI(NaCI少量)
碳化钙水解: CaC2(电石)+2H2O(饱和氯化钠)=Ca(OH)2+C2H2↑
卤代烃水解: C2H5Br+H2O(加热下的氢氧化钠溶液)←→C2H5OH+HBr
醇钠水解:
C2H5ONa+H2O→C2H5OH+NaOH
酯类水解:
CH3COOC2H5+H2O(铜或银并且加热)←→CH3COOH+C2H5OH
多糖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
7.水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10的负十次方,一般认为水的直径为2~3个此单位.。
8.水的电离:
在水中,几乎没有水分子电离生成离子。
H2O←→H+ +OH-
由于仅有一小部分的水分子发生上述反应,所以纯水的Ph值十分接近7。
9.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m^3/kg,温度高于3.98℃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2O)2和(H2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 (H2O)3的缔合分子存在,当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H2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一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9.水在离子中是两性物质,既有氢离子(H+),也有氢氧根离子(OH-)。但纯净蒸馏水是中性的。
6. 双氧水会影响纯化水易氧化物
答案是会,原因:
通俗的说双氧水也属于氧化性介质,纯化水中的易氧化物的版产生就是与权金属离子的氧化反应,双氧水会增加氧化反应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我们在纯化水系统中使用双氧水就是做消毒,建议一定把握好浓度,和循环时间,以及做好消毒后的清洗和检查残留的工作。
7. 自来水中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
HClO
因为ClOˉ是一种氧化性较强粒子
在自来水中含有一定量的HClO和ClOˉ能通过氧化性来杀菌消毒。
8. 水中强氧化性物质如何消除
在水中增加还原性比较强的,而且被氧化后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化学药品即可,
这样的药品很多,看你们实验室有什么就用什么。
9. 水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沸点是100摄氏度,4摄氏度是密度最大,为1g /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的上面。
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2H2O 通电 2H2↑+ O2 ↑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 CaO + H2O ==Ca(OH)2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H2O + CO2==H2CO3
用处: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9)纯水中可氧化物质扩展阅读:
性质
三态变化
众所周知,水有三态,分别为:固态、液态、气态。
但是水却不止只有三态,还有:超临界流体、超固体、超流体、费米子凝聚态、等离子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等。
地下水与地表水
地下水——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较少,而离子则溶解较多,通常硬度较高,蒸馏烧水时易结水垢;有时锰氟离子超标,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地表水——较地下水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较多,如果该地属石灰岩地区,其地表水往往也有较大的硬度,如四川的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地区。
原水与净水
原水——通常是指水处理设备的进水,如常用的城市自来水、城郊地下水、野外地表水等,常以TDS值(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检测其水质,中国城市自来水TDS值通常为100~400ppm。
净水——原水经过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即称之为净水。
10. 水中氧化性物质如何测定请各位高手帮忙解答
建议用间接碘量法滴定,在一定的条件下用碘离子来还原,定量析出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液来滴定析出的碘。关键还要看水中的氧化性物质是不是电位比E:I2/I-高,若不高于碘则需要先置换滴定。灵敏度很高,5X10-6mol/.L的碘溶液就看得出来了。加入乙醇可降低其灵敏度。